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力強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1)12-127-01
摘? 要? 本論文以山西省為例,以山西省高校培養戶外拓展專業人才發展為切入點,運用文獻資料等研究方法,剖析山西省高校戶外拓展專業人才培養中存在的問題,市場需求的人才方向等問題。結果表明:山西省高校培養的戶外專業人才與市場需求發展存在不平衡;山西省戶外拓展起步較晚,發展基礎不扎實,拓展培訓師專業水平不高,培訓人員主要是以退伍軍人、體育教師以及戶外愛好者為主;山西省高校培養人才方向與市場需求之間存在不平衡。
關鍵詞? 山西省高校? 戶外拓展? 專業人才培養
一、前言
戶外運動自從20世紀80年代從歐美國家傳入我國以來,歷經了從少數人了解到大眾參與的發展過程。如今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工作壓力的增加以及對健康的重視,人們更渴望親近自然,戶外拓展運動成為了現代人們最受大眾追捧的全民健身項目之一,給人們帶來諸多好處[1]。由于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運動和健康結合在一起不再僅僅是一種新型的運動方式,更多是將現代的體育已經回歸到以人為本。這種模式也表明了未來體育發展的光明前景[2],也使體育文化的價值得到了充分發揮。
二、山西省戶外拓展相關研究
(一)山西省戶外拓展公司調查
通多對戶外拓展公司的調查研究,各俱樂部的戶外領隊和戶外培訓師主要是以社會兼職為主,占俱樂部總人數在50%以上。以山西省太原市為例,自2014年國務院出臺《關于促進旅游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戶外運動俱樂部如雨后春筍般涌現。據不完全統計,僅太原市目前就有60余家戶外拓展公司[3]。從事戶外拓展培訓師以及專制領隊的人才主要是以退伍軍人、戶外運動愛好者以及從事體育工作者等為主,缺少專業的戶外專業人才。
(二)山西省戶外專業人才的市場需求與高校戶外拓展專業人才培養情況
調查顯示,山西省各高校培養人才的方向主要是以戶外培訓師、專業領隊為主,職業定位比較單一,與市場不接軌。從全國來看,在開設戶外運動課程的高校有100多所,都是以公共選修課為主。山西省作為中部省份,高校也有開設戶外課程,培養的戶外專業人才在理論方面和實踐方面的能力還有待提高。戶外運動經過幾年的發展也日漸成熟,但在發展過程中也暴露出很多問題[4]。
三、山西省高校戶外專業拓展人才培養中存在的問題
(一)師資水平參差不齊
戶外運動要求組織者有豐富的戶外經驗,這就要求高校教師應該擁有豐富的戶外經驗,通過了解發現山西省高校戶外專業教師師資水平參差不齊,經驗豐富的教師擁有十幾年的戶外經驗,包括有徒步、穿越、露營有豐富的閱歷,這對學生可以系統化、專業化的理論指導傳授很多的寶貴經驗[5]。另外,也有很多年輕的教師在教授戶外運動課程,教師自身的經驗不足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戶外運動的發展,間接影響學生的專業能力。
(二)高校開展課程中缺少特色課程
在國外,戶外課程已經有了詳細的分類標準,包括男子課程、女子課程、露營課程等,形成了不同的專業重點和培養風格。調查顯示,在國內的課程內容設置上都有一些相同的項目,攀巖、露營、徒步、定向越野、戶外拓展等課程。還有部分院校根據自己地區優勢,發展了一些特色課程。山西省高校開設課程有攀巖、定向、登山、營地、拓展等課程,缺少特色課程,沒有發揮地勢優勢,難以形成特色區域課程。
(三)人才培養方向與市場需求方向不匹配
山西省高校戶外拓展培養的專業人才職業定位多為專業領隊、戶外培訓師和戶外教師,課程也多為理論和技術為主的內容。從整體上看,山西省高校對于戶外專業人才培養的定位主要是以應用型以及復合型等綜合性人才。在通過對山西省高校培養的戶外專業人才與市場需求之間的調查發現,二者之間存在著不一致性。在市場需求專業領隊以及戶外培訓師時,一般是采用社會兼職的方式解決。
四、結論與建議
本文以山西省戶外拓展市場調查為基礎,對山西省高校戶外專業相關課程設置、師資力量、市場需求、山西省高校戶外專業人才現狀進行調查和分析。研究結果如下:山西省高校在發展戶外拓展專業人才方面還處于起步階段,在發展過程中存在著高校培養的專業人才和市場需求不一致的情況;山西省缺乏依據自身地區特色開展的特色課程以及貼合市場的青少年戶外教育以及紅色研學課程;高校要適應市場的人才需求,使高校培養的戶外專業人才與市場需求之間力爭平衡。
參考文獻:
[1]唐瑛.探析戶外拓展游戲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運用價值[J].中國校外教育,2018(28):15.
[2]馮巖,張育民,司景梅,等.全民健身指導下山西省戶外拓展訓練的發展研究[J].體育科技,2018,39(03):79-80.
[3]馮巖,張育民.山西省戶外拓展訓練發展模式及可持續研究[J].安徽體育科技,2018,39(03):30-34+43.
[4]張育民,馮巖.山西省呂梁市戶外拓展訓練發展現狀的研究[J].體育科技,2017,38(06):84.
[5]馮鑫蕊.高校戶外拓展訓練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與應對策略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8,8(03):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