何通
關鍵詞:高職院校;藥品生產技術專業;綜合實訓;教學
藥品生產技術專業對學生實踐方面的要求是極其高的,如何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成為當前高職藥品生產技術專業教師非常頭疼的一項問題。隨著時代的發展,傳統的教學方式顯然難以滿足當代人才的培養,這就需要高職院校將藥品生產技術專業的綜合實訓教學重視起來,促進學生的專業技術實踐應用能力提升。
一、推進混合式教學,提升綜合實訓教學效率
從社會人才實踐能力需求角度出發,藥品生產技術專業的教學模式應轉變為“工學結合”的基本形式,并充分利用網絡平臺與信息化設備的支持,為學生創建更加智能化、虛擬化、實踐化的課程實踐項目。首先,要全面推進“互聯網+培訓”模式的建設,以移動 APP與智慧課堂為基礎,利用網絡搭建培訓平臺,將各項技能的內容進行碎片化處理,通過微課視頻等方式,將其理論基礎、操作演示以及操作要點等內容通過視聽效果呈現,可以讓學生擁有更開放的學習空間。其次,要以當前國家對于藥品行業的相關政策為依據,結合企業的實際需求,建立新的知識、技能與職業素養培育標準,強化學生的技能發展。一方面,要全面推動慕課、VR技術等信息化資源在學生技能培訓與實踐過程中的運用效果,另一方面則要開發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的輔助技術,實施個性化培育機制。例如,結合企業藥品研發生產真實的項目案例,可以構建相應的虛擬實踐項目,先運用慕課資源向學生解析理論基礎,而后利用VR技術為學生創建工作場景,將真實案例進行加工后進行虛擬呈現,學生在VR方針設備中依據理論基礎進行模擬實操,從而達到綜合實訓演練的目的,同時虛擬化的操作還能夠有效節省實際設備的耗費,使學生接觸到最新的技術。
二、借助職業技能大賽,優化綜合實訓教學體系
在以往的教學當中,高職院校藥品生產技術專業課程體系單調、實訓課程缺乏,在僅有的實訓課程中主要就是對理論知識進行復盤,對于學生專業技能水平的提升作用不明顯。而技能大賽的參與有效改善了這一情況,藥品生產技能大賽注重的是學生本身的技能實踐能力和創造能力,而不僅是理論知識。所以為了提升學生在技能大賽中的獲獎概率,學校必須將學生實踐應用能力的培養重視起來,進一步優化實踐教學體系。在技能大賽的影響下,高職學校可以進一步優化藥品生產技術專業的綜合實訓課程體系,適當增加技能實訓課程,并對整體的藥品生產技術專業課程結構進行合理化安排,加強課程理實一體化的構建。此外,學校還可以針對藥品行業需求進行實踐技能需求的梳理,形成系列化的校本實踐教材,進一步豐富教學資源,并從校本教材入手,結合考證、考級以及參賽的要求,將藥品生產技術專業的核心技能知識形成系列化模塊,根據各模塊實現理論與實訓結合的技能實踐教學,針對性培養學生的技能,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
三、構建綜合實訓室,加大綜合實訓教學投入
實訓室的建設是綜合實訓教學順利開展的硬件保障,只有具備專業的、優質的實訓環境,才能保證學生技術能力的高質量發展。當前,高職院校對于藥品生產技術專業實訓室的建設還不夠重視,很多學校的實訓設備后期維護不足,常會發生機器老化問題;此外,學校實訓用的專業設施更新不及時,很多學校的實訓設備都嚴重落伍于新時代藥品生產技術的發展,難以滿足學生多樣化、現代化的學習需求。學校應該將這些問題重視起來,進一步增加藥品生產技術專業綜合實訓室的資金投入,重視設備維護并增加實訓室設備,保證設備能夠滿足學生都能得到充足的練習,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實訓環境。學校在建設藥品生產技術專業綜合實訓室的過程中,要保證硬件設施,重視藥品生產技術專業設備的及時維護,保證其性能能夠承擔學生的技能練習需求,功能符合行業的技術進步,為實踐教學提供硬件保障。其次,面對當前日新月異的藥品生產技術發展,學校也要隨時關注相關技術和設備的更新,及時更新實訓室的設備。同時可以增加VR設備,利用虛擬實操環境,節省設備成本的同時,使學生能夠及時了解最新的行業技術,避免學生所學技能與時代脫軌。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在當前高職院校藥品生產技術專業綜合實訓教學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嚴重影響了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質量。面對新時代的教育改革要求和人才培養需求,高職院校藥品生產技術專業教師應該加快探索藥品生產技術綜合實訓教學路徑,通過推進混合式教學、借助職業技能大賽、構建綜合實訓室等手段,實現學生藥品生產技術實踐能力的有效培養,推動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以適應新時代社會人才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胡雙喜.融合技能大賽的高職“專業綜合實訓”課程改革與實踐[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20,40(03):34-37.
[2]胡明通,呂霞.基于藥品生產技術專業群的課程資源整合與共享研究[J].廣州化工,2020,48(06):174-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