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小龍
中圖分類號:G804.49? ?文獻標識:A?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1)12-117-01
摘? 要? 本文首先針對中考武術的現實困境,基于人工智能提出解決路徑,通過文獻資料法,對有關中考體育、武術中考、武術競賽規則、體育人工智能的研究進行收集和整理,形成對中考體育武術項目評價體系和評分機制的基礎理論認識。其次,運用邏輯推理法,梳理當前武術主觀評價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方式。最后,運用分析歸納法,將新時代人工智能融合武術向客觀評價的方向進行歸納和整理,形成對武術客觀評價在中考武術背景下必然趨勢理論研究。
關鍵詞? 中考體育? 武術中考? 人工智能? 體育人工智能
一、引言
武術是我國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彰顯著我國獨有的民族特征和意志品質,其價值在健身、技擊、觀賞等充分體現已成為我國一張靚麗的文化名片。隨著中考體育政策的推進,武術也被部分省市列為中考體育中的加試項目,然而在應試機制的導向下武術在得到關注的同時相應的問題也隨之放大。主觀評價讓武術一直飽受爭議,盡管在評價的過程中不斷改進和完善將分數細化為動作質量及演練水平,相關的扣分點及演練層次劃分,但仍未消除人為主觀評價的色彩。現階段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創新,人工智能熱潮,進而加快了體育領域的發展與變革,在兩者融合得到廣泛運用中并產生了較好的反饋與社會價值。基于此,在武術中考的現實困境與人工智能的融合從“主觀評價”轉為“客觀評價”是新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
二、中考武術的現實困境
隨著中考體育在上海市崇明中學的首次亮相以來,中考體育也在不斷完善發展并相繼出臺政策文件進行規范。上海市在2019年也做出了相應的改革,武術項目被列為了中考體育中的第三類選考項目。武術作為主觀評價項目,人為主觀評價出現的偏差,考官體系無法統一思想,如此可能導致削弱應試武術的權威性和公信力。在應試的機制下這些問題一定程度都影響著武術的發展,阻礙武術客觀評價的建設與武術進校園的推進。
三、人工智能的解決路徑
(一)人工智能正在體育領域中發揮出日益明顯的重要作用
人工智能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可謂是數見不鮮,在體育領域中也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我們熟知的在足球、網球等項目的比賽中有“鷹眼”技術,乒乓球中有“龐伯特”機器人等。人工智能在體育領域中貫穿早已貫穿到體育比賽與教學當中,為比賽與訓練提供保障。人工智能基于大數據算法,將動作技術轉化成可視化的數據,可以給運動員更為直觀的認知等。運用人工智能構建武術客觀評價即是完善武術競賽規則增強武術標準化推動的基本需求,又是創新武術評價模式推進武術在中考體育的必要前提,對完善武術客觀評價體系建設以及增強武術在其他項目的競爭力具有積極作用。
(二)武術與人工智能的融合策略
合理運用科技的力量,堅持創新發展,與中考武術評價融合,與日常武術訓練融合,既保證中考武術的客觀評價,又保證武術訓練的豐富性,有利于武術發展的都應當納入武術的范圍當中。借鑒相關運動項目與人工智能的評價體系的成功經驗,構建武術客觀評價體系是一個系統的龐大工程,應積極學習已有的成功經驗,但要注意不可照搬,而是要考慮武術自身的發展特點。客觀評價標準的構建應技術與思想齊頭并進,避免產生武術認知上的差異,積極開展交流互通活動等才能使對武術與人工智能評價的融合能夠不偏離正確方向。
四、結語
面對中考體育武術的納入,武術的客觀評價已成為武術標準化建設的必然形勢。人工智能與武術的融合改變武術客觀化評價,使其領域的評價體系更加完善。這不僅意味著武術在中考領域客觀評價的發展,更意味著在該領域內解決長期以來主觀化評價的棘手問題,對增強武術項目發展以及武術在運動項目地位能夠產生積極作用。現存問題的解決,又要不斷尋找合理的構建方式,特別是在信息爆炸的今天,需要過濾與甄別,同時為武術評價體系的權威性和信服力做出保障。在武術客觀評價體系的構建過程中注重探索合理的構建策略與方式將是武術客觀評價需要長期堅持的發展道路。
參考文獻:
[1]胡搖華,蔡犁.人工智能與體育產業融合發展的現實審視與推進策略[J].體育科研,2021,42(05):77-82.
[2]孫金毅.初中畢業升學體育考試的實施對學校體育影響研究[D].溫州:溫州大學,2016.
[3]馬文博,馬敬.人工智能在體育教育領域中的應用與展望[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20,36(06):42-45+99.
[4]姚芳虹.科技助力體育的影響及消解——以人工智能為例[J].當代體育科技,2021,11(03):240-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