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核心素養是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各學科教學理念與模式革新的主題,也是構建有效課堂需要貫徹落實的核心教學思想。核心素養強調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思考及探究,這同“34X”教學模式的基本應用理念與思路有非常強的關聯性。教師如果可以在物理教學中有效運用“34X”教學模式,就可以為初中生物理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提供有效教學手段。文章首先概括了物理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和初中物理“34X”教學模式的含義,明確了“34X”教學模式在培養初中生物理學科核心素養方面的優勢,最后提出一些運用策略,以為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生物理學科核心素養培養及有效物理課堂的構建提供一個新思路。
關鍵詞:初中物理;核心素養;“34X”教學模式;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0?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21)46-0011-03
作者簡介:沈梅玲(1992.7—),女,江蘇省海安市城南實驗中學,中學二級教師,碩士學位,曾獲南通市優課評比一等獎。
引 言
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深入,構建“以生為本”的課程教學體系,創新生本教育理念,讓課程教學回歸本位是當下各學科課程教學的根本出發點。其中,學科核心素養是當下課程改革中需要貫徹落實的核心教學思想,倡導突出學生主體學習地位,讓學生在課程學習中掌握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關鍵能力與良好品質,助力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然而,以往側重知識講授或者習題講解的單一化物理教學模式會限制學生在物理課堂中主觀思維能動性的發揮,也會直接影響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對此,教師要創新課程教學模式,保證核心素養培養理念在課堂教學中順利落實;大膽革新傳統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創新使用“34X”教學模式等一些契合核心素養培養的新模式。
一、學科核心素養的概念
學科核心素養是新一輪課程改革背景下伴隨著新課程標準提出的一個全新的教育概念,其主要含義是使學生通過參與學科課程知識的學習來形成最關鍵、最重要、最核心及最基本的素養,是學生參與課程實踐活動過程中需要養成的具備相應學科特征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品質與經驗等綜合能力。通俗來講,學科素養實際上就是特定學習領域或學科中核心素養的具體化表現,是學生在特定學習領域進行長期學習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基本學科特征及貫徹落實學科育人價值的根本保證。學科核心素養強調培養學生適應社會發展及終身發展的關鍵學科能力與必備品質,強調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及創新發展,這些都是核心素養的具體體現[1]。
學科核心素養充分反映并突出了當下社會經濟發展對人才培養的全新訴求與要求,是先進教育理念和思想的全面體現,尤其是學科核心素養強調對宏觀層面的教育理念和微觀層面的細化教育目標進行有效連接與結合,保證更好地突出學科教學的本源價值與意義。而物理學科核心素養主要是指學生在整個物理學習過程中形成適應社會發展及終身發展的關鍵學科能力與必備品質,主要涵蓋了物理觀念、科學思維、實驗探究、科學責任與態度這幾個維度。
二、初中物理“34X”教學模式的含義
“34X”教學模式是新課程改革背景下誕生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近年來,國內許多地區的學校都開始在本校課程教學實踐中有效貫徹落實“34X”教學模式。一些學校已經將其作為本校教師開展課堂教學的一種基本范式要求,以此有效推動本地區課程改革進程,持續提高課程教學的實效性。
