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佳紅
核心素養作為未來基礎教育改革的發展方向,強調獲取知識的能力。對學生而言,閱讀是培養獲取知識的能力和習得生存技能的重要途徑。腦科學表明,閱讀和寫作可以改變學生的大腦。我校基于腦科學開發了“集智閱讀”課程,經過十年的實踐,促進了學校、教師和學生的整體發展。
一、確定“集智閱讀”課程的目的
閱讀對學生一生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和重要意義。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學生的智力發展取決于良好的閱讀能力,在小學階段學生應具備的各種能力中,閱讀能力居于首要的地位。基于腦科學,我們開始了長達十年的“集智閱讀”課程的實踐與探索。“集智閱讀”課程是以腦科學的閱讀方法為基礎,整合校內集體的智慧,為學生開發的系列閱讀課程。課程目標一是親近母語,傳承中華傳統文化;二是促進學生的大腦發育,發展積極心理品質,三是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學會正確的閱讀方法,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四是提升學生的學習力,培養終身學習者。
二、開發“集智閱讀”課程的過程
(一)第一階段:課外閱讀,培養習慣
從2007年9月開始,學校號召學生閱讀課外書,學校每年都要購買大量圖書供學生回家閱讀,推薦閱讀書目,開展一系列的讀書活動,然而兩年來收效甚微。我們開始探尋原因,發現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們開始嘗試將課外閱讀引入學校,每周為學生開設一節閱讀指導課。我們在低年級開展科學閱讀,以識字為主,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在中高年級開展提速閱讀,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
(二)第二階段:引進教材,融入訓練
由于學生在校時間有限,學校經過研究和探討,決定改革語文課堂教學,力爭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升學生的學習力。
我們選擇了區域引進的“語文主題學習叢書”作為擴大學生閱讀量的教材,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刪除叢書中的繁瑣分析,把節省下來的時間還給學生,擴大學生的閱讀量。與此同時,我們也遇到了新的問題:學生閱讀時間不夠,讀不完整套圖書。究其原因,主要是學生的閱讀速度較慢。
針對這一問題,我們進行了第二項改革——將多項科學訓練融入課堂。
我們將注意力訓練、記憶力訓練與提速閱讀的訓練方法融入課堂。課堂上,我們用科學坐姿、定點凝視、閃視詞語等方式提升學生的注意力,通過橫向移動和縱向移動等訓練擴大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我們還將大腦思維導圖等學習工具引入課堂,讓學生的閱讀更有方法,更輕松,更高效。
(三)第三階段:創設環境,利用網絡
1.創設閱讀環境,營造讀書氛圍
我們在每間教室建立黑板書架墻,成立班級圖書角,放置各類圖書,讓學生可以隨時閱讀。在班內開展“圖書漂流”活動,讓有限的書籍“流動”起來,讓學生每天與書相伴。
2.利用網絡平臺,實現“云端閱讀”
2020年,受疫情影響,學生沒有如期返回校園,但這絲毫沒有影響我們的晨讀活動。每天早晨,如往常一樣,教師帶領學生通過釘釘平臺進行晨讀,晨讀的形式有教師主播、學生領讀、學生主播等。在引領學生閱讀的過程中,我們積極倡導書本閱讀,同時通過閱讀平臺檢測學生的閱讀效果,進行閱讀評價。
3.開展豐富的活動,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我們開展的具體活動包括:晨讀美文——每天清晨,我們帶領學生誦讀,以美文的滋養陶冶學生的心靈;讀書報告——我們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及認知發展水平,制定了1~6年級閱讀報告卡;經典背誦——背誦經典文章、名言佳句,培養學生的語言功底;整本書閱讀——我們邀請知名學者走進學校,引導學生閱讀整本書;親子共讀——學校倡議“親子共讀”活動,聯合家長共同為學生打造書聲朗朗的家校環境。
(四)第四階段:多方保障,合力推動
1.“引”專家
我們邀請專家到校,與專家共同分析“集智閱讀”課程的發展方向。只有方向正確,我們才可以走得很遠。
2.“領”教師
學校讓教師覺得學習和培訓是一件快樂的事,在“玩”中培養教師的凝聚力和執行力;領教師“讀”,讓教師推薦一本好書給同伴,閱讀學校推薦的書籍并召開讀書交流會;領教師“學”,學習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
3.“帶”家長
我們讓家長了解教師在做什么、為什么這么做,并使他們從親身體驗中理解這樣做的好處,從而取得家長的認可和支持。
三、實施“集智閱讀”取得的成效
(一)形成了多種語文教學模式
對于國家課程中的語文教學,我們從單元入手進行整體設計,形成了單元導讀課、集中識字課、精講悟法課(“1+X”和“X+1”)、略讀實踐課、習作表達課(指導和講評)等多種語文課堂教學模式。全員參與的語文主題學習活動,使學生平均日讀量達2000多字,實現了課內大量閱讀,提升了學生的學習力。學校還構建了“科學閱讀”“快樂誦讀”“語文主題叢書閱讀”等校本課程;構建了“晨讀美文”“經典背誦”“讀書報告”“親子閱讀”“整本書閱讀”“作文晉級賽”等活動課程。
(二)學生的理解、表達和深度思考能力有所提高
通過開展集智閱讀,學校、教師和學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促進了學校的跨越式發展。在“集智閱讀”課程的探索中,學校形成了獨特的閱讀風格,成為學生快樂、教師幸福、社會和家長廣泛關注和認可的學校。教師能夠自覺、勤奮、高效地工作,他們關心學校的發展和學生的成長,全校教師100%獲得市區級以上優秀課,80%以上獲得省級和部級優秀課。
為提高學生閱讀效率,學校采取一系列科學、系統的量化訓練,取得了顯著的成效。經過幾年的閱讀訓練,學生積累了大量的詞語、素材,擁有了表達情感、深度思考的能力。一年級學生識字量達2500字左右,課外閱讀量達15~60萬字左右,背誦成語1000條;二三年級學生課外閱讀量達60萬字左右,背誦成語1000條并且能恰當運用;四五六年級的學生閱讀速度每分鐘達600~1000字左右,遠遠超過新課標規定的每分鐘300字,閱讀量達80~100萬字左右。學生在閱讀理解方面也有獨到的認識,在表達方面有超出同齡人的見地。
當然,任何一項改革和研究都不可能解決教育中的所有問題,但我們堅信,閱讀能夠成就學生的未來。我們會堅持不懈地實施“集智閱讀”課程,讓閱讀成為學生的一種生活習慣,讓書香譽滿校園,幫助每一名學生成為終身學習者。
(責任編輯:李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