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梅 郝金平 趙宇宏
1.山東省菏澤市立醫院小兒科,山東菏澤 274000;2.山東省曹縣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兒科,山東曹縣 274400
咳嗽是能夠排除氣管過量分泌物及細菌等的生理防御反應,同時是兒童呼吸道疾病最常見的癥狀[1]。慢性咳嗽是一種以咳嗽為主要或唯一癥狀的呼吸系統疾病,因缺乏特異性,易被誤診為慢性支氣管炎,影響患兒病情[2]。慢性咳嗽病因復雜,主要有上氣道咳嗽綜合征、哮喘等呼吸道疾病及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等[3]。兒童由于免疫功能及纖毛運動差、管腔狹窄等原因易發生慢性咳嗽,頻繁劇烈的咳嗽導致患兒不適,嚴重影響患兒正常生活[4]。克洛己新干混懸劑是頭孢克洛和鹽酸溴己新的復方制劑,具有抗感染及止咳化痰等功效,適合呼吸道感染伴有黏稠痰液不易咳出的患者[5]。本研究應用克洛己新干混懸劑治療小兒慢性咳嗽,探究其療效,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7 年8 月—2019 年1 月菏澤市立醫院(以下簡稱“我院”)小兒科收治的慢性咳嗽患兒72 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36 例。研究組男22 例,女14 例;年齡2~9 歲,平均(6.39±2.03)歲;病程4~8 周,平均(5.50±1.24)周。對照組男19 例,女17 例;年齡3~9 歲,平均(6.54±1.91)歲;病程4~9 周,平均(5.59±1.15)周。兩組性別、年齡、病程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符合《中國兒童慢性咳嗽診斷與治療指南(2013 修訂)》[6]和《咳嗽的診斷與治療指南(2015)》[7]中慢性咳嗽診斷標準者;②年齡2~12 歲者;③咳嗽病程4~9 周者;④本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通過,患兒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合并其他系統嚴重疾病需緊急治療者;②哮喘遺傳史者;③嚴重消化不良、營養不良及免疫缺陷者;④4 周內使用過糖皮質激素者;⑤發熱或有感染者;⑥對本研究所用藥物過敏或有過敏史者。
所有患兒均給予抗生素、止咳化痰等常規治療。對照組給予吸入布地奈德氣霧劑(魯南貝特制藥有限公司,規格:20 mg,生產批號:53161102)0.1 mg/次,3 次/d(2~7 歲);0.2 mg/次,3 次/d(>7 歲)。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口服克洛己新干混懸劑(江蘇正大清江制藥有限公司,規格:頭孢克洛250 mg︰鹽酸溴己新8 mg,生產批號:H20051142)20~40 mg/(kg·d),3 次/d。兩組療程均為10 d。
比較兩組治療效果,臨床控制:咳嗽癥狀輕度或消失;顯效:咳嗽評分由3 分轉為1 分或由2 分轉為0 分;有效:咳嗽評分由2 分轉為1 分或由1 分轉為0 分;無效:咳嗽癥狀無好轉或加重[8]。治療前及治療10 d 后日間及夜間咳嗽評分:參照新藥(西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9],無咳嗽計為0 分,偶有日間或夜間短暫咳嗽計為1 分,咳嗽輕度影響日常生活及夜間睡眠計為2 分,頻繁咳嗽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及夜間睡眠計為3 分。痰液炎癥因子:收集痰液1 mL,采用雙抗夾心酶聯免疫吸附法(ELISA)檢測白細胞介素-4(IL-4)、超敏C 反應蛋白(hs-CRP)、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水平。血清疾病相關因子:采集患兒清晨空腹靜脈血3 mL,采用ELISA 測定嗜酸粒細胞陽離子蛋白(ECP)水平,采用血球分析儀測定嗜酸粒細胞計數(EOS)水平;收集痰液1 mL,采用ELISA 測定P 物質(SP)、降鈣素原基因相關肽(CGRP)水平。
數據分析采用SPSS 19.0 軟件,計數資料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組間比較采用秩和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 檢驗。以P <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10 d 后,兩組治療效果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治療效果比較[例(%)]
