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莉莉
摘要:伴隨著現如今國內經濟快速發展,社會范圍內對于初中生的個人成長以及發展給予了充分關注,尤其是對于初中生接受心理健康方面教育的整體重視程度越來越高。然而與此同時,諸多行業內部優秀教師發現,積極心理學能夠在培養中學生內在心理健康的過程中發揮出非常良好的作用,教師可以通過傳達給學生積極的心理暗示,助力學生獲得較為有力的心靈慰藉與治療,進而引導學生樹立起科學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與世界觀。立足于此背景下,本文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開展過程中融合相關教育理念的具體策略作出了探究,以期能夠助推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提升。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
積極心理學指的是,對于人內在的發展潛能進行肯定,對于人在生命發展的過程之中積極態度以及愿望進行肯定。一般來講,處在初中階段的諸多學生,其自身的人格并未成長完全,通常對于社會范圍內經濟發展過程中出現的諸多現象感到疑惑與迷茫,外加個人學業負擔壓力較大,其心理健康往往會在一定程度上遭受損傷。立足于積極心理學這一視角之下,在初中學校之中對于心理健康教育這一理念進行應用,可以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擁有積極的體驗以及情緒,同時逐漸構成個人優秀的人格特質和美德,進而促使其可以在發展自身潛能、形成積極美德和力量等諸多方面獲得廣泛的關注,從而助力學生在健康與快樂的個人狀態之下進行學習。
一、明確教學目標
在初中學校內部組織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需要額外重視的是,不可以僅僅限在對于學生自身的心理問題進行疏導的層面,還應當重視對于學生自身的個人能力展開培養,帶領學生提升自身幸福感。站在積極心理學角度可知,學生自身的心理健康狀態并非僅僅表現在不存在心理疾病方面,還需要學生主觀上具有足夠的幸福感,感到滿足,并在積極的環境之中被強化,在參與實踐的過程中被認可,這才能夠被真正意義上稱之為心理健康。站在積極心理學角度之上,需要對于積極性因素進行研究,由不同的角度入手,著力培養學生內在的優秀品質,助推學生實現全面發展。若想要實現這一計劃,便需要諸多教師積極探索。
例如,在建立學生積極的習慣這個目標上,積極心理學可以幫助學生形成積極的思維、講話和行為習慣。教師可以通過開辦一系列的實踐活動,諸如自我反思卡片,每日積極思維日志練習,感恩語言練習,個人十大頂尖技能練習等活動,引導學生每日堅守一系列積極的規則或者習慣,那么,學生就更有可能維持并發展出整體的幸福感,保持樂觀的精神和心理彈性,更加有能力面對挑戰,更加能夠與他人保持友好和諧的人際關系。在此之后,教師可以帶領學生積極走近社會,鍛煉學生自身的社會能力,帶領其成為有愛心、有責任心、有同理心以及心理健康的新時代有志青年。
二、擴充教學內容
立足于積極心理學的教學角度來看,主要做出研究的具體內容在于促使學生具備積極主觀的個人體驗、積極良好的人格品質、積極健全的組織系統。在組織開展初中階段的心理健康教育之時,應當對于有關理念加以融合,將積極心理學理念作為導向,對于有關教學內容及時作出補充,對于教學過程予以精簡。例如,任課教師在日常性組織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之中,可以設定一個“體驗板塊”,向學生進行提問:“我們應當抱有何種態度面對生活”“我們如何保持初心,保持忠誠,打造出一片獨屬于自身的廣袤天空?”再比如,任課教師可以組織班內學生參與小組合作,結合諸多家庭方面的影響因素、校園方面的影響因素和社會方面的影響因素,對于中學生個人心理健康所帶來的影響進行充分討論,為學生預留出相對充裕的時間展開思考,帶領學生自主對于自身存在的美好品質進行發掘,從而衍生出更具積極意義的個人生活態度。
三、重視對教育手段作出變革
在此之前,初中階段在組織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諸多教師均是憑借灌輸法進行授課,較少提供給學生自主進行探究的機會,學生也未能夠充分體驗到參與學習的條件。然而自新課程改革工作開展以來,諸多教師紛紛打破了以往應試性教育的整體觀念,認識到了學生需要充當課堂的主體性服務對象。與此同時,立足積極心理學有關理論的引導之下,重新打造了心理健康教育配套模式,充分規劃了心理健康相關教育格局。為此,諸多奮斗在前線的教育工作人員,勢必要仔細對于學生內在心理發展相關特點進行考量,力求帶領學生獲得積極的個人體驗,積極性自主探究,積極性學習活動。例如,教師可以組織開展演講比賽活動、鼓勵學生進行角色扮演、組織開展趣味性游戲活動、組織開展關于心理健康方面的拓展訓練和組織開展人員心理輔導等類似活動,融合暗示法、激勵法以及自助法,著力助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活動的開展效果增強。
結語:立足積極心理學的視角之下,初中學校內部學生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開展會更加順暢,使其能夠助力學生在參與相關學習活動的過程之中,及時排解不良情緒,減輕心理壓力,幫助學生樹立起個人端正、科學的人生觀、價值觀與世界觀。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不僅是學校內部需要重視為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家庭以及社會也需要鼎力配合,立足積極心理學這一教育理念的指導之下,助力學生及時對于個人的心理問題加以解決,促使學生在參與關乎個人成長活動的過程之中,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陳雅麗.基于積極心理學視角的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理念與實施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1(18):6-7.
[2]劉愿芳.基于積極心理學視角的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理念與實施[J].科技資訊,2020,18(07):239+241.DOI:10.16661/j.cnki.1672-3791.2020.07.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