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劍紅 朱禮霞 姚惠勤 王 勇 周麗芹
南京醫科大學附屬無錫市人民醫院泌尿外科,江蘇無錫 214023
前列腺癌是男性常見惡性腫瘤之一,位居所有男性惡性腫瘤的第2 位。手術是其主要的治療方式,腹腔鏡手術在減少手術創傷、促進術后恢復方面更具有優勢,能夠有效延長患者生存時間。由于患者對前列腺癌及手術治療缺乏足夠的認知,罹患疾病、手術創傷及術后放化療等毒副作用不可避免地會給患者帶來心理/生理上的應激反應,患者不同程度地存在疾病不確定感、自我管理效能低下、術后生活質量降低[1-2]。同伴支持教育作為“專家教育”的一種有效補充形式,通過構建一種相互給予與接受的互助系統,群體間共同交流分享信息、觀念、行為技能,從而提高護理干預中的效果[3-5]。本研究以疾病不確定感、自我管理效能為切入點,分析同伴支持教育在前列腺癌術后患者中的應用效果。
選擇2017 年1 月—2019 年12 月南京醫科大學附屬無錫市人民醫院(以下簡稱“我院”)收治的前列腺癌術后患者116 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各58 例。干預組、對照組隨訪脫落2、6 例,最后納入病例108 例。納入標準:①均符合《WS336-2011 前列腺癌診斷》[6]相關標準,且經病理組織學檢測確診;②均為前列腺癌腹腔鏡術后患者;③能正常溝通;④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或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伴精神異常或認知障礙;②合并重要臟器功能異常;③中途退出或隨訪脫落。
對照組給予前列腺癌術后常規健康教育。健康教育以我院自制《前列腺癌術后患者健康教育手冊》為藍本,包括前列腺癌相關知識、手術治療及可能出現的并發癥、飲食指導、用藥指導、并發癥預防等,健康教育形式采用發放紙質健康教育手冊、集中宣教、個體指導及隨訪。
干預組聯合應用同伴支持教育。①選拔同伴支持教育者。結合自愿報名,擇優選拔同伴支持教育者4 名,要求高中及以上學歷、有一定的影響力與公信力、有較強的溝通與表達能力、熱心傳播健康知識、有時間與精力去做同伴支持教育工作者。②組織培訓。指定主治醫師、營養師、心理咨詢師、資深專科護士對同伴支持教育者進行培訓,培訓內容圍繞《前列腺癌術后患者健康教育手冊》、同伴支持教育(包括內容、方法、技巧、時間等)展開,培訓時間共1 周,120 min/次,共7 次。培訓結束后,組織同伴支持教育知識、技能考試,從考試合格中挑選6 名同伴支持教育者。③同伴支持教育。分組:將56 例前列腺癌術后患者分為6 個小組,每組9~10 例,分組時盡可能將年齡、文化程度、家庭經濟狀況相似、興趣類似患者分為一組。確定活動主題:由主治醫師、營養師、心理咨詢師、資深專科護士、同伴支持教育者一起,圍繞《前列腺癌術后患者健康教育手冊》、疾病不確定感、自我管理效能等,設計12 個活動主題(包括院內4 個、院外8 個),30~45 min/個。微信支持:組建“前列腺癌之友”微信群,將《前列腺癌術后患者健康教育手冊》、12 個同伴支持教育主題發送到群中,方便醫護人員、患者、同伴支持教育者查閱。每次活動時,在專科護士指導下,由同伴支持教育者選擇一個活動主題,先鼓勵患者講述前列腺癌術后遇到的困難、解決方法、希望得到的幫助,同伴支持教育者現身說法,介紹自己對某類問題的處理方法,糾正患者錯誤認知,推廣小組成員有益的經驗。同伴支持教育形式包括主題活動、個體交流、微信支持等。隨訪管理:采用門診隨訪、微信支持、電話隨訪(1 次/周)、家庭訪視(1 次/2 個月)進行隨訪管理。
①疾病不確定感:干預前、隨訪6 個月參照Mishel[7]編制的疾病不確定感量表進行測評,包括不明確性(13 個條目)、不一致性(7 個條目)、復雜性(7 個條目)、不可預測性(5 個條目),每個條目評分1~5 分,評分越高說明不確定感越強烈。量表經檢驗:Cronbach’s α=0.865。②自我效能:干預前、隨訪6 個月參照錢會娟等[8]中文版癌癥自我管理效能量表進行測評,包括自我決策(3 個條目)、正性態度(15 個條目)、自我減壓(10 個條目)3 個維度,每個條目評分1~5 分,分值越高說明自我效能越好。量表經檢驗:Cronbach’s α=0.836。③生活質量:干預前、隨訪6 個月采用癌癥患者生活質量測評量表EORTC-QLQC30中文版[9]進行測評,本文選取軀體功能、角色功能、情感功能、認知功能、社會功能等5 個功能進行比較,均采用百分制,評分越高說明生活質量越好。量表經檢驗:Cronbach’s α=0.856。