治療10 d 后,兩組日間及夜間咳嗽評分均低于治療前,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P < 0.05)。見表2。
治療10 d 后,兩組痰液IL-4、hs-CRP、TNF-α 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治療10 d 后,兩組血清ECP、EOS、SP、CGRP 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P < 0.05)。見表4。
表2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日間及夜間咳嗽評分比較(分,)

表2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日間及夜間咳嗽評分比較(分,)
慢性咳嗽由多種致病因素導致,同時可作為其他疾病發生的早期臨床癥狀,慢性咳嗽易被誤診,進而出現濫用抗生素及患者病情反復的情況[10-11]。因大多數慢性咳嗽患兒具有氣道高反應性,抑制氣道高反應性及降低機體炎癥水平是治療重點。
表3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痰液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表3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痰液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注:IL-4:白細胞介素-4;hs-CRP:超敏C 反應蛋白;TNF-α:腫瘤壞死因子-α
表4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血清疾病相關因子水平比較()

表4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血清疾病相關因子水平比較()
注:ECP:嗜酸粒細胞陽離子蛋白;EOS:嗜酸粒細胞計數;SP:P 物質;CGRP:降鈣素原基因相關肽
吸入糖皮質激素能夠抑制呼吸道炎癥反應,降低呼吸道高反應作用。研究表明,作為糖皮質激素的布地奈德能夠在氣道炎癥患者支氣管部位沉積,改善呼吸道阻力及患者咳嗽等臨床癥狀[12]。且霧化吸入能夠跟隨患兒呼吸直接接觸病變組織,起效速度較口服及靜脈滴注要快[13]。霧化吸入藥物劑量小,產生的藥物不良反應較小;同時霧化吸入的藥液能夠在肺部均勻分布,對患兒口腔及咽喉部位刺激較小。因此,兩組患兒均能獲得顯著療效,而兩組患兒療效比較無顯著差異,可能是因為樣本量的限制作用,導致差異顯示不明顯。
本研究結果中,研究組治療后患兒咳嗽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分析可能是克洛己新干混懸劑在抗感染藥物頭孢克洛的基礎上增加化痰藥物鹽酸溴己新,抗菌、化痰雙效合一,適用于呼吸道有黏稠痰液不易咳出的患者[14]。鹽酸溴己新為黏液調節劑,能夠溶解黏痰,同時減少痰液中唾液酸含量,降低痰液黏度,使痰液易于咳出,呼吸道通暢[15-16]。頭孢克洛對大多數呼吸道病原菌均有良好抗菌作用,抗菌效果較第一代頭孢抗菌素增強,且能夠更加輕易穿過呼吸道黏膜發揮作用。本次入組患兒年齡較小,服藥依從性不高,因此應盡量在保證相同療效的情況下減少服藥次數。而克洛己新干混懸劑具有抗感染及化痰效果,加之溴己新能夠加強頭孢克洛的抗菌作用,一次給藥具有雙重功效,避免服藥過程繁瑣,提高其依從性。克洛己新干混懸劑是一種甜橙口味的藥物,患兒服藥依從性會大大提升[17]。
IL-4、hs-CRP 及TNF-α 都是炎癥因子,能夠對患兒氣道產生刺激,導致咳嗽癥狀[18]。本研究中,研究組患兒痰液炎癥因子水平改善幅度明顯較對照組大,提示克洛己新干混懸劑能夠有效降低慢性咳嗽患兒機體炎癥水平。究其原因,克洛己新干混懸劑中的鹽酸溴己新抑制酸性糖蛋白合成,頭孢克洛是β-內酰胺類抗生素,兩者均有良好的抗炎效果[19]。ECP 能夠引發氣道痙攣,其水平的升高能夠促使氣道高反應[20]。ECP 的激活與EOS 密切相關,因為EOS 能夠釋放炎癥介質,造成氣道炎癥及高反應性[21]。SP 和CGRP 是能夠激活氣道突觸反射運動神經的因子,刺激呼吸道咳嗽感覺神經末梢,引起咳嗽[22]。而克洛己新干混懸劑通過減輕氣道炎癥反應、發揮化痰功能來緩解咳嗽癥狀,因此,研究組患兒血清ECP、EOS、SP、CGRP 改善程度較對照組大。
綜上所述,克洛己新干混懸劑治療小兒慢性咳嗽的效果顯著,能夠有效改善患兒咳嗽癥狀及炎癥反應,提高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