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金婭
作文,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某種角度來說,作文與生活息息相關。作文生活化教學不僅能大大提高學生的寫作意愿和寫作能力,還能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觀察能力,充分調動學生的寫作熱情。小學作文教學的生活化,就是讓孩子從生活中,從身邊的大事小情中發現和尋找寫作素材,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學生寫作時不知道從何處下筆,不知道寫什么的問題。
一、內容生活化
寫作,就是把看到、聽到的用文字記錄下來,并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是學生認識自我,了解世界的一種有效方式。想寫出佳作,一方面需要增加生活體驗,另一方面,需要提高文學素養。教師要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促使他們主動查閱資料、看書,積累素材,并在這個過程中培養文學素養,這對學生以后的成長會起到潛移默化的促進作用。因此,在當前的生活化作文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是教師面臨的最重要的問題。
小學生的作文內容大多以敘述身邊發生的事為主,他們受心理和年齡的限制,對身邊事物和世界的認知尚淺,思想還不夠成熟,因此對所看到和發生的事認識不夠全面,語言表達能力也不強。另外,生活經驗的匱乏,也會影響他們對事情的判斷和理解,導致寫出來的作文不夠生動,只是把發生的事、看到的事敘述出來,卻不能深入挖掘其內涵。所以開展小學作文教學時,教師應盡可能引導學生主動觀察,培養他們勤觀察,愛思考的好習慣,鼓勵學生豐富生活體驗,將所見所聞、所思所感用文字記錄下來。在作文評價方面,教師要采用鼓勵法,要善于發現學生作文中的閃光點,肯定學生的進步。要知道,教師表揚的話語,對學生來說就是陽光雨露,可以滋潤他們的心田,使他們心中的寫作種子萌發、茁壯成長。
比如,在教學《日出》一文時,教師可以在講課前先布置觀察的任務,讓學生連續一個星期觀察日出,看看每天日出的景象是否相同?有怎樣的變化?陰天和晴天時都有日出嗎?并根據所觀察的情況寫觀察日記,記錄太陽升起的過程。這樣的實踐活動,貼近小學生的生活,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很高。且小學生的好奇心很強,喜歡新鮮刺激的事物,相比于學習枯燥的寫作知識,這種實踐活動更容易被他們所接受。而且學生認真參與了,學習知識時也更容易,寫作時也能有充足的素材。
二、課堂生活化
課堂是學習最主要的場所,教師要利用好課堂時間,調動學生的寫作熱情,引導學生不斷積累,從多方面實現作文課堂教學的生活化。對于寫作來說,觀察是前提,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一些圖片,或者拿一些實物,讓學生觀察。尤其是小學低年級的學生,直接觀察,他們的感受會更真切,比如,可以帶盆栽或者小動物到教室,面對這些生活化的教具,學生會覺得親切,也更愿意觀察,有利于學生獲得寫作素材,且這種方式也會使學生感到生動有趣,愿意參與其中,從而達到活躍寫作課堂氛圍的目的。面對小學低年級的學生,教師要怎樣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呢?筆者認為可以運用設計課堂小游戲等方式,使課堂生活化、情景化,并將要教學的知識融入游戲中。這樣學生更容易接受,課堂氣氛也更活躍,學生的參與度和積極性也會更高。
比如,在教學《找春天》一文時,教師先布置課外作業,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尋找春天的足跡,看看春姑娘來了,身邊的景色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然后教師再引入課文,讓學生結合觀察所得,把心中的感受表達出來。另外,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交流,說說看到了什么,沒看到什么,這樣可以引起學生之間情感的共鳴。教師組織實踐活動,就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體驗生活,學生只有多多地親自參與,才能有豐富的情感和認知,有更多想要表達的內容,有更豐富的素材儲備。另外,借助實踐活動,也可以讓學生更加熱愛生活,找到生活的樂趣,還能為生活化作文教學提供依據。可見,教師有計劃,有步驟地指導,能很好地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小學生對身邊的事物充滿好奇心,他們的想象力活躍,思維發展迅速,因此,教師可以充分把握這一心理特點,循循善誘,讓學生養成觀察生活的好習慣,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多媒體技術具有形象、直觀等優勢,更能被小學生所接受,是營造良好的寫作教學氛圍的重要工具。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發揮多媒體技術的優勢,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使作文教學有質的飛躍。除了多鼓勵學生觀察身邊事物,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在課堂內也可利用多媒體技術制作課件,把抽象的內容利用圖片、聲音、動畫等形式展現出來,使其具體化,容易理解。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彌補學生對身邊事物認知上的不足,幫助他們快速學習相關知識。語文是綜合性學科,讓學生真正融于生活,才能豐富他們的寫作積累,為提高寫作能力和作文質量打好基礎。
三、記錄日常化
對于小學生來說,提高寫作能力,積累寫作素材的最好方式就是每天記錄身邊發生的事情。在教學實踐中,為了避免學生覺得寫作枯燥,產生抵觸情緒,教師可以采用圖畫日記、幾句話日記或者小組輪流日記等新穎的日記形式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以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讓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到發揮。如,采用小組輪流日記的形式,可以在小組內設置一位小組長,組長每天組織小組活動,帶領組員朗讀和點評日記。這樣既可以減輕學生的作業負擔,又可以拉近小組成員之間的距離,促使小組成員共同提高。此外,在教學評價環節,教師也可以選出一篇寫得最好的日記,帶領學生一起欣賞,分析寫作手法和技巧,這種方式也可以大大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以及欣賞能力。
比如教學“身邊那些有特點的人”時,為了讓學生寫好此文,可以在寫作之前先鼓勵學生觀察,觀察身邊形形色色的人的特點,走進生活,收集相關素材。缺少對身邊事物和人的觀察是很難寫好這個文題的,這個年齡階段的小學生對社會的認知比較少,視野也不是很開闊,所以很難完成這項寫作任務。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自由組合,給每個小組分配相應的任務,讓學生到生活中調研和觀察。小學生的責任心還是非常強的,會重視教師布置的任務,仔細觀察身邊人的特點,為寫作積累素材。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讓作文教學生活化,這也是全面提升小學生寫作能力的一個重要途徑。目前,小學作文教學有很多不足,讓小學作文教學生活化可以彌補其中的不足,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為他們以后進入中學、大學甚至更高層次領域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因此,教師要借助多年的教學經驗,不斷完善教學方法,把作文教學生活化,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全面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