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巍,陳蛟
(1.常熟市中醫院,江蘇 常熟;2.常熟市海虞衛生院,江蘇 常熟)
胃炎是最為常見的消化道疾病之一,其發病率較高,病程較長,可給患者的生活造成重大影響[1]。在所有胃炎中,幽門螺桿菌感染胃炎所占比例較高。有研究報道,該比例超過80%[2]。幽門螺桿菌感染胃炎患者臨床上可出現腹痛、腹脹、噯氣、惡心等癥狀,其內鏡下可見點狀發紅、彌漫性發紅、萎縮、皺襞異常、黏膜腫脹、腸上皮化生等表現。
現代中醫認為幽門螺桿菌當屬中醫“蟲”之范疇,簡稱“幽蟲”,主要由濕熱助生[3]。幽門螺桿菌感染胃炎最常見證型為脾胃濕熱證[4],其可表現為腹痛腹脹、口干或口苦、惡心、納呆、尿黃、舌紅苔黃膩脈滑數等。濕熱型幽門螺桿菌感染胃炎的發病群體沒有年齡限制,且一直處于高發病趨勢,其年齡與疾病的發病率呈正相關,年齡越大,發病率越高[5-6]。目前,臨床上針對濕熱型幽門螺桿菌感染胃炎一般選用口服藥物治療,本次研究將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濕熱型幽門螺桿菌感染胃炎患者給予清幽安胃湯+四聯療法聯合治療,探討聯合治療下的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經過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抽取常熟市中醫院及其醫共體海虞衛生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濕熱型幽門螺桿菌感染胃炎患者參與研究調查,并將其中的126例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63例)和對照組(63例)。其中對照組中男32例,女31例,年齡在18~70歲;觀察組男33例,女30例,年齡在18~70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對照組:單獨四聯療法治療。四聯療法:雷貝拉唑腸溶片(廠家:成都迪康藥業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40715,規格:20 mg)20 mg,2次 /d;枸櫞酸鉍鉀膠囊(廠家:麗珠集團麗珠制藥廠,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10920098;規格:110 mg)220 mg,2次 /d;阿莫西林膠囊(廠家:珠海聯邦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03263,規格:0.5 g)1.0 g,2次 /d;克拉霉素緩釋片(廠家:江蘇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31041,規格:0.5 g)0.5 g,2 次 /d,療程為 14 d。
觀察組:清幽安胃湯+四聯療法治療。四聯療法治療模式同對照組一致。清幽安胃湯由十味中藥組成,包括:姜半夏 10 g,淡干姜 3 g,炒黃芩 10 g,炒黃連 3 g,生黨參 10 g,生白芍 15 g,連翹15 g,仙鶴草 15 g,紫丹參15 g,炙甘草3 g。水煎煮取汁,每日服用一劑,分兩次服用,療程為14 d。
參照《慢性胃炎中西醫結合診療共識意見》制定標準:治療結束后三月復查胃鏡,進行臨床療效評估:①治愈:臨床癥狀消失,胃鏡顯示無活動性炎癥,慢性炎癥好轉或治愈;②顯效:主要臨床癥狀消失,次癥基本消失,胃鏡顯示基本無炎癥表現,慢性炎癥好轉;③有效:主要癥狀有所減輕,胃鏡顯示病變面積縮小1/2以上,慢性炎癥有緩解;④無效:臨床癥狀無變化,胃鏡顯示病灶無變化。治療結束后4周復查C14呼氣試驗,陰性者為根除成功,陽性者為根除失敗,記錄并計算根除率。
將實驗所得數據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18.0進行分析處理,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表示,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 1。
觀察組的根除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 2。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

表2 兩組根除率比較(n, %)
濕熱型幽門螺桿菌感染胃炎屬臨床常見慢性病,如不積極治療,患者的胃部不適癥狀易反復發作,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部分患者可能進展為胃癌,本研究選用清幽安胃湯+四聯療法治療濕熱型幽門螺桿菌感染胃炎。該方中半夏能燥濕化熱,和胃降逆,為君藥;干姜可助半夏消痞和陰;黃連、黃芩清瀉里熱以和陽,均為臣藥;黨參健脾益氣,有助于散燥濕;白芍養血斂陰,和胃止痛;連翹、仙鶴草散結消痞、解毒殺蟲;丹參活血止痛,加強清熱解毒之功,共為佐藥;炙甘草調和諸藥,為使藥;全方共湊清熱化濕,解毒殺蟲,健脾和胃之功。中西藥聯用可改善胃黏膜炎癥,提高幽門螺桿菌根除率[7]。
綜上所述,對于濕熱型幽門螺桿菌感染胃炎在清幽安胃湯治療基礎上加用四聯療法,可全面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提高幽門螺桿菌根除率,積極促進病情轉歸,具有臨床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