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點宇
【摘要】在我國眾多傳統藝術形式中,書法絕對是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的。書法的基礎是一個一個橫平豎直的漢字,在書寫過程中使用的是毛筆這種特殊的書寫工具,而也正是因為毛筆的獨特構造與特性才使得書法作品中總是有千姿百態的語言形態呈現出來,由此可見,書法這種藝術形式中所使用的筆會對最終的書畫作品產生怎樣重要的影響。縱觀過往,歷史長河中關于書法用筆的討論不勝枚舉,這也是對書法用筆重要性的一個側面提現。文中對書法用筆進行了簡單的介紹,并探討了中國傳統山水畫與書法用筆之間存在的密切關聯,并對其美學地位以及書法用筆的實際體現進行了層層遞進的分析,期望能夠對中國山水畫的發展帶去一定幫助。
【關鍵詞】中國山水畫;書法用筆;書法;用筆體現
引言
中國的山水畫藝術與書法藝術有著同樣的源起,在文化氣息濃烈的中華歷史長河中,有非常多被世人推崇的書畫作品流傳下來,這些作品的結構以及內涵都充分展示了山水畫與書法藝術之間的緊密關聯性,同時對兩種不同藝術作品之間的文化相關性也有著極為充分的提現,尤其是對于山水畫的特性——以線條造型為主有著最為顯著的展示。在中國的傳統山水畫組品種,線條是極為重要的構成部分,而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這些簡單的線條造型也被逐漸賦予了更多不同內涵的文化意義,從而使得我國的傳統藝術有了越來越好的發展。中國山水畫的發展進程與書法的發展進程從歷史角度來將是存在一定差異的,當然二者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也存在一定的交疊現象,這使得山水畫以及書法這兩種藝術形式的深入研究在難度上有所增加。無論是中國山水畫還是我國傳統的書法其本身包含的內容是非常多的,對其中的書法用筆進行更深入的研究也能夠幫助我們對這兩項藝術有更深入的認知。
一、書法用筆
書法既是一門學科也是一種藝術形式,從本質上來講,書法的創作必須要以中華傳統的漢字作為基礎,因此書法其實本身還具有一定的規范性特征。在漢字創造的歷史上有關于漢字的經典典籍《六書》對書法的存在有著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也正是因為其存在,漢字才逐漸演變出了各種不同的藝術形式,時人也才能夠更好地借助于文字來表達自己的情感。正因為書法的創作基礎是文字,也因此文字的發展對于書法的發展也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漢字的基本構造是點與線,在構造上本身也有著多種不同的藝術結構[1]。而漢字本身也是帶有極為濃厚的藝術氣息的,通過線條最終呈現出畫面感,促使漢字具備了更高的藝術靈性。我國古代的書畫藝術家們一直有著“書畫同源”的認知,這種同源并不僅僅指的是書畫作品與抒發之間的關聯性,也指的是我國傳統藝術在不斷發展過程中所形成的一種極為重要的觀念。書畫之間的密切關系首先是體現在意境上的,無論是書法還是中國傳統畫作,在進行創作的過程中其氣韻以及書法的生動性是首要的,而想要達到這種要求,創作者在實際進行創作的過程中必須要確保對筆的剛柔掌控足夠精準,氣韻是書法以及畫作最為靈魂的存在,只有擁有了靈魂,最終的書畫作品才會是打動人心的。當然除了氣韻之外,創作者的人品與性情也往往會因為筆法的運用引申到作品中去,所以無論是書法還是畫作對于性情都是極為強調的。