采用SPSS 21.0 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 <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年齡、病程、Gleason 評分、學歷分布及家庭經濟狀況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隨訪6 個月,兩組不明確性、不一致性、復雜性及不可預測性評分均低于干預前,且干預組不明確性、不一致性及不可預測性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 < 0.05)。兩組隨訪6 個月復雜性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2。
隨訪6 個月,兩組自我決策、正性態度及自我減壓評分均高于干預前,且干預組自我決策、正性態度及自我減壓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 < 0.05)。見表3。
隨訪6 個月,兩組軀體功能、情感功能、角色功能、認知功能及社會功能評分均高于干預前,且干預組情感功能、認知功能及社會功能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 < 0.05)。兩組隨訪6 個月軀體功能、角色功能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4。
我國前列腺癌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2016 年患病人數12 萬,預計2022 年可達17.2 萬[10]。手術去勢、雄性激素阻斷藥物療法是治療前列腺癌的主要方法,但患者術后生活質量并不樂觀[11]。患有癌癥對患者是強烈應激事件,腹腔鏡手術也是一個強烈的應激源,會加劇應激反應程度[12]。更為重要的是,我國能正確認識前列腺癌危害、早期治療的患者不到三成[13]。這一切均會增加患者的疾病不確定感[14],導致自我管理效能低下,如何采取有效措施緩解患者疾病不確定感,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效能,顯得尤為重要。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疾病不確定感評分比較(分,)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疾病不確定感評分比較(分,)
表3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自我效能評分比較(分,)

表3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自我效能評分比較(分,)
表4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分,)

表4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分,)
我國當前護理管理模式多以護理人員為主,因護理資源的相對匱乏,超過81%的前列腺癌患者認為不能滿足其健康信息需求[15]。同伴支持教育作為“專家”型護理資源的特殊方式,可減輕患者對專業護理人員的依賴程度[16-17]。此外,同伴支持教育具有疾病背景相似、求醫目標相同等特點,通過同伴的經驗分享和精神激勵,能有效提高患者疾病認知程度,緩解疾病不確定感[18]。同時同伴支持教育可通過榜樣效應帶動患者積極模仿行為,促進患者自我管理效能的提高[3]。吳婷[19]研究認為,同伴互動支持模式應用于老年2 型糖尿病患者護理干預中,能夠明顯改善患者疾病不確定感。本研究中,通過對同伴支持教育者的招募、培訓,圍繞本次研究重點(疾病不確定感、自我管理效能)設計12 個活動主題,采用分組干預、分主題活動、個體交流、微信支持等方式,將同伴支持應用于前列腺癌術后患者中,結果顯示,干預組患者不明確性、不一致性、不可預測性評分均低于對照組,提示同伴支持有助于緩解前列腺癌術后患者疾病不確定感。
疾病不確定感作為一個中介因子,在患者疾病管理與自我效能之間發揮效應作用[20]。劉齊等[21]研究認為,自我效能與不明確性、不一致性、復雜性、不可預測性等疾病不確定感4 個維度均呈顯著負相關。疾病不確定感的緩解也能夠改善患者自我效能感[22]。而且同伴支持是基于一種“相互尊重”原則下的互助管理模式[23]。不同前列腺癌術后專項主題活動、同伴支持教育者的啟發引領作用、患者之間的相互促進作用等,也是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有效保證。從結果上分析,干預組自我決策、正性態度、自我減壓評分均高于對照組,與張小瓊等[24]的報道基本相似,這也可能是干預組生活質量得以明顯改善的主要原因。
綜上所述,同伴支持教育應用于前列腺癌腹腔鏡術后患者中,能夠緩解患者疾病不確定感,促進自我管理效能的養成,進而改善患者生活質量。需要指出的是,如何招募同伴支持教育者,給予一定的政策、資金、平臺支持,以保證同伴支持教育的可持續性、可操作性,仍是一個需要繼續探討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