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雙
【摘要】英語作為國際通用語言之一,在國際交往與合作方面發揮的作用不容小覷。作為一個和平發展的大國,中國承擔著重要的歷史使命和國際責任與義務。當然,我國十分重視英語教學。《初中英語課程標準》中提到,我們的基本理念為面向全體學生,注重素質教育。在這種情況下,之前“唯分數至上”的理念有所改變,開始注重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對于中國學生來說,學習英文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作為英語教師,即便竭力想要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但是結果卻不盡如人意。本文重點闡述影響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因素。
【關鍵詞】有效性;初中英語;課堂教學
近年來,素質教育的口號傳遍了大街小巷。即便如此,根深蒂固的應試教育觀念對很多人來說影響還是很大的。對于英語課程,學生的目的就是為了拿高分,考出好成績,考得好固然開心,但是這卻不符合新課標的要求。打造一個高效的課堂,不僅可以使學生獲得英語知識,還能夠提高自身的實際應用能力。本文旨在剖析影響英語課堂有效性的因素。
一、根深蒂固的應試教育
素質教育旨在重視人的思想道德素質、能力培養、個性發展、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與現在所提倡的素質教育觀念有所不同,應試教育又稱其為“填鴨式”教育,通常被視為是一種以提升學生應試能力為主要目的且十分看重考試成績、背誦與解題的教育制度。
在初中英語課堂上,大多數教師和學生基本是帶著“功利性”的目的進入教室,考試考什么,教師講什么;考試考什么,學生聽什么背什么。大家都在圍繞一個基本點轉圈——考什么講什么,不考什么就不講什么。正是在這種急功近利的英語課堂上,教師將知識一味地灌輸給學生,就像飼養員養鴨子,用含糖量高的飼料塞進鴨子嘴里使其快速增肥,并不關注其它方面。
當然,在這種英語課堂上,教師成為專門講“考試重點內容”的機器,學生成為了“學習機器”。到頭來,學生學到的東西只是片面地應用到考試上面,但是卻缺乏英語聽說讀寫譯等能力,甚至導致學生形成錯誤的英語學習習慣,從而影響之后英語學習的思維和方式。
通俗來說,很多學生學到的是“啞巴英語”,其他人覺得是害羞、內向、膽子小,實際情況是說不出來英語。
二、單一無趣的英語課堂
有些教師依舊照搬舊時的教學方式,照本宣科,課堂上既沒有有趣的互動,也沒有吸引學生的點,只是一味地講解書本知識,特別是英語閱讀、語法和作文,對于學習基礎薄弱的學生來說,他們坐在教室里,但是卻不知教師在講些什么,腦海里回蕩著教師和某些學生互動的聲音,仿佛周圍的一切與自己無關。在這種情況下,基礎薄弱的學生更容易喪失對英語學習的耐心以及對自己能學好的信心,可能會嚴重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英語課堂上,你會發現,跟教師互動的往往就是幾個英語基礎好的學生或者敢于發言、敢于和教師互動的學生,那其他的學生呢?有些怕出錯,不敢回答;有些不會作答。在這種極力缺乏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的課堂上,教學氛圍就會顯得有些死氣沉沉,教學內容過于單一無趣,學生提不起興趣,教師也慢慢喪失了教學激情。
三、學生的學習效率不高
正是因為越來越多的家長和學生意識到英語學習的重要性,在家庭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有些學生會利用平時課后時間或者假期時間,進行英語線上學習或者說英語培訓班。家長的出發點是極好的,為的是讓學生學更多、學更好、變得更優秀。當然,部分學生沒有辜負家長的殷切期望,他們的確通過額外的補習得到了相應的回報,學有所成、學有所獲。但是,還有部分學生的實際情況是什么呢?以為比班上其他學生在線上或者線下培訓班提前學習了或者多學習了英語知識,在學校的課堂上,他們表現出驕傲的樣子,在課堂上的聽課效率不高,以至于平時的練習或者測試得不到令人滿意的成績,卻把責任歸咎到他人身上。
傳統教育理念下,學生對于教師的依賴性較強。新課程標準下,學生努力要擺脫對教師的依賴心理,進行自主學習。這樣一來,大部分學生可能會很難適應這種學習方式,在學習過程中會變得愈來愈吃力和艱難,學生對困難的學習任務更是難以完成。所以按照新課標要求,教師要求大家進行自主學習或者小組合作學習的時候,大部分學生會慌張無措,不知該從何下手,也不知說什么做什么,這樣學生的學習效率就會大大降低。另外,當教師引導學生慢慢熟悉了自主學習與小組合作學習的時候,有些學生開始肆意妄為,趁機跟其他組員說小話、開小差,假裝自己滿懷激情地投入到合作學習中。這些問題都理應引起教師的重視,并對此進行進一步的探究。
參考文獻:
[1]何燕萍.試析新課程背景下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策略[J].學周刊(教學研究),2020(14):25-26.
[2]付欣利.淺談新課程下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新課程(中旬),2018(12):196.
責任編輯? 羅良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