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波
【摘要】閱讀是引導學生學好語文的基礎,也是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關鍵因素,不僅能夠進一步激發學生對閱讀的興趣,還能有效提升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促成其語文學習效率的提升與發展。就此,本文主要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性和教學策略兩大方面入手,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展開相關研究與探析。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引言:新課程改革以來,不僅全面素質教育理念越來越深入人心,對各學科教學理念、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也做出了相應的調整與改革。在有效總結、不斷探究的過程中,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進行相應的優化與創新,使學生能夠從中讀出興趣、讀出知識、讀出情感,真正助力小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發展。基于此,本文作者便立足自身相關教育經驗,就新課改背景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展開相關探究,以期能夠促成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可持續發展。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性
(一)通過閱讀教學提升學生的識字能力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與推進,教師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視成程度越來越高,并且通過在課堂上對學生的合理引導,使學生也能夠主動參與到閱讀當中,能夠引導小學生在閱讀所構建的真實語境中感知漢字的內涵,明白其中“一字多音”“一字多義”的具體運用,并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建立起漢字“字、形、義”之間的聯系,幫助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隨時進行漢字的積累與記憶,這對于提升學生的漢字記憶能力、提升學生對漢字的掌握和運用能力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二)通過閱讀教學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通過對閱讀教學的重視,對小學生的閱讀學習方法的指導,學生不僅能夠高效參與閱讀,還能夠在長期、大量、廣泛的閱讀過程中,獲得知識視野的拓展與提升,使學生在此過程中能夠更進一步加深對文本內容的理解,達成“書讀百遍,其義自現”的閱讀效果,也能夠有效感知不同作者的不同寫作風格,學習不同寫作技巧,以在有效豐富學生對不同文體認知的同時,助力學生對閱讀知識的內化,助力學生寫作內涵的深化,使學生的作文書寫水平和書寫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策略
(一)創設閱讀情境
教育學家第多斯惠曾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在新課程改革引領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當中,教師就要有意識地根據學生的喜好和成長規律等對閱讀情境進行設計,以在尊重學生主體的同時,使學生能夠在閱讀和參與的過程中,獲得優質的閱讀體驗,也獲得閱讀興趣的進一步激發,助力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順利開展。例如,在組織學生學習《大自然的聲音》這篇課文時,為了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感知文字所描述的內容,教師便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技術,以音頻、視頻相結合的形式引導學生真切感知文中所描寫的風翻動樹葉的聲音;小雨滴擊打樹葉、屋頂、窗戶等發出的滴滴答答、叮叮咚咚的聲音;以及嘰嘰喳喳的鳥叫、唧哩哩的蟲鳴。情況允許的話,教師還可以在不影響教學節奏和教學目標的前提下,帶領學生走出教室,去操場上閉上眼睛傾聽,去尋找課文中出現過的聲音,去尋找大自然和生活中的其他聲音。借助多媒體情境和生活情境的引入與結合,使學生能夠深刻感知課文內容,進一步理解文字意境,助力小學生閱讀學習效果的事半功倍。
(二)注重朗讀訓練
古語有云:“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在小學語文閱讀指導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朗讀能力的指導與訓練,并積極地為學生創造條件和時間去參與朗讀練習,加深對文本人物形象的感悟、加深對文本故事意境的感知,以在有效豐富學生情感認知的同時,助力學生更進一步理解和掌握文本內容,提升學生的閱讀效率。例如,《少年中國說》這篇課文是清朝末年梁啟超所作的散文,文中極力歌頌了少年的朝氣蓬勃,并熱切希望出現“少年中國”,希望中國少年能夠振奮人心,助力中華崛起。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要引導學生進行自由朗讀,并要求其借助工具書自主解決其中的生字障礙。然后為學生播放范讀音頻,引導學生進行傾聽,傾聽其中的音韻、傾聽其中的節奏與停頓,并在播放第二遍音頻的時候,允許學生進行小聲跟讀,以逐步培養學生的語感。
(三)開展閱讀活動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也是最佳途徑,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要想知道閱讀教學的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成果,教師便要有計劃地組織和設計相關的閱讀活動,以借助活動來檢驗閱讀教學成果,借助活動來監督學生的閱讀習慣養成,也使學生能夠在活動的參與過程中,獲得閱讀思維的啟發與拓展,真正感知閱讀的魅力,從而愛上閱讀,獲得受益終身的“財富”。例如,為了更好地監督學生語文閱讀習慣的養成,在“世界讀書日”來臨之際,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21天好習慣養成”的閱讀活動。即以21天為期限,引導學生每天抽出半個小時左右的時間來進行課外閱讀,閱讀題材和內容不限,要求家長能夠用視頻或者照片來記錄孩子的閱讀過程,并分享到班級微信群里,以促成班級閱讀競爭的良性循環,也輔助教師能夠更好地監督和記錄學生的課外閱讀完成情況。
結論:綜上所述,要想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質量,提升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就需要教師的不斷學習與革新,需要學生的有效參與與堅持,在保證教學質量的同時,幫助學生掌握閱讀的基本方法與基礎知識,在“喚醒”學生學習熱情的同時,引導學生感知其中的情感與意境,真正引導學生在閱讀當中有所體驗、有所感悟,在有效的思考與探究中獲得閱讀能力的發展,獲得語文學習能力的提升,為其將來能夠更深入地學習語文知識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羅璽.教師專業發展視角下小學語文教師閱讀教學策略研究[D].西南大學,2020.
[2]張志舉.核心素養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分析[J].學周刊,2019(19):122.
[3]蒲惠紅.運用思維導圖優化語文閱讀教學——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初探[J].名師在線,2019(02):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