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士敏 蔣筠斐 沈 娟 劉 威 徐仕恒 陳鳳玲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內分泌科,上海 201900
維生素D 是一種脂溶性類固醇激素。已知的維生素D 不少于10 種。其中,25-羥維生素D[25(OH)D]因在人體血清中含量最多且最穩定,故是判斷維生素D 營養狀況的理想指標[1]。維生素D 不僅作用于腸道、甲狀旁腺等經典靶器官,調節鈣、磷代謝,維護骨骼健康[2];而且,在調節肌肉功能[3],提高攜氧能力[4]、增進身體機能[5]等方面亦發揮著重要作用;這在體育領域意義重大。目前,全球約有88.1%的人類存在維生素D不足[6]。運動員中,該比例亦高達56%[7]。但運動員維生素D 營養狀況未受到足夠重視,國內尚缺乏相關研究。本研究通過調查冬季上海射擊運動員和當地健康年輕人維生素D 水平的現狀和差別,分析其可能的影響因素,為制訂合理的維生素D 補充方案提供依據。
2018 年2 月—3 月,選取上海市射擊隊射擊運動員46 名作為運動員組,隨機選取于上海第九人民醫院體檢的同齡對照健康青年人50 名作為對照組,檢測血清中25(OH)D、甲狀旁腺激素(PTH)、血鈣和血磷水平,并采集一般資料,記錄每天日曬時間,所有對象均知情同意。以上人員均為長期居住于上海的健康成年人。排除標準:有嚴重急、慢性疾病者(如糖尿病、高血壓等)、嚴重偏食者及服用特殊藥物者。本研究經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九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所有研究對象均記錄年齡,測量身高、體重和計算體重指數(body mass index,BMI);統一收集清晨7~8 點空腹靜脈血,分離血清,-80℃清冰箱保存。運用SIEMENS ADVIA Centaur XP 全自動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SIEMENS 總維生素D 測定試劑盒測定血清25(OH)D 水平。維生素D 水平判斷標準:25(OH)D≤10 ng/mL 為維生素D 嚴重缺乏;10 ng/mL<25(OH)D≤20 ng/mL 為維生素D 缺乏;20 ng/mL<25(OH)D<30 ng/mL 為維生素D 不足;≥30 ng/mL 為維生素D 充足[8]。Roche Cobas80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甲狀旁腺檢測試劑盒測定血清PTH 水平。Beckman Coulter 全自動生化分析系統測定血清鈣、磷水平。
采用SPSS 20.0 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獨立樣本t 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或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連續性變量相關性采用Pearson 相關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 回歸分析預測影響因素。以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人群年齡、身高、體重和BMI 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運動員組25(OH)D、血清PTH 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血鈣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日曬時間長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兩組人群血磷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表1 兩組人群臨床指標比較()

表1 兩組人群臨床指標比較()
注:BMI:體重指數;25(OH)D:25-羥維生素D;PTH:甲狀旁腺激素
兩組人群血清25(OH)D 水平分布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2。
不同血清25(OH)D 水平的運動員日曬時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其中維生素D 不足運動員的日曬時間顯著長于其他水平(P <0.05)。見圖1。

表2 兩組人群血清25(OH)D 水平分布情況比較[例(%)]

圖1 不同血清25(OH)D 水平運動員日曬時間比較
所有研究對象血清25(OH)D 水平和日曬時間呈正相關(r=0.685,P <0.05)。運動員組血清25(OH)D水平和日曬時間相關(r=0.498,P <0.05)。對照組血清25(OH)D 水平和日曬時間、血清PTH、血鈣、血磷水平均無相關性(P >0.05)。見表3。

表3 兩組人群血清25(OH)D 水平和臨床指標的相關性
將運動員組維生素D 嚴重缺乏和缺乏合并為重度(賦值為0),維生素D 不足為輕度(賦值為1),進行二元logistic 回歸分析。日曬時間是影響運動員組血清25(OH)D 水平的保護因素(OR=0.095,95%CI:0.018~0.493,P <0.05)。見表4。

表4 運動員組25(OH)D 缺乏嚴重程度的影響因素
維生素D 與運動員的運動能力息息相關。維生素D 缺乏時,腸道及腎臟對鈣的吸收減少,血鈣降低,促使PTH 分泌增加,PTH 促進破骨細胞溶解鈣鹽,使骨質脫鈣,成骨細胞鈣化受阻,導致骨骼礦化不足,影響骨穩定性[9]。肌肉組織亦是維生素D 主要的靶器官[10]。長期維生素D 缺乏,可導致Ⅱ型肌纖維萎縮,引起肌無力、肌肉運動速度減慢[11]。補充維生素D,則可使肌肉力量及功能顯著增強[12]。且血漿維生素D 含量與最大攜氧量呈正相關[7]。充足的維生素D 含量,有利于增加個體的有氧代謝能力[13],提高運動耐力。運動員在體育訓練過程中,經常會發生機體損傷。維生素D 可通過抑制細胞增殖、調節成肌細胞生長因子的表達和C2C12 骨骼肌細胞內肌肉生長抑素的分泌,促進肌源性細胞分化,促進組織損傷修復[14]。因此,維持正常的維生素D 水平,對維護運動員身體健康、提高運動能力至關重要。
運動員維生素D 水平與其所處地理位置[7]、季節[15]、運動類型[16]等相關。上海地處北緯31 度,本研究選取的抽樣時間是經歷了日照時數最短、紫外線輻射最弱、皮膚暴露最少的冬季尾聲,此時最易出現維生素D 缺乏。本研究顯示,該時期上海運動員和健康同齡人均存在明顯的維生素D 不足或缺乏現象,但相較而言,運動員組維生素D 水平較對照組高。運動員組維生素D 水平與日曬時間呈正相關,且日曬時間是維持運動員維生素D 水平的保護性因素。人體所需的維生素D,95%以上依靠曬太陽獲得[17]。運動員組因每日戶外訓練的關系,日曬時間較對照組明顯增加,因而體內維生素D 水平相對偏高。但對于從事體育運動的運動員來說,此維生素D 水平遠不能滿足正常的運動需求。已證實,25(OH)D 至少維持在20 ng/mL以上[18],才能維持正常的骨骼和肌肉功能。且雖然運動員組維生素D 水平較對照組高,但其血鈣較低,PTH 略高。這考慮與運動員長期持續運動,尿鈣排出增多[19];且長期維生素D 缺乏,腸道及腎臟鈣吸收減少;兩者協同導致運動員組血鈣水平明顯降低,血鈣降低,促使PTH 分泌增加,最終不利于骨骼健康。
本研究僅針對上海射擊運動員進行維生素D 水平的研究,需擴大樣本量,以期客觀反映中國各地各類型運動員維生素D 營養狀況,為制訂合理的維生素D補充方案提供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