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保黎
摘要:情境教學法被廣泛的應用在各個學科教學中,歷史學科同樣適用,教師應借助于其功能,落實新課改的要求,實現教學質量的提升。本文將針對情境教學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展開了分析,并提出具體建議,內容如下。
關鍵詞:初中歷史;情境教學;教學策略
引言
學習的動力來自于對知識探究的欲望,學生對知識產生了好奇心才能自覺的展開學習與研究。在初中歷史學習中自主探究可以激發其想象力、思維分析能力以及創造力,更是提升學生學習能力的直接有效途徑。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創設各種各樣情境,引導學生在情境中進行質疑、分析與思考掌握知識點,完成教學目標實現人才培養。
一、初中歷史教學中情境教學法的運用價值
(一)踐行素質教育
情境教學是一種現代化的教育教學策略,要求教師以學生為中心,根據學生的理解能力以及理論知識學習情況,設置生動可感的教學情境,凸顯學生主體價值,調動學生的參與能動性。這一點對素質教育的踐行有重要的作用,教學經驗豐富的初中歷史教師還會靈活利用現代多媒體工具引導學生,鼓勵學生,實現枯燥知識生動化的再現,整個課堂教學活動得以順利開展。
(二)提升學生綜合素養
新課改要求教師以學生為中心,逐步發展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其中情境教學則能夠實現這一育人目標。初中歷史教師會結合歷史教學中的重難點,通過設置情境來引導學生自主感知、大膽想象。很多學生躍躍欲試、能動性高漲,學習能力和歷史學習成績有了明顯的提升,能夠利用所學習的歷史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各種問題[1]。
(三)打造高效課堂
打造高效課堂對教師是一個較大挑戰及考驗,教學經驗較為豐富的歷史教師可以主動利用情境教學來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提升歷史教學對學生的吸引力,確保學生能夠對這門課程的知識產生耳目一新的感覺,進而真正實現活學活用。學生的學習基礎得到了夯實,同時能夠在學習歷史知識的過程中主動跟上教師的節奏及步伐,回答教師的提問,產生由內而外的學習興趣和動機。
二、情境教學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一)創設疑問教學情境,激發學生歷史學習動力
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為提升教學實效,教師可以給學生們創設疑問教學情境,以問題來引導學生進行深入思考,以問題來驅動學生自主展開研究與學習。這一教學情境的創設不但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與學習動力,并且還有助于教學質量的提升,強化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記憶。
例如,在學習《商鞅變法》這一內容的教學為例,初中歷史教師可以提出相關問題引發學生進行思考。比如:商鞅是衛國人,為何其要輔助秦國實施變法呢?如果是你將會如何選擇呢?這一問題引發了學生思考與探究,很多學生的第一反應是閱讀教材,從教材中尋找答案,也正是這一舉動促使學生對教材的知識脈絡進行了梳理。通過對這商鞅變法一歷史背景與人物的研究可獲得答案,實際上最關鍵在思考與探究的過程中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想象力獲得了培養,由于這一問題情境的創設,增強了學生對歷史學科的學習動力。
(二)創建表演情境,增強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
部分中學生之所以不喜歡歷史,是由于其需要背誦的內容較多,每一個歷史事件的發生背景、出現原因,涉及到的人物、時間、地點以及最終的影響等都需要記憶。當代的中學生是被電子產品包圍的一代,更是受到其重要影響的一代。歷史事件中對學生而言存在著極大的年代距離感,很多學生無法感知到歷史事件對社會的巨大影響力,教材中所涉及到的一些英雄人物,英雄的精神、愛國情感對學生而言,學習這些內容存在著較大的被動說教。面對這一問題教師可以給學生創設表演情境,讓學生在還原歷史故事的過程中增強個人體驗,深入了解歷史知識,增強歷史興趣。
例如,在學習《三國鼎立》這一內容時,初中歷史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們結合教材內容以及自己所了解的三國時期主要人物性格特點來編寫情境劇,并且進行演繹??梢匝堇[其中的官渡之戰、赤壁之戰,讓學生在身臨其境之中感悟古人智慧,增強歷史知識內容記憶。表演情境的創設,在極大程度上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三)借助于多媒體創設情境,豐富課堂內容
隨著信息技術快速發展,多媒體已經在基礎教育中普及,其圖文并茂、聲像合一,可以動態化的將很多初中歷史知識展示出來。多媒體技術應用,一方面起到了豐富課堂教學內容的作用,另一方面讓學生在生動的歷史情境中增強了自身感悟,激發了學生自主探究的積極性。
例如,在學習《三國鼎立》這一內容時,初中歷史教師可以借助于多媒體創設的情境常見的包含音樂情境、影視情境等。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們播放《滾滾長江東逝水》這一歌曲來創設音樂情境,也可可以播放《曹操》,讓學生在這一音樂情境中感受其中的滄桑、豪邁,或者是通過歌詞對歷史知識有一定的了解與認識。在音樂的渲染之下學生對歷史的感悟會更加深刻,有助于自身歷史知識的積累。
(四)創建語言情境的,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
語言講授法是最常用的一種初中歷史教學方法,教師在講解知識的過程中采用的語氣、語調,其中所包含的情感等都在給學生們傳遞著信息。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具體教學內容給學生創設語言情境,引導學生在語言變化中感受歷史,增強其情感體驗[2]。
例如,在學習《金與南宋的對峙》這一內容時,初中歷史教師不可避免的會提到歷史人物——岳飛,在給學生講解這一人物事,教師的語言要包含激情,可以用贊嘆、敬畏的語言來誦讀《滿江紅》。讓學生更進一步的了解岳飛是一個正直愛國名將。而在介紹秦檜這一人物時,則要充滿了憤懣與不屑,甚至是憎惡,這樣的情感會隨著教師的語言傳遞給學生,引導學生產生情感共鳴。對英雄人物的崇拜,對奸佞之臣的厭惡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應用情境教學法有著重要作用。情境教學法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增進對歷史的興趣,還能實現豐富課堂內容,優化學生情感體驗的目標。因此,初中歷史教師應通過創設問題情境、表演情境、多媒體情境以及語言情境等方式來充分發揮出情境教學的功能與作用,從而提升初中歷史學科教學實效。
參考文獻:
[1]李荷萍.問題教學模式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20,4(10):40-40.
[2]石建德.初中歷史教學中問題情境創設探究[J].教育,2021,2(15):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