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發萍
關鍵詞:高中語文;整本書閱讀;長篇小說;教學策略
一、高中語文整本書閱讀中的長篇小說教學閱讀準備
(一)堅持以人為本,教師通過多種途徑了解學情
在實際開展整本書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充分認識到在整本書閱讀教學中的主體是學生,整本書閱讀教學也是學生去讀整本書,由學生自身感受書中所要表達的情感、探究其中的內涵。在教學的每個階段中,都要以學生為主,由此,就要求在開始教學之前,先要了解學生的閱讀水平,為之后的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促動自我學習,學生查閱“整本書”相關資料
在高中語文整本書閱讀長篇小說教學過程中,最終要讀哪一本書是需要通過教師與學生共同商討得出,在準備階段,教師和學生可以一起選出三本或者五本書,讓學生查找與這些書相關的資料,其中包括作者簡介、書籍背景材料等,另外還需要找到整本書名家點評內容。例如,在閱讀《白鹿原》的整本書閱讀教學過程中,就可以查找卞壽堂在《文學原型考釋》中對書中人物形象的研讀,從而促使學生充分了解小說的背景和人物形象。
二、走進文本世界——閱讀整本書
(一)整體感知,理清故事情節
長篇小說的特點包括篇幅長、任務關系復雜、故事情節波瀾起伏,因此,想要提升閱讀整本小說的效率和質量,必須要先理清、把握其中的故事情節。小說的人物關系復雜,其中不同人物的經歷也各有不同,因此,可以組織學生繪畫人物關系圖,幫助學生理清人物之間關系,也方便捋順不同人物的不同故事情節。例如,在進行《戰爭與和平》的整本書閱讀教學中,書中圍繞庫拉金、鮑爾康斯、別祖霍夫、羅斯托夫四個貴族展開故事,如果將四大家的人物關系圖畫出來,就可以有效把握不同家族、不同人物的關系特點。
(二)反復揣摩,體悟作家情感
在高中語文整本書閱讀長篇小說教學中,體悟作家情感是其中重點的教學環節。作者在書中的每句話都透露著自己的感情色彩,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文字揣摩作者情感,感受作者的內心。小說作者一般不會直抒胸臆,因此,必須要反復拼讀和感受才可以把握小說的情感。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從兩方面來引導學生感受作者情感。首先,采取學生自由感受的形式。學生在閱讀時會有自己獨特的感受,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展開想象,激發學生的感知力,并且督促學生將自己的感想記錄下來。然后,引導學生深入體會作品情感。學生在首次閱讀小說的過程中,必然會形成零散的體會,但這也是學生最為真實的體會。在閱讀后,教師需要重點引導學生進行更深層次的體會。例如,在進行《百年孤獨》閱讀學習過程中,對文中反復出現的“孤獨”,很多學生沒有理解,部分學生聯想到自己的生活,如自己玩游戲會孤獨、自己吃飯會孤獨等,用學生生活中實際產生的這種孤獨情緒理解小說中所敘述的孤獨,但這種學生自由閱讀體會產生的理解無法深入到小說中“孤獨”的本質,如此就需要教師從旁引導,小說中的孤獨等同于絕望,是迷失于情欲中的愛的孤獨等等,因此,教師在學生無法理解文章中的“孤獨”的時候,從旁引導才可以幫助學生形成更深層次的體會。
(三)細細品味,賞析文章語言
在高中語文整本書閱讀長篇小說教學中,老師帶領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感受作者在作品中的語言魅力。而想要學生更好的賞析和感受小說中的語言風格和魅力,需要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引導學生賞析小說中的語言技巧,主要是賞析作者運用的修辭手法,如排比、對偶等;引導學生賞析作者在小說中的語言風格,例如作者采用的自然、反諷、含蓄等語言風格;引導學生賞析小說中語言的作用,其中如表達的意義、結構和內容的作用;引導學生賞析小說語言的特色。可以說每個小說作家的語言特色都是獨一無二的,因此,在進行高中語文整本書閱讀長篇小說教學中,值得師生共同進行仔細品味和總結。例如,在進行《秦腔》教學中,在作品中作者融入了大量的戲文,從而不僅有效渲染了氣氛,也升華了小說的情感,將整體作品的音律美變得更為豐富,同時還可以體現出地方的特色。因此在閱讀《秦腔》的過程中,必須要側重于品味其中的戲文和其音韻美。
三、結語
高中語文長篇小說教學中,實施整本書閱讀教學方式,能夠更好地提升語文課堂的教學質量。但針對不同的課堂、不同的學生,如何運用整本書教學方式,還需要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體會設計針對性的方案,從而更好地完成閱讀教學任務。
參考文獻:
[1]徐曉飛.高中語文古典小說整本書閱讀教學策略[J].新作文(語文教學研究),2020(11):33.
[2]張玉青.小說教學中的對話策略探究——以高中語文小說閱讀教學為例[J].中華活頁文選(教師版),2021(03):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