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
關鍵詞:培養;學生;質疑
一、營造氣氛是培養學生質疑能力的基礎
我們應該清楚地認識到學生并非天生就是“悶葫蘆”,而是由于長期以來,我們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忽視了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給學生帶來了一些不必要的心理壓力與精神壓力,造成了學生不敢問、不愿問、不會問、不想問的局面。因此,教師需要努力地營造一種民主、自由、平等、協作、和諧的教學氣氛。只有在這樣一個教學氛圍中,學生才能打消顧慮,解除心理壓力,輕松地思考,大膽地質疑,提高自己的自信心。所以,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我十分注重課氣氛的營造,以此來解決學生質疑的基本心境,為他們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
通過學習實踐, 我覺得合作互動作為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條件之一,它能夠起到為學生的“學”提供更多的自由和主動權的作用。因此,我常常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使每一個同學都能在小組中提出疑問,發表見解。也可以通過師生間的合作學習,共同研究來解答疑問。每當學生對某一問題的看法產生不同意見時,我并不急于對學生的回答做出正確或錯誤的判斷,而是鼓勵學生更大膽、更充分地發表自己的意見與看法,并適當的鼓勵學生,為學生提供一個心理安全的環境。學生在這樣的氛圍熏陶下,就會勇于發現自我,展示自我,發表自己的觀點與想法,逐漸使學生具有強烈的問題意識,敢于大膽地質疑。
此外,我在課堂中經常見到這樣的現象:如果有一個學生在回答問題的時候回答錯了或者停頓了,馬上會有一些著急回答問題的同學把手越舉越高,甚至嘴里喊著:“不對,不對!我來,我來!”恨不能立即取而代之。這時候這些舉手的學生的舉動便對發言的學生形成了集體壓力,使其心慌意亂,打亂他們的思維,無法正常地思考,不敢大膽地發表自己的見解。這時,教師應注意調節好課堂的集體氛圍,以眼神或手勢示意舉手的同學把手放下,要學會傾聽。與此同時,應以關懷的態度適當地給予發言的同學以點撥,使之有信心把話說完。過后,教師應教育學生尊重同學,讓發言者在安靜的環境中邊思考邊發表意見,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在健康的集體心理氛圍中輕松地學習,積極思考,敢于提出問題。
二、示范啟發是幫助學生開啟質疑之門的金鑰匙
教師應該在課堂中通過啟發性教學,給學生發揮創造潛能以及必要的外部刺激,使學生的創造需要得到滿足。光有良好的教學氣氛是不夠的,還需為學生提供必要的誘發創造性思維的刺激。就好比“投石激水”,創造性思維的一潭泓水被激活了,滿足創造需要的快樂情緒也就會油然而生。
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是一個循序漸進、逐步提高的過程。起始階段,教師應注意通過示范提問,向學生展示發現問題的思維過程,使學生受到啟迪,有法可循。
三、積極評價是提高學生質疑能力的催化劑
情感具有強化功能,“表揚”“獎勵”則是一種正強化,它能夠使有機體增強某種反應重復的可能性。因此,教師要善于捕捉學生星星點點的思維火花,不失時機地予以積極評價,使學生時時有一種愉悅的心理體驗與一種滿中感,使他們樂于提問。為此,我們應注意通過充滿激情的真誠贊揚,讓學生充分感受到一份成功的自豪感和愉悅的情感。同時,還可通過競爭、獎勵機制的運用(開展小隊評比、評選“質疑小博士”),來激發他們的提問積極性。比如在課堂上,可以跟同學說:“這節課如果誰敢大膽地提出問題,那么老師就送你一個大蘋果(獎勵學生的小粘貼),比一比,看誰得的多。”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更有激情。也可以采取整體鼓勵的方式,如果每個人都能提一個問題,那么咱們就上一節體活課等等。還有語言上的鼓勵,都會給學生很大的信心。這些鼓勵也激發學生的好勝的心理,達到一種你追我趕的學習狀態。
值得一提的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特別注意做到善待學生的隨機提問,保護他們的提問積極性與自尊心。學生們的提問,不是簡單地代替老師的提問。大家都知道,我們老師在備課設計問題時,往往是圍繞文章中心或寫作方法來思考的,局限性比較大。而學生的提問則不然,他們的提問更為自由,只要是他心中不明白的、他們想知道的、他們感興趣的他們都會問。作為老師,要保護學生的提問積極性,千萬不可輕易地將學生的問題做有價與無價之分。對學生所提出的問題不能當面給予否定,這樣會打消學生的積極性。
由于我在教學實踐中,始終堅持善待學生的提問,給予積極的評價,正確的引導,一些學生已在潛意識中形成了質疑的習慣。我感受到,積極的評價是提高學生質疑能力的催化劑,它能促使更多的學生樂于提問,敢于提問,善于提問,從而形成主動探究的能力。
兩年來的嘗試與實踐中,我有過很多的失敗。然而,也讓我親身體驗到了采用“質疑教學法”培養學生質疑能力的魅力所在:它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思維能力,逐步形成主動質疑、自主探究的能力,而且可以促使教師更深入的鉆研教材,逐步提高自身的課堂調控能力、教學組織能力……所以,盡管在嘗試過程中仍有許多問題尚未解決,但是,我仍將一如既往地去嘗試,去實踐。爭取在語文教學中取得更大的收獲。為此我會堅持不懈,繼續努力!
參考文獻:
[1]李穎.淺談如何提高學生的質疑能力[J].河南教育(教師教育),2021(09):64.
[2] 董入光.提高學生自主質疑能力的策略[J].基礎教育研究,2020(24):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