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億杰
中圖分類號:G841? ?文獻標識:A?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1)12-095-01
摘? 要? 籃球是一種高頻率、高強度的體育運動。其技術的使用需要在隊友和對手的壓力下完成。技術行動過程的實現往往處于不平衡狀態或失去重點。在這種狀態下,技術的應用通常需要身體肌肉的聯合參與。
關鍵詞? 功能性訓練? 籃球體能訓練? 應用對策
在傳統訓練中,在整個訓練鏈中,局部肌肉訓練較多,其他環節訓練較少,導致訓練鏈薄弱。結構力量訓練容易導致肌力發展不平衡,協調性差,傳力穩定性差。這種傳統的培訓理念不斷受到挑戰。因此,迫切需要改進舊的訓練理論,創新訓練理念和方法體系。
一、淺析功能性訓練在籃球體能訓練中的主要方法
(一)通用功能訓練法
傳統的體育教學內容過于偏重于一個方面,訓練內容在一定程度上過于單一,忽視了身體機能的整體要求,這使得體育教學內容的訓練缺乏針對性,難以達到良好的訓練效果。通過骨干力量、爆發力、動作準備、軟組織再生、運動訓練等方法,可提高運動員短跑力量、縱跳力量、動平衡能力、轉向能力和耐力的綜合素質。力量拓展與動作技能訓練相結合,促進訓練內容向專業化方向發展。
(二)專業功能訓練方法
運動員在基本功能訓練和功能訓練(包括速度耐力和平衡垂直跳躍)中的素質指標有顯著提高。在此基礎上,我們將有一個合理的特殊功能的內容。在中學體育訓練體系的推廣和訓練過程中,運動員的體育需求差異很大,開展專項功能訓練教學可以滿足運動員的個性化需求,提高專項運動技能。
(三)關注運動員的心理變化
心理素質對籃球教學也有很大影響。有些運動員籃球能力差,他們一旦與能力更強的運動員比賽,內心就會有一個缺口,這會影響他們的情緒。因此,教練應關注運動員的心理變化,及時糾正有心理問題的運動員,尤其是能力相對較弱的運動員,并經常鼓勵他們增強自信心。此外,有些運動員在面對競爭時很容易緊張。此時,教練應及時對他們進行心理輔導,使他們穩定情緒,穩定力量。
(四)合理建立體育鍛煉模式
籃球體能訓練既依賴于運動員,也依賴于教練。從教練的角度來看,教練作為教學的主要人員,首先要有專業的籃球知識儲備和豐富的教學經驗。同時,教練應具有開放創新的思想,能夠接受新思想,更新舊思想。此外,教練應具備制定合理的訓練計劃的能力,不要追求太多的進步,根據每個運動員的身體素質,規劃訓練強度和時間的分配,以利于運動員的健康,從而在籃球教學水平的范圍內提高運動員的身體素質。例如,在體育鍛煉之前,教練可以對運動員的力量和耐力進行專項測試,然后根據測試結果根據他們的身體素質進行分類。最后,他們可以制定不同的體育鍛煉模式,并根據各組的身體素質水平調整體育鍛煉的強度和時間。
二、對籃球體能訓練中核心力量訓練趨勢的研究
(一)注重籃球教練教育性與趣味性的兼容
我們要注重教練的趣味性和教育性的兼容。在我們的社團籌建當中和后續的工作開展當中,我們要明白我們組建籃球訓練的目的是提升運動員的籃球水平,培養運動員的團隊意識和團隊協作能力。但是如果僅僅只停留在這上面,是很難吸引運動員來參與的,只能吸引到部分對籃球特別熱愛的運動員來參與,這樣的話就無法最大限度的發揮籃球教練的作用。因此在籃球比賽活動的開展當中,我們要注重籃球活動的趣味性,以此來增加籃球的吸引力,從而吸引更大的更多的運動員參與到籃球活動中來。
(二)按照“三結合、三亮點”的要求,完善培訓課程的編制
注重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突出實用價值;注重基礎知識和應用有機地結合,突出使用原則。針對比賽不同階段,選取不同的訓練課程,并組織不同規格、不同層級的教練實施分級崗位培訓,以形成新型訓練課程體系與教學模式。同時實施學歷教育與在職訓練,以提升教練科研創新能力。而對于剛退役轉任為教練員的職業選手,可采取“學歷教育為主,在職培訓為輔”的培養形式;對剛畢業的新教練,實行“在職先培訓”的形式。引導教練搞好科研工作,以解決“教練不搞科研,科研人員不搞培訓”的怪現象。繼續與國家教育部協作,充分運用中國籃協在教練培養方面的成功經驗與資源優勢,進一步擴大全國大中專學校的籃球教練培養范圍更廣泛、更深層次,全面納入普通高等學校的籃球教練培養工作。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我國的籃球訓練過程中,功能訓練依然沒有得到重視。除此之外,功能訓練在我國的運動訓練中還沒有制度化,專業運動教練員也很少。教練員專業知識和能力的提高可以間接促進籃球運動員成績的提高。當前,體育運動正處于一個系統化、科學化、成熟化、創新化的新時期。籃球訓練的科學化程度遠遠低于時代的發展,為了彌補存在的問題,開展系統、科學的訓練,在籃球運動訓練中增加功能性訓練方法有利于提高籃球運動水平。
參考文獻:
[1]張平.淺析功能性訓練在籃球體能訓練中的應用[J].讀天下(綜合),2019(18):221.
[2]章華夏.功能性訓練在籃球體能訓練中的應用方法探討[J].當代體育科技,2021,1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