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美金
摘要:角色游戲區環境是幼兒進行活動的主要區域,在這一環境的創設中,教師應重視分析當前幼兒園角色游戲區環境創設中的問題,找到合理的解決方法,投放適當的材料,切實鼓勵幼兒發揮自己的主體力量,滿足幼兒的健康成長需求。
關鍵詞:幼兒園;角色;游戲區;環境創設;實踐
在幼兒園中,角色游戲是一種十分良好的教學方式,有利于幼兒的個人發展。幼兒十分角色游戲,因此,幼兒教師應重視做好游戲區環境的創設工作,充分引導幼兒在游戲的過程中學習到一定的知識,幫助幼兒養成一個良好的行為習慣。
一、幼兒園角色游戲區環境創設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1、角色游戲區投放的游戲材料不夠豐富
擁有足夠的游戲材料,是開展幼兒園角色游戲區的前提之一,游戲材料和幼兒游戲的質量有著一定的關聯性。如果投放的材料不夠足量,那么幼兒很容易因為搶奪材料而進行爭奪,這對于幼兒的游戲質量是不利的。
2、材料不能滿足不同年級段幼兒的需求
不同的幼兒,在不同的時期有著不同的需求。如果教師在設定游戲時,沒有考慮到幼兒的實際需求,隨意進行物品的投放,會導致投放的材料無法滿足幼兒的實際需求。
3、角色游戲區常規標志不明確
在創設角色游戲區環境時,標志的使用是其中的重要組成內容。標志性環境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規范幼兒的實際行為,對于幼兒在游戲時的行為有著一定的指導作用。但是如果在這一區域中缺乏標志,比如沒有整理、歸納材料的標志,很容易導致幼兒無法形成一個整理材料的良好個人習慣。
二、幼兒園角色游戲區環境創設的策略分析
1、豐富角色游戲區材料的種類和數量
從游戲對象的角度來分析,教師在投放相關的游戲材料時,應充分考慮到幼兒在不同年級段中的情況,這時候的幼兒對于材料的需求是不同的。通過投放適應幼兒的材料,滿足幼兒的個人發展,讓幼兒在這一過程中,充分發展自己的個人能力。在投放材料的過程中,教師應重視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讓幼兒在游戲的過程中,自己發現材料,對于材料進行合理應用。在一開始,教師不能將全部的材料都投放出來,而應重視鼓勵幼兒,讓幼兒自己動手進行探索,動腦進行思考。在這一過程中,秉承著一個循序漸進的基本原則,讓幼兒在游戲的過程中,一直擁有游戲的基本興趣性。
例如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投入一些易于幼兒進行操作的材料,然后教師可以帶領幼兒將現有的材料進行分類,對于材料貼上標記,再使用紙箱和貨架子進行擺放,按照一定的順序和規則排列整齊,建立一個材料庫。利用這樣的方式,帶給幼兒豐富的游戲體驗性。教師還可以發動家長,讓家長在生活中進行材料的收集,為幼兒提供更多、更豐富的材料類型。
2、明確角色區域游戲標志的作用
“標志性環境”是指包含有標識的活動環境,教師應重視根據活動的具體規則,創建相應的幼兒園區域環境,充分給予幼兒在活動中一定的規則意識,促進幼兒活動的有效開展。角色游戲區中含有的常規標志,能夠讓幼兒的行為習慣得到規范,讓幼兒明確自己到底在這一區域自己能夠做什么,不能做什么。通過加入操作流程標志,能夠充分讓幼兒在活動的過程中,遵從一定的步驟。通過加入經驗提升標志,能夠充分增強幼兒的知識內容。教師在創設相應的角色游戲區的環境時,應充分認識到標志的作用,合理創建環境,豐富環境的基本內容。
通過對于現有的角色游戲區環境進行改變,充分尊重幼兒的天性,讓幼兒真正成為游戲中的主人,為幼兒創設一個愉悅化的環境。
3、在游戲環境的創設中尊重幼兒的主權
在陶行知的教育背景下,為了充分解放幼兒身上的綜合能力,首先,教師應重視引導幼兒積極參與進來,鼓勵幼兒動手和動腦,切實發展幼兒的綜合素養。角色游戲中,幼兒有著多元化的交流對象,從幼兒的實際生活角度中出發,選擇相應的游戲內容,充分促進幼兒積極參與到游戲活動中,豐富幼兒對于社會生活的基本認知。在幼兒園的角色游戲區的環境創設中,教師可以讓幼兒也參與進來,充分推動幼兒的健康成長。因此,在創設區域活動的環境時,教師應考慮到區域活動的開始部分,引導幼兒也參與進來,讓幼兒和教師一起進行創造,充分發揮幼兒身上的主體性。
例如在實際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玩的內容的選擇權還給幼兒,比如引導幼兒模仿商店,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在自己的空余時間中去參觀商店。當參觀過生活中的商店之后,幼兒對于自己想要玩的游戲內容就會有了一個清晰的認知。幼兒會思考自己需要有什么樣的材料。利用這樣的方式,確定游戲的基本主題。
三、結語
綜上所述,幼兒的個人認知,離不開在活動中的積極探索和發現。游戲活動是幼兒獲取知識,豐富自己個人成長的重要途徑,利用好角色游戲的方式,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選擇相應的角色游戲區環境,充分滿足幼兒的健康成長,推動當前的幼兒園教育活動開展。
參考文獻:
[1]許曉媛.幼兒園角色游戲區環境創設的實踐研究[J].試題與研究,2021(30):161-162.
[2]潘佳琪.幼兒園小班角色游戲的環境創設[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09):206.
[3]達娃瓊達.幼兒園角色游戲環境創設芻議[J].西藏教育,2019(02):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