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璐娜,高晶
(淮安市婦幼保健院 兒童康復科,江蘇 淮安)
小兒腦癱是一種引起幼兒機體運動殘疾的中樞神經障礙綜合征疾病,隨著病情的發展逐漸累及身體四肢,出現行為異常、語言障礙、精神障礙、智力下降以及癲癇等癥狀,嚴重影響了患兒的身體健康,也為患兒家庭帶來了不幸[1]。小兒腦癱出現的原因與父母親不良的生活習慣有關,再加上母親妊娠期受到疾病以及藥物等的影響,導致小兒腦癱在國內的發病率久居不下,針對小兒腦癱應該采取及時有效的治療,幫助其身體早日恢復正常水平。由于腦癱患兒正處于發育中,每個患兒的實際年齡存在著差異,同時臨床癥狀也有細微的差距,在臨床治療上應該首先考慮的是患兒的發育情況和癥狀部位,和正常兒童相對比,結合異常姿勢和運動情況,制定出合適的康復訓練方案來進行治療。本次研究通過我院收治的94例腦癱患兒為對象分別采用現代康復訓練和中醫針刺結合現代康復訓練,將兩組的肢體運動功能情況做比較分析,現報告如下。
選取我院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總計94例腦癱患兒為對象,隨機以每組47例作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其中觀察組有男24例,女23例,病程為3個月至3年,平均(1.87±0.48)年,年齡為6個月至5歲,平均(2.27±0.28)歲。對照組有男25例,女22例,病程為2個月至3年,平均(1.83±0.52)年,年齡為7個月至5歲,平均(2.33±0.33)歲。兩組的臨床資料無明顯差距(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所有患兒皆符合小兒腦癱的相關診斷標準[2];患兒的家屬皆愿意積極參與本次研究;所有患兒均無其他嚴重的身體疾病。
排除標準:排除嚴重器官疾病的患兒;排除其家屬不積極參與治療研究的患兒。
對照組實施現代康復訓練。應用Bobath技術對患兒進行康復治療,Bobath技術對患兒異常行為以及異常姿勢進行有效控制,保護關鍵部位,促進患兒站姿平衡、坐姿平衡以及行走平衡等的鍛煉,讓其恢復正常站、坐以及行走的能力,連續治療3個月[3]。
觀察組實施中醫針刺結合現代康復訓練。現代康復訓練的治療方式與對照組一致,在此基礎上進行中醫針刺治療,選擇患兒腦部的運動區、足感區以及平衡區進行施針,選擇2寸的30號毫針,消毒后刺入患兒頭部適當的深度,保持和頭皮20°,得氣后捻轉,不可提拉,刺入適當的深度提插捻轉,150次/min,留針20 min,留針期間進針2次左右,施針1次/d,施針5 d休息2 d,連續治療3個月[4]。
治療前后,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評定患兒的肌張力,并利用粗大運動功能88項量表(GMFM-88)中D、E兩能區進行站立、行走與跑跳功能評定。
此次研究將SPSS 18.0統計軟件用來計算,計量資料以(±s)表示,并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的運動功能情況在治療前無明顯差異,差距無意義(P>0.05)。觀察組的運動功能情況在治療后均優于對照組,差距有意義(P<0.05),見表 1。

表1 運動功能情況(±s, 分)
小兒腦癱簡稱腦癱,是一種引起幼兒機體運動殘疾的中樞神經障礙綜合征疾病,通常由于非進行性腦損傷而導致腦部缺血缺氧所造成的疾病,嚴重影響了患兒的身體健康,為患兒的家庭帶來不幸[5]。在中醫學中,小兒腦癱類屬“五遲”“五軟”范疇,五遲為語遲、發遲、齒遲、立遲以及行遲,五軟為手軟、足軟、口軟、肌肉軟以及頭項軟,由于先天不足,或后天失養,或病后失調,從而導致腦髓失充,精血不足,進而出現筋骨肌肉、四肢百骸、五臟六腑失養,形成虧損之證。在中醫學中腦為元神之府,腦部受損導致反應遲鈍、語言不清,咀嚼無力、四肢無力以及智力低下等癥狀,嚴重者出現手軟不能握持、足軟不能站立。小兒腦癱一般以姿勢各運動功能障礙為主,隨腦部病變后,隨著病情的發展逐漸累及身體四肢,臨床上通常伴有行為異常、語言障礙、精神障礙、呼吸障礙、聽覺障礙、視覺障礙、智力下降、情緒異常以及癲癇等癥狀[6]。小兒腦癱出現的原因與父母親不良的生活習慣有關,包括吸毒、吸煙、酗酒、營養失調等,以及母親妊娠期受到疾病以及藥物等的影響[7]。目前對于小兒腦癱的治療方式有綜合康復治療、藥物治療、中醫治療以及運動治療等[8]。Bobath技術是一種神經生理療法,其治療原理是通過采取抑制異常的姿勢,將日常生活的活動任務為導向的姿勢以及運動控制,治療如偏癱、腦癱等中樞神經受損的患者,此技術目前已作為治療小兒腦癱的常規手段,在治療過程中需要患兒以及家屬積極的配合治療,同時還需要輔以適當的康復訓練。中醫針刺療法通過刺激患兒的腦部運動反射區,從而達到疏通腦部經絡的效果,同時有效的調節患兒的肌張力,促進身體血液循環,加快患兒運動功能的恢復。在治療過程中小兒腦癱患兒容易出現于緊張性頸反射,頭部會經常性的偏向一個方向,長久地保持這種姿勢將會發生脊柱關節的變形,會影響小兒腦癱患兒的正常發育,因此要盡量讓患兒坐在放在有靠背式或扶手的椅子上,保持坐位,更有利于患兒日后脊柱健康。根據相關研究資料顯示,中醫針刺結合現代康復訓練不僅能夠提高腦癱患兒的臨床療效,還能有效的調節腦癱患兒的腦血液循環,促進肢體運動功能的恢復,對腦癱患兒的治療具體顯著的效果。由于父母親生活和飲食等方面的不規律,工作和生活壓力下吸煙酗酒情況的增多,再加上不注意對身體的保養,導致小兒腦癱的發病率逐年上升,嚴重影響小兒腦癱患兒的生命和健康,因此研究對小兒腦癱有效的治療手段對社會有重要意義,對改善我國幼兒的身體質量有積極的作用。
通過本次研究結果得出,兩組的運動功能情況在治療前無明顯差異,差距無意義(P>0.05)。觀察組的運動功能情況在治療后均優于對照組,差距有意義(P<0.05)。結果說明,對腦癱患兒采用中醫針刺結合現代康復訓練,相比單獨的現代康復訓練效果更明顯,調節了患兒的腦血液循環,改善了肢體運動功能,增加了臨床療效。
綜上所述,中醫針刺結合現代康復訓練對腦癱患兒的效果突出,能夠改善肢體運動功能,具有臨床推廣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