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慶雙
【摘要】體育課程與其它課程相比具有特殊性,一般的文化課程通常在室內進行,而體育課卻是一門戶外實踐課程。小學生在體育課上相對自由,能夠釋放學習壓力。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說,體育課缺乏傳統道德品質培養的言說環境。為了更好地落實我國新一輪課程改革,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小學體育教師需要在體育課程中滲透德育,塑造學生的健康心理人格及道德觀念。
【關鍵詞】小學;體育;德育
我國向來重視教育,以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作為教學任務的最終目標,其中,對學生進行德育培養始終是教育任務的重中之重。小學生的身心發展尚不成熟,需要教師和家長悉心指導。最近幾年,我國教育界主張在各個學科中滲透德育,小學體育課程也不例外,以期將學生培養成為道德品質高尚、德藝雙馨的優秀棟梁。
一、以體育禮儀為媒介展開良好道德品質培養
小學體育教師想要在體育課程中滲透德育,可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
(一)從體育活動內容入手,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
小學體育教師在開展體育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要注意向學生貫徹體育精神。每一次開展體育運動競賽,都要強調“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和諧競技原則,讓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同時,意識到友誼與和諧要比勝利更重要。對于一些比較調皮或者性格比較強勢的學生,小學體育教師應該多多予以關注,并針對學生的個性發展情況對其進行勸導,防止這一類學生在競技過程中,因競技比賽結果不理想而產生情緒、甚至與同學發生口角和矛盾。
此外,體育運動大多會消耗人的體力,一些學生因此不愿意積極參與運動。小學體育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多為學生講解體育運動員“堅韌不拔”“勇往直前”的勵志故事,并告訴學生體育運動對于身體健康的重要性,讓學生更愿意從心底接受體育運動,并深刻理解體育精神。體育精神將會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在無形中鼓舞小學生養成堅韌、勇敢、不屈不撓的優良品質,為學生的未來發展打下良好的意志基礎。
(二)從體育運動規則入手,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
每一項體育運動都有自己的規則和要求。小學體育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需要將具體的運動要求與規則事先告知學生,在學生能夠切實理解這些規則之后,督促學生在進行體育活動時嚴格遵守規則,禁止出現犯規行為,尊重體育、尊重規則、尊重對手,做一個堂堂正正的君子。
(三)從體育活動環節入手,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
體育課程通常只有四十幾分鐘,小學體育教師對學生的德育受到時間限制。但是,在校園活動中,小學生常常會進行列隊、整隊的環節,這一環節不僅僅會出現在體育課堂上,也會出現在間操期間或者升旗儀式期間等。小學體育教師可以通過對學生體育活動列隊整隊的環節進行德育,從而讓學生在每一次列隊整隊時都能夠想起教師的諄諄教誨,繼而在細節中養成良好的道德習慣。小學體育教師需要要求學生在體育活動環節中的課前整隊階段保持安靜,尊重師長、友愛同學,師生問候時要由衷懇切,在看齊、立正、稍息等口令傳達之后,學生要嚴格服從;在課中講解階段,學生們發言提問需要舉手示意、言畢答謝;課后總結完畢,師生之間互道“辛苦了”之類的話語,互相禮貌告別。每一個細節的禮節都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能夠讓學生在未來發展中從骨子里透出彬彬有禮的氣質。
二、建立體育教學內容與道德品質的對應體系
從德育時效性角度出發,小學體育教師需要將課程內容與道德品質進行有機融合,建立起二者的對應體系,避免德育工作的隨機性。如果教師將培養學生優秀道德品質與教授課程內容獨立進行,將會促使教育工作量的加大。而且,對于思維活躍的小學生來說,刻意地接受德育是枯燥而乏味的,很多學生會在課堂上出現排斥心理,認為教師講述的都是長篇大論,沒有實質性的意義。因此,小學體育教師需要將德育內容與體育課程內容進行策略性地糅合,讓小學生在參與體育活動的同時,不知不覺地受到優秀道德品質的熏染、樹立正確的“三觀”。
比如,教師可以帶領小學生參與隊列訓練,在訓練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的團隊精神、集體榮譽以及自律性等方面有所要求。與此同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紅軍歌曲,為學生講述軍人的故事,讓學生在參與訓練的同時,感受到軍人的堅韌精神,同時默默以軍人作為榜樣、對自己立下道德與品質上的要求。小學生通常具有英雄情結,這一方式將有利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三觀”,讓學生朝著愛國、明理、正直勇敢的方向前進。
三、采用多元類型教學方法展開體育課內活動
多元型教學方法將會為小學體育教師在體育課程中滲透德育助力。多元型教學方法指的是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引入多種教學方式實施教學。比如,教師可以在實施管理時,將權力下放給體育委員或小組長,觀察他們在行使權力時的狀態,進而對干部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加以引導,杜絕干部學生借自己的干部頭銜欺負同學或做其它不道德的事情。如果體育委員及小組長道德品質優秀,教師可以采取“榜樣教學法”,鼓勵學生以優秀道德品質的同學作為道德標桿,加速小學生的品質修養建設。
體育教師在開展競技類活動時,要注意不同學生的擅長領域,比如,一些學生擅長足球,而一些學生擅長跳繩。教師不能一味地開展某一項運動,要多多開展不同類型的體育運動競技活動,讓擅長不同領域的學生能夠得到展現自我的舞臺,如此才能盡量讓每一位學生的心情得到舒展,不會在心底產生郁結。
四、結語
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普遍較小,是一個特殊的教育群體,教師對小學生進行德育是青少年在學生時代十分關鍵的環節。體育課程是一門經常在室外開展的課程活動,教師在進行德育滲透時,不能僅僅憑借言說教育,更應該通過將德育與課程內容進行糅合來開展德育工作。這樣一來,學生在接受體育課程的同時,就能夠潛移默化地受到德育熏染。小學體育教師還應該在反復的嘗試和探索中尋求德育工作滲透于教學的方法,促進學生的道德品質的培養。
參考文獻:
[1]張玉芳.如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J].學周刊,2019(18):151-152.
[2]劉媛.“立德樹人”背景下的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改革初探[J].當代體育科技,2019(11):8-9.
責任編輯? 楊?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