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容 羅珣
【摘要】高中英語教師要深入研究新課標,挖掘新教材,不斷總結和更新教學手段與經驗,堅持以素質教育為根本,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學生的學習效率低下。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傳統的高中英語詞匯教學已經很難滿足高中英語教學的要求,目前眾多高中生掌握的詞匯量偏低。主要討論新課改背景下高中英語詞匯的有效教學方法。據此,本文根據最新新課標要求,與筆者教學實踐得來的一些經驗方法結合,探究怎樣高效教學,為高中生英語打好基礎。
【關鍵詞】高中;英語;詞匯教學
引言:詞匯是構成語言的基本要素,是語音、語法和語義的直接體現,是進行思維和交際的工具之一。詞匯量的大小制約著學習者聽、說、讀、寫能力的發展,也是衡量其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和語言水平的重要依據。學生掌握一定的詞匯基礎后,可以提高英語閱讀水平并拓寬知識面,對學生進一步加深對英語的學習至關重要。新課程理念也十分重視對英語詞匯的教學,要求對詞匯的理解要深入到含義和語法等方面。教師在教學時應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使學生自發去進行詞匯量積累。當學生對詞匯的掌握能力到一定程度,英語水平也會自然而然地提高。
一、新課程標準對高中英語詞匯教學的要求
國家教育部頒布的《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對高中英語詞匯教學提出了新的挑戰。一方面,高中的課文難度加大,總詞匯量增多,九級目標要求學生掌握4500個左右的單詞和一定數量的習慣用語或固定搭配;需要通過上下文才能理解的多義詞比例增加,并出現了一些與文化密切相關的詞。另一方面,新課標提倡詞匯教學要從運用的角度出發,而不是從定義的角度入手;強調詞匯學習要結合表達需求、交際話題和語境。要注重培養學生對詞匯承載的深層含義的理解,提高詞匯表達的靈活性和恰當性。高中英語詞匯教學要重視理解、運用和表達,重視語篇支持和文化影響,這些都對英語詞匯教學提出了全新的挑戰。隨著高中英語課程改革的深化和教學要求的提高,如何按照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遵循高中生的認知能力發展特點,切實地改進高中英語詞匯教學是值得探究的問題,也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目前詞匯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1.詞匯學習方法欠科學
學生沒有掌握有效的記憶單詞的方法。孤立的背誦單詞雖然短時間內記住了單詞的音、形、義,但無法實際運用詞匯。教師檢查學生的生詞掌握程度的常用辦法是通過課堂聽寫和默寫。這種枯燥乏味、機械的單詞記憶因為脫離活動和語言環境而收效甚微。
2.主次未分,對詞匯教學的尺度掌握不透
一些教師對詞匯教學非常重視,然而在詞匯教學過程中,不能掌握好英語詞匯教學的度。跟之前的《大綱》比較而言,《新課標》增添了一些詞匯量,這增加了教師詞匯教學的困難。詞匯教學過于注重多而不精,這是導致學生詞匯的學習負擔過重的關鍵所在。
3.教學詞匯脫離語境
很多學校的英語教學以語法為中心,忽視了語境在英語教學中的重要作用。以語法為中心的教學方法會使學生學習英語的活動變得枯燥、乏味,往往事倍功半。部分教師在教學中孤立地教單詞、孤立地講解,忽視了語篇層次上的整體教學,導致學生不能全面、正確地理解,難以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三、優化高中英語詞匯教學的建議
(一)創造性的使用教材。
這反映了課程標準對教師使用教材的要求“不用教材教,而要教教材”。教師創造性的使用教材體現在教師要優化課程資源上,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多接觸英語材料的機會,多讀適合初級、中級英語水平的英文報刊、雜志電影、歐美歌曲、及網絡美文,摘錄一些常見詞匯較為典型的用法和優秀句式,豐富學生的詞匯,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二)創設詞匯教學情景語境。
語境,這一概念最早由波蘭的語言學家馬林諾夫斯基提出,他主張“話語和環境結合在一起,語言環境對于理解語言來說必不可少。”后來英國的語言學家弗斯繼承和發展了這一點,他認為“語言環境除了上下文的關系外,還包括“情景話語,即語言和社會環境之間的關系。英語詞匯教學的成效與學生的學習興趣有直接的關系。如張獻臣認為教師應采用各種方式激發學生的詞匯學習興趣,鼓勵他們主動思考,積極參與詞匯學習;詞匯教學應當有情景,有意義,具有交際性。
(三)借助生活語境,把握詞匯意義
對于學生來說,通過詞匯在現實生活中的實際運用,能夠直接體現其英語水平。因此將生活語境融入詞匯教學,可顯著降低學生對于詞匯的學習以及理解難度,還有助于提升課堂教學質量。需要教師特別注意的是有效情境的合理融入,應基于實踐應用作為突破口,不斷優化改善現有的詞匯教學模式,穩步提升詞匯教學質量。
在情景教學法中,角色扮演是比較常用的一種有效的教學手段,可以為學生的詞匯記憶賦予形象化的展示。落實于實踐,教師應善于模擬生活情境,引導學生展開各種形式的角色扮演活動,不僅是對課堂教學建構的優化和創新,還有助于提升教學質量。以“take”這個單詞的教學過程為例,筆者首先向學生展示了“take”的不同不搭配,例如“take on”“take off”以及“take away”等等,之后鏈接生活分析與“take”相關的短語及其應用。完成這一環節之后,筆者為學生組織了動態描述活動,也就是以學生為主人公,根據所學習的詞匯演繹相應的動作,或者根據學生所演繹的動作寫下不同的“take”的用法等等,以強化認知、深化印象。
總結:總之,詞匯積累是語言初學者自學的重要前提條件,缺乏一定量詞匯的積累,要想利用流利的英語與人溝通交流就無從談起。然而,詞匯記憶方法講究新穎性和實用性,因此,作為高中教師應該不斷改進和完善英語詞匯教學方法,特別是在新課改后,許多高校對英語詞匯在掌握數量和難度方面都提高了要求。為了能使學生融入新局面,教師要采用靈活多變的詞匯教學方法,嚴格遵循詞匯教學的規律和規則,為學生尋找行之有效的詞匯教學方式,從而有效提高高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效率。
參考文獻:
[1]何道瑞.新課標下高中英語詞匯教學新思路[J].考試·教研,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