我國對書法以及畫作頗有研究的一位學者是這樣認為的:對方覺得書法中本身具備的一種微妙意境在中國傳統山水畫的繪制過程中也是完全適用的。我國傳統書畫藝術的形式是極為豐富的,書法是其中最為璀璨的一顆明珠。而書畫作品在創作過程中則更加注重人品,學問,才情以及思想價值觀[2]。傳統文化中對于書畫的藝術境界有著極高的要求,在創作過程中追求道家天人合一的理念,對于精神以及意境層次的追求更更高的,故而傳統山水畫藝術也更加追求神韻,對于形態上的相似性則要求較低。除了山水畫的主體之外,我國傳統山水畫在完成創作之后還會有題字的部分,在題字過程中創作者需要對山水畫的線條形式進行分析,確保題字的線條變化與山水畫本身保持足夠的一致性,使得整個畫作從布局上看可以是明顯處于同一境界之中的。我國古代書法以及繪畫作品從某種程度上體現了古代人民的哲學價值體系,講究剛柔并濟,天人合一,氣韻生動且要有生命的靈動之美。
二、中國山水畫作與書法之間的緊密關系
前文中說到了中國山水畫與書法之間有著同樣的源起,在我國古代的書畫創作過程中也一直有以書入畫的觀念,隨著漫長歷史的不斷推進,無論是山水畫還是書法都逐漸演變成為了一種具有獨特民族風格的藝術形式,是中華民族獨有的特色藝術。山水畫是當前我國繪畫中種類中極為重要的一種,其本身在創作過程中所使用的方式與書法有著極為緊密的聯系,書法在創作過程中對于線條有著極致的運用,而山水畫在進行圖形構造的過程中也是以線條為造型的,這一點上后者對于前者多有借鑒。與此同時,書法作品在創作過程中融入的作者情思以及精神價值觀也為山水畫的美學價值提供了一定的啟示。當然,從其本質上來講這兩種藝術來是存在比較大的不同的[3]。不過在筆法的運用上,山水畫以及書法又有著殊途同歸的融合。尤其是近現代隨著骨法用筆的理念被提出之后,很多書畫家會直接將書法用筆運用到山水畫作品的創作過程中,這也是對于二者筆法運用相似的一種重要體現。
三、中國山水畫書法用筆的相關分析
(一)從表現形式上進行分析
中國傳統書法作品主要是以點,線,面這些元素來構成的。在實際的書法藝術創作過程中,所使用的紙張,所運用的書寫筆法,所使用的墨都會對最終的書法作品產生影響,只有這些元素相互融合,足夠契合才能夠最終誕生出足夠優秀的書法作品。隨著現代社會經濟以及文化觀念等的不斷發展,有越來越多的書法用筆方式被逐漸應用在了傳統山水畫的創作過程中。這是因為山水畫本身也離不開點,線,面這些基礎的藝術表現形式,而傳統山水畫作的誕生也是對紙張,筆法以及墨等元素的一種極致運用,因此,從某種程度上來講,中國山水畫中國書法筆法已經成為其極為重要的一種表現形式。
(二)從美學境界上進行分析
中國的山水畫以及書法作品之所以能夠一直不斷進行傳承且有了越來越好的發展,是因為這些藝術作品中本身就包含有極高的對于美的追求,且在藝術境界上值得所有人不斷去進行探索。中國書法所追求的美是一種平淡自然之美,而傳統山水畫所追求的則是一種中和淡泊之美,這兩種對于美的意境追求在山水畫的創作過程中不斷被融合,最終達成了創作精神以及美學境界上的一種統一。
(三)從審美意蘊上進行分析
中國山水畫在創作過程中對于藝術的追求實際上是對其中所包含的審美意蘊的一種追求,一般來講,高品質的山水畫中總是包含有比較深厚的審美意蘊的[4]。而在進行山水畫創作的過程中,如果將書法用筆應用其中就能夠顯著地提升整幅畫作的審美意蘊,將書法用筆中所包含的安靜,和諧,悠然的意境融入到山水畫中能夠使其所包含的靈韻更進一步。
四、中國山水畫中書法用筆的具體體現
(一)筆法上的體現
我國傳統山水畫作以及書法作品在創作過程中都需要具備一定的基本技能,那就是對筆的運用,而對筆的運用則依靠筆法得以在藝術作品中體現。在歷史上的魏晉南北朝時期,我國書法的書寫形式就已經逐漸劃分出多種不同的風格,比如說真書,行書等等,這一時期書法的筆法已經運用到極為成熟的階段,而山水畫作也逐漸成為一種獨立于其他的繪畫藝術。最早期的山水畫作往往只是簡單的勾勒,一直到宋朝初期,我國的山水畫作在創作過程中才融入了更多的繪制技巧,因此相較于書法的筆法,山水畫的筆法反而是比較緩慢的。譬如說,書法的筆法中有中鋒、側鋒、藏鋒等多種不同的技法變化,其中,中鋒所勾勒出的線條更加圓潤,在形態上的變化也更加多樣一些,側鋒則多應用于皴、擦,藏鋒的重點則在于藏而不露的意蘊。而這些筆法隨著山水畫的不斷發展逐漸都有所應用,一般主要應用在對樹木,石油以及山體等結構的塑造過程中,幫助這些物體在空間感上更加充足,從而促使山水畫在內容上能夠更加豐富一些。
