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慧潔
摘要:跟隨國家對教育整體板塊的改革,我國義務教育在近一年的時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主要倡導給予孩子以生為本的教學課堂,實施對孩子們以減負增效的作業形式,更好了培育孩子身心的健康發展,把快樂學習的理念貫穿在教學過程中,回歸孩子們應有的快樂童年。本文圍繞以生為本、減負增效的教學理念下,如何更好的實施對小學英語有效作業設計的途徑進行了簡要的分析,愿以此促進我國當前小學英語教學水平的有效提高。
關鍵詞:以生為本、減負增效、小學英語、作業設計、分析
前言: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是未來的棟梁,是國家能和諧持續健康發展的基本原動力,做好對小學孩子們的有效教育是促進祖國進步的基礎保證。小學英語作為一門重要的國際化通用語言的學科知識,非常有必要要求每個孩子都能真正的掌握并運用,基于英語學習起來的難度和枯燥度,把以生為本、減負增效的基本理念融入到學校以學生的個人特色進行多樣化的教學和作業設計,能夠很好的解決此類問題的出現。
1、以生為本、減負增效的基本理念
隨著國家對教育行業的不斷改革,人們更注重對孩子進行快樂式教育,回歸孩子們快樂童年的初心,把教育還原到最初的以生為本的理念中,讓孩子做教育教學的主人公,一切的教學方式都應該以孩子為基準,以學生的良好發展為教育的核心理念,關注到每一個孩子的優異點和閃光點,不以成績作為唯一的評判標準,要因材施教給予所有孩子個性化的發展,把從課堂教學到課后作業的全部學習過程都以促進學生的發展為出發點和歸宿點,[1]把學校作為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主要陣地,是每一個孩子都能在英語學習中養成自發性的、自覺性的學習態度,感受英語的樂趣,全面提升英語學習水平。減負增效就是在教育雙減政策的落實,從學校內部開始對孩子進行作業量的減少,從校外也開始整頓培訓補習機構,嚴厲打擊校外學科類培訓機構的創辦,全方面為孩子打造真正的減負,還孩子們應該有的童年生活,用創新的作業形式,在減量的情況下更好的提升學習的效率,完成對學習的高效作業設計。
2、以生為本、減負增效理念下小學英語有效作業設計探析
2.1、個性化作業設計
了解到每個孩子的興趣愛好并不一樣,孩子對自己喜歡的東西忘完特別感興趣,在還沒有培育起孩子對英語的喜愛程度,可以結合孩子目前自己喜歡的東西進行對英語作業的設計。[2]比如具體的操作可以是在假期給孩子們布置英語作業時,讓孩子們結合自己喜歡的方式給英語單詞或者句子短語進行裝飾,把需要抄寫的單詞用思維導圖的模式進行層層剖析;把需要抄寫的單詞用繪畫的形式表示出來,把單詞變成一個個蘋果,變成一個個窗戶,變成一棵棵小樹;還可以運用動手能力把單詞變成一個大足球或者籃球,亦或一件漂亮的手工衣服等等很多個性化的設計;充分發揮孩子的想象力和動手動腦能力,依據自己的喜愛完成一項個性化十足的英語作業,這樣不僅可以調動孩子的綜合能力發展,還可以學會分類歸納,鞏固記憶,加深對英語知識的掌握。
2.2、情境化作業設計
傳統的一直沿用題海戰術和填鴨教學已經無法滿足當前教育理念的革新要求,社會在進步,孩子所接觸的知識面愈來愈廣,不用創新思維的教育方式無法更好的培育新時代的孩子們,為滿足小學英語中有效作業的設計,可以充分結合情境式的作業模式進行創造。[3]比如在英語課本中需背誦和掌握的短語,基本都是通過對話的形式出現在課本中,那么情境化的作業設計可以根據課本頭像設置不同人物角色的扮演,給與孩子們自己創造人物頭像的機會,在利用頭像完成課本短語的真實情境化演練,在擔任不同角色的扮演中可以輕松愉快的快速的掌握課本短語,這是因為人在愉悅的環境中更容易吸收和掌握知識,通過情境化作業的設計可以幫助孩子們更好理解英語中單詞和句子的意思,有助于孩子們更好的學習英語知識。
2.3、創意性作業設計
教育就是育人,人才是教育的主角,這里的人就是學生,必須是從學生的發展出發,把更多的優質資源和教學理念基于孩子,充分挖掘他們的潛在力量,在綜合能力方面幫助孩子提升到更高的層次之上。[4]創意性作業的設計就是在于體現每個孩子的獨特優點和某方面的優勢,比如有的孩子對科學性的知識特別有講解,有的孩子對信息類的知識很有興趣,有的孩子對電腦操作特別在行,非學習類的強項也是孩子們的優勢,誰說教育就一定是培育出個個考100分的同類型考試機器才算成功了,教育的本質一定是讓每個孩子發揮自己的特色,走自己喜愛的學習路線。創意性作業在英語中的應用可以是讓孩子們自己設計課本的動畫版軟件,制作學習工具的PPT,探索更好教育模式的思考,把教育的過程讓孩子們更多的參與進來,從課堂的設計到課后作業的設計都可以綜合孩子們的意見和建議,一切目的都是以學生為主,給孩子更好的教育教學觀念和實施過程。
2.4、互助式作業設計
互助式作業一定是學生與學生之間最有效的促進式作業設計,據調查顯示,學生和學生之間的溝通效率遠比老師與學生間的溝通效率高很多,把這樣的高效率形式應用到教學設計中,一定能充分的發揮學生互相間的互助友愛和團結。每個班級的孩子對課堂知識的吸收程度不一樣,老師反復講的話,教學所呈現的效果一定會大打折扣,已經掌握的孩子再學習起來沒有求知欲望的新鮮感,還不會的孩子學習起來壓力感劇增,這樣的教學效果終究不會很好,這個時候利用互助式作業設計的方式,讓孩子們相互間進行小老師角色的擔當,讓優異的孩子帶動欠缺的孩子進行再學習,這種同齡間孩子的溝通交流方式更適用于對知識的理解和學習,長期以往,班級整體英語學習水平一定會大幅度的提升,因為它不僅能提高略差的孩子的學習能力,也能更好的提高優異孩子的對知識的理解深度,達到更好的教學目的和效果。
結束語:綜上所述,以生為本的要求是一切的教育出發點一定是基于在學生為主的教育理念里。減負增效的主要目的是在減輕小學孩子作業的同時能高效的提升孩子對致使的理解和掌握,看是兩個矛盾的個體,其實是源于傳統被固化的思維模式所導致。充分利用以學生為主的資源,減負增效的作業設計,更好的調動全班孩子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和濃厚興趣,并且能夠在素質教育和綜合素養培育方面讓孩子們成為更加優秀的人才。
參考文獻:
[1]王亞亞.小學英語有效作業設計與評價[J].校園英語,2021(33):171-172.
[2]高超.個性作業?延伸教學——淺談小學英語有效作業設計[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1(01):211.
[3]陸嬪嬪.基于學生研究的小學英語有效作業的設計研究[J].校園英語,2019(09):136.
[4]陳小靜.以生為本?減負增效——淺談農村小學英語有效作業設計[J].教育教學論壇,2013(25):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