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飛飛
(廊坊廣安醫院,河北 廊坊)
臨床中最多見,同時也屬于最多發的疾病是冠心病[1]。伴隨著國內老齡化的不斷增長,促使我國冠心病發病率不斷上升。該疾病主要是因為自身冠狀動脈血管腔受阻或者是發生狹窄,從而引發心肌缺氧、壞死以及缺血所引起的[2]。該疾病病情發展快速并且急驟,具有極高的致殘率以及致死率,對患者的身體健康乃至生命安全均造成嚴重影響。如今,臨床針對冠心病患者主要采用的藥物治療為他汀類藥物[3]。該藥物不僅具有調脂的功效,同時還能夠對患者的血栓形成以及血管平滑肌的增殖起到一定的抑制效果,能夠減輕炎性反應,改善患者的血管內皮功能[4]。本次研究隨機挑選3年內(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到院治療的冠心病患者共160例進行研究,探究阿托伐他汀與瑞舒伐他汀分別治療臨床效果,現內容如下。
本次研究隨機挑選3年內(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到院治療的冠心病患者共160例進行研究,根據給藥方式的不同將其分為80例常規組與80例研究組,其中80例常規組患者給予單藥阿托伐他汀進行治療,男性42例,女性38例,年齡 31~76歲,平均(52.24±3.61)歲,病程 4~18年,平均(10.3±2.2)年。而80例研究組患者給予瑞舒伐他汀治療,男性33例,女性47例,年齡35~78歲,平均(56.13±3.85)歲,病程5~19年,平均(11.1±2.9)年,比對兩組患者基線資料,P>0.05。
以上兩組患者入院以后全部給予針對性的支持治療,包括:硝酸酯類藥物、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制劑、抗血小板制劑以及β-受體阻滯制劑等。
常規組:阿托伐他汀(規格:20 mg×7片,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51408,生產廠家:輝瑞制藥有限公司),叮囑患者每晚睡前服用20 mg,1次/d,持續治療6個月。
研究組:瑞舒伐他汀(規格:10 mg×7片,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80670,生產廠家:南京正大天晴制藥有限公司),叮囑患者每晚睡前服用10 mg,1次/d,持續治療6個月。
對兩組患者進行清晨空腹抽取5 mL的靜脈血,隨后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對血液中TC(總膽固醇)、TG(三酰甘油)、LDC-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HDC-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變化情況進行對比。
分別將兩組患者治療后不良反應發生情況進行記錄比對,包括:乏力、胃腸道反應、肌酸激酶升高和轉氨酶升高。
應用SPSS 24.0軟件進行計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表1所示,對兩組患者實施不同給藥治療方式治療前兩組患者TC、TG、LDC-C和HDC-C指標水平并無可比性(P>0.05);治療后與研究組相對比,常規組TC、TG、LDC-C指標水平顯著偏高,HDC-C指標水平顯著偏低,兩組間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TC、TG、LDC-C和HDC-C指標水平變化情況(±s, mmol/L)

表1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TC、TG、LDC-C和HDC-C指標水平變化情況(±s, mmol/L)
組別 例數 TC TG LDC-C HDC-C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常規組 80 6.45±0.33 4.80±0.46 2.94±0.52 1.63±0.38 3.88±0.50 2.39±0.43 0.94±0.20 1.19±0.13研究組 80 6.54±0.29 4.03±0.48 2.89±0.46 1.47±0.46 3.96±0.44 1.95±0.39 0.93±0.19 1.85±0.17 t 1.832 10.359 0.644 2.399 1.074 6.779 0.324 27.584 P 0.069 0.000 0.520 0.018 0.284 0.000 0.746 0.000

表2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后不良反應發生情況[n(%)]
表2所示,對兩組患者實施不同給藥治療方式治療后與研究組相對比,常規組總不良反應發生率偏高,兩組間數據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在臨床心血管疾病當中,收治最多的是冠性病患者。該疾病主要是因為自身的冠狀動脈血管發生粥樣硬化病變,從而導致血管腔阻塞或者是狹窄,引起心肌壞死、缺血和缺氧等,引發的心臟病[5]。冠性病很容易引起多種心血管疾病并發癥發生,不僅對患者的身體健康造成一定影響,同時還會對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脅。所以針對冠心病患者給予有效的治療是十分重要的,以此來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確保患者的生命安全[6]。
目前伴隨著國內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針對心血管疾病患者臨床開始采用藥物進行治療。而臨床最常用的降脂類藥物之一是他汀類藥物,他汀類藥物不僅能夠抑制內皮炎性反應,同時還能夠起到抗炎、延緩動脈粥樣硬化程度、穩定粥樣斑塊以及抗血栓等功效。并且降低其他心血管事件和冠心病等,治療冠心病患者有不可替代的地位[7]。臨床治療冠心病患者最常采用的藥物是阿托伐他汀,此藥物能夠降低血漿膽固醇以及脂蛋白,同時還能夠對低密度脂蛋白生成起到一定的抑制效果。以此同時,臨床還推行了新型他汀類藥物瑞舒伐他汀治療冠心病患者,能提升肝LDL細胞表面受體的數目,促進代謝吸收和分級。并且,此藥物還具有降脂效果強、生物利用度高以及血漿半衰期較長等一系列優勢[8]。據相關研究人員實驗表明,此類藥物無肝毒性,因此不會對患者的肝腎功能造成損傷。與阿托伐他汀相比較,瑞舒伐他汀可對患者的血管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還能起到抗炎效果,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與此同時,在用藥安全方面,兩種藥物有可比性,但無統計學意義。在服藥期間兩組患者均出現輕微的肌酸激酶升高、胃腸道反應、轉氨酶升高以及胃腸道反應等癥狀,但是未對治療效果起到影響,所以兩種藥物用藥安全性較好。本研究結果指出,治療前兩組患者TC、TG、LDC-C和HDC-C指標水平并無可比性(P>0.05);治療后與研究組相對比,常規組TC、TG、LDC-C指標水平顯著偏高,HDC-C指標水平顯著偏低(P<0.05);治療后與研究組相對比,常規組總不良反應發生率偏高(P>0.05)。由此可見,采用單藥阿托伐他汀治療冠心病患者的效果明顯低于舒瑞伐他汀治療的效果,更利于臨床治療冠心病患者。
總而言之,針對臨床收治的冠心病患者,給予阿托伐他汀治療后其整體臨床療效顯著低于舒瑞伐他汀治療效果,不僅能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同時具有極高的藥物安全性,可被臨床持續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