(二)用線上的體現
前文中也說到了,在當前傳統山水畫作的實際創作過程中,線條是非常重要的基礎構成元素,中國的山水畫發展本身就比書法發展晚,在審美以及筆法應用上對于書法用筆是有著多種借鑒的。就以線的應用來講,最早有山水畫創作者將書法中的線條應用在山石等物體的勾勒上,這是最早也是最簡單的一種應用。但隨著中國山水作品的不斷發展,線條已經不再僅僅只是應用在物體的勾勒上,逐漸地也以線條為基礎衍生出了多種繪畫的筆法,比如說為披麻皴,荷葉皴,折帶皴等。正是因為這些線條的應用幫助中國山水畫作品中的山石變得更加有質感,使得畫作的內容也豐富了許多。在實際山水畫用線的過程中,創作者必須要明確山水畫要有足夠的起伏變化以及行筆上的流暢性,因此不但要注意所勾勒的線條的造型,還必須要確保其所能夠表現出的韻味是足夠的[5]。從某種程度上來講,中國山水畫中的線就是山水畫得了靈魂,因此除了應用這些線去勾勒物體的造型之外,還應該要借助這些線去傳遞創作者的情感。就像是音樂的音符變換一般,這些線條也需要有一定的變換,并借助于這種變換形成一定的意蘊,使得畫作的觀賞者能夠獲得一定的愉悅感。
(三)書寫性上的體現
中國傳統山水畫作品在內容上往往不會僅僅有山水景觀,還會有一定的題字。這些題字充分體現出了山水畫中的書寫性。尤其是隨著以書入畫的理念被提出之后,山水畫中的書寫性得到了最大程度上的發展,借助于文字的表現形式更直觀地去傳遞創作者的情感,進一步加強整副山水畫作中的情感。書寫特性對于中國傳統山水畫作的影響其實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山水畫作與書法在創作技法上本身就存在有多種共同之處,人們在進行創作的過程中自然會不由自主地對其進行運用,借其去表達自己心中的想法,這對于中國的傳統文化藝術的發展也是一種極大的推動。
五、結束語
中國傳統山水畫作品與書法藝術之間存在著極為緊密的關聯性,這兩種不同的文化藝術形式在發展以及傳承的過程中逐漸相互滲透,融合,繼而有了更多樣的發展形態。無論是在過去,還是當前,中國文化藝術領域中都有著書畫同源的思想理念,這證明了中國傳統山水畫與書法之間的確是有著不一樣的親密關系的。書法上用筆是其極為重要的一種表現形式,而這種表現形式在中國的山水畫作品中也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幫助山水畫的意境以及審美等獲得了不小的提升。可以說將中國山水畫與書法用筆相結合本身就是從古至今的文化藝術家們一直在進行的一件事,對于我國傳統藝術的傳承也有著極大的幫助,使得中華傳統藝術的價值以及精髓得到了最為極致的體現,今人也應該不斷堅持促進這種藝術形式上的融合,幫助中國山水畫以及書法藝術都能夠有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谷翠峰,杜啟濤.論中國書法和國畫的"同理"表現關系[J].2021(2018-3):56-61.
[2]彭育龍.早期書論哲學審美的筆畫與結構在書法實時實踐中的運用[J].九江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2020-4):73-79.
[3]趙劍溪,余思偉.探究中國山水畫中書法用筆的體現[J].美術教育研究,2020,000(007):20-21.
[4]司淑婷.淺析儒家審美思想在中國傳統山水畫中的體現[J].文藝生活·文藝理論,2020,000(004):179.
[5]王燕虹.探析中國書法用筆與繪畫線條的關聯——從趙孟"書畫同源"論說起[J].兒童大世界月刊,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