所謂“34X”,其中的“3”主要是指3個突出點,即三維教學目標、學生本位、學生基礎習慣養成;“4”主要是指4個強化點,即啟發思維、學法指導、授課條理與激情感染;“X”主要是指學科課程課堂教學的X個步驟,根據不同學科所涉及的教學步驟的不同,學校具體需要組織本校課程教學研究組的全體授課教師共同進行研討及打磨,一同構建符合本校課程教學需求的“34X”教學方案,助力學科有效課堂的順利構建。特別需要注意的是,“34X”教學模式的應用要一直滲透生本理念,即要圍繞學生的學情、需求及興趣等實際情況來決定“3”“4”和“X”,這是保證“34X”教學模式順利融入課堂教學實踐的重要基礎。
為了推進初中物理課程改革進程,國內許多學校也開始嘗試應用“34X”教學模式來突出初中生自身的主體地位,強化物理教師在課程教學中的主導作用,深入挖掘及發揮學生的內在學習潛能,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整體質量。其中的“3”“4”基本固定,而最大的變數就是“X”,即要結合各地區初中物理教學的實際情況,對物理教學步驟進行科學的設計,保證能有效引導學生進行高效思考,促使他們對相關物理知識進行深度學習、高效運用,借助這個過程來提高學生的物理綜合素質。但是,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融入“34X”教學模式,教師要注意綜合考慮課程教學的實際需求,切實滿足初中生主觀學習需求,引導他們進行高效思考,確保“X”教學步驟設計的合理性,在必要時可以結合多媒體技術、微課等其他有效的教學方法。
三、“34X”教學模式在培養初中生物理學科核心素養方面的步驟
初中生物理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主要包括物理觀念、實驗探究、科學思維、科學態度及責任四大方面。其中物理觀念主要是要求初中生可以學會立足物理視角對能量、物質等物理基本概念形成深刻認知,利用物理觀念及思維方式來解釋現實生活中的自然現象或求解實際問題;實驗探究則是要結合自身所學的物理知識,經過假設、猜測、實驗方案設計及實施、實驗結果分析等來對相關的假設進行驗證,并且可以從中明確相關探究活動的主題及所包含的物理學科知識;科學思維主要是使初中生可以學會運用模型建構、推理論證、大膽質疑、創新探索等多樣化的方式來對相關問題進行更加深入的思考;科學態度與責任是要使學生通過學習物理學科知識而對社會發展和自然環境之間的關系形成深刻認知,懂得珍惜和熱愛自然、生命,形成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等責任意識。
在物理教學中滲透“34X”教學模式,可以結合核心素養培養的要求,對以往的“34X”教學模式中的“3”“4”及“X”進行改進和優化。基于上述“34X”教學模式的基本應用思路,教師可以將其在融入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的“X”步驟相應地設計為以下六大步驟,即(1)精心導入;(2)探究展示;(3)精講示范;(4)歸納小結;(5)質疑消化;(6)課堂訓練。
四、核心素養下初中物理“34X”教學模式的運用策略
(一)精心導入
課堂導入是物理教學中非常關鍵但也最容易被忽視的一環。在以往的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常常直接將物理教學內容展示給學生,這樣的導入方式容易使初中生失去學習興趣,浪費了課堂氛圍創設的機會。教師如果可以打好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第一槍,抓住課堂教學導入環節,精心設計教學知識導入方案,就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為整堂物理課奠定良好的基調。
在物理課堂導入新知識時,教師就可以創新應用實驗導入、設問導入、情境導入(媒體情境或游戲情境等)、復習導入、實例導入及強調導入等多種方法,促使初中生在整個物理課堂教學過程中積極思考。例如,在學習“升華和凝華”時,教師可以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借助設問的方式來導入知識,如可以指導學生思考“人工降雨的機理是什么?”“為什么春天早上窗戶內側玻璃上面會附著小水珠?”“為什么冬天早上窗戶的內側玻璃上面會形成各種各樣的‘窗花’?”這些生活化問題情境可以有效激發初中生的自主學習興趣,有效導入待學的新知識,為后續課堂教學做好鋪墊。
(二)探究展示
在經過課前知識導入后,學生會進行深度思考。而他們在自主思考之后可能依舊會存在一些難點、疑點或需要重點思考的問題。這時,為了促使他們開展有效的學習活動,教師可以采取探究展示的方式來輔助其高效理解相關物理知識。同時,在探究活動開展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初中生的興趣及愛好等來為他們合理地設計一些探究問題,有效調動他們自主探究的積極性。
例如,在學習“電學”這部分知識時,許多初中生會因為好奇而剝去廢舊干電池的“外衣”,想要看看里面有什么東西,甚至會將干電池進行徹底拆解來研究其內部構成情況。也有一些初中生非常好奇電壓表或電流表本身的構造情況,并且會伴有“電壓表或電流表是如何進行電壓或電流測定的呢?能否將它們拆開進行觀察呢?”等疑問。針對學生的好奇心理,教師可以利用廢舊或損壞的電壓表或電流表來滿足學生親自動手探究的訴求,使他們在動手拆表的過程中更好地理解表的工作原理,甚至還可以讓他們對比電壓表和電流表兩種測量表的內部結構及電路構成情況等,借助這種實驗探究來將相關物理知識展示給學生,以增強他們的學習效果。
(三)精講示范
“精講”主要是指在進行探究展示的基礎上,有計劃地挑選一些物理教學中涉及的重難點知識或學生學習的共性問題,通過精心設計及講解來幫助學生高效理解及掌握相關物理知識。而在精講示范教學環節,教師必須首先明確相關物理教學目標,促使學生深入思考。
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將“精講”與“示范”放在物理教材中的難點、重點與關鍵點等位置,特別是要放在學生平時學習中遇到的“啟而不發”、知識盲區或空白區、知識“朦朧處”等,使初中生對這些關鍵物理知識形成深刻認知。
(四)歸納小結
歸納小結主要是指在物理課堂教學結束后,利用幾分鐘時間對本堂課的教學成果進行系統化歸納與總結。這不僅是整堂物理課的收尾環節,還是系統化梳理及歸納整堂課教學內容的關鍵環節,會給初中生的物理綜合素養發展帶來極大影響。
在歸納小結這一教學環節中,教師可以巧妙地將物理教學中的重難點知識改編為口訣,以此來突出本堂課教學的重難點,或者借助實驗法來進行課堂總結,借助課堂小結活動來幫助學生鞏固課堂所學知識。
例如,在進行“聲學”知識學習時,教師可以給出類似于“物因振動而發聲,振動停止停發聲。固比液氣傳聲快,真空不能傳播聲”這種順口溜,以此增強學生的記憶效果。
(五)質疑消化
為了進一步幫助初中生鞏固課堂所學知識,促進他們思維能力的發展,教師要注意充分鼓勵學生大膽質疑,使他們在質疑過程中進行有效思考,更好地消化所學知識,同時也可以在這個過程中有效地鍛煉他們的質疑能力、思維能力及問題分析與求解能力。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可以有計劃地為學生設計一些思考題或問題情境,保證學生在大膽質疑的過程中開展有效學習活動。
例如,在“質疑消化”教學環節中,教師巧妙運用生活現象或趣味實驗等來啟發初中生的思維,促使他們敢于、樂于探究和大膽質疑,在思考的過程中對所學知識形成深刻認識,進而提高他們整體的物理知識學習質量。例如,教師可以在平時教學中聯系學生生活實際來為他們合理設計一些啟發性問題,如“冬季寒冷條件下脫毛衣時為什么會聽到噼里啪啦的聲音,或者在關燈情況下還會發現毛衣上面出現了小火花?”“在乘公交車時,如果司機突然剎車,那么乘客這時會向哪個方向傾倒?”這些生活化問題的設計可以有效啟發學生的思維,引導他們在質疑和思考的過程中對相關物理知識形成深刻認知。
(六)課堂訓練
為了進一步鞏固初中生物理課堂所學知識,增強他們的學習效果,教師還要注意切實做好物理課堂訓練,精心設計一些例題來讓他們當堂完成,借助例題有效鍛煉學生運用課堂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了促使初中生主動參與初中物理課堂訓練環節,教師在設計課堂訓練題時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來增強課堂訓練的趣味性,保證初中生主動參與活動,這樣有利于提高課堂訓練的實效性。
例如,在課堂中完成“音調”“響度”等方面知識的教學后,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播放一段男女合唱的樂曲,其中,男低音在放聲歌唱,而女高音則在這個過程中進行低音伴唱。之后,教師為學生設計如下思考題:(1)誰的音調更高,誰的響度更大?(2)如何對男低音歌唱中的響度進行改變?有哪些方法?(3)音調越高,那么響度是否也就更大?(4)為什么男女歌唱中的聲音很容易辨識?(5)男女歌唱過程中發出的音調是否可以動手進行調整呢?為什么?(6)響度是用什么進行量度的呢?你是否可以調整出“零分貝”?(7)噪音是什么?歌聲是否能夠成為噪音?這種基于多媒體技術設計的趣味練習題可以有效激發學生主動完成知識鞏固的興趣,對增強整體課堂訓練效果有積極意義。
結 語
綜上所述,“34X”教學模式融入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是助力初中生物理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一種有效教學模式。教師在初中物理教學中貫徹落實“34X”教學模式,可以結合物理教學目標、內容及物理學科核心素養培養要求等,最大限度地提高物理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湯華.探究高中物理核心素養下學生科學思維能力的培養[J].名師在線,2020(17):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