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遠新,韓麗芬,劉永術
(武警云南省總隊醫院 急診科,云南 昆明)
老年心肌梗死后心功能不全是多種原因引起的心臟泵血功能降低,心臟輸出量明顯減少,不能滿足機體對血液循環的需要引起的病變。心功能不全可采取恢復心臟功能,減輕心臟負擔等治療方式予以治療。本次研究針對老年心肌梗死后心功能不全患者分別采用基礎藥物治療和參麥注射液治療[1-3]。
經過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抽取某三乙醫院急診科患者進行研究調查,并將46例老年心肌梗死后心功能不全患者隨機分為兩組,研究組(23例)和參照組(23例),研究時間為2017年11月至2019年11月。其中參照組中男18例,女5例,年齡在40~72歲,平均(60.24±4.58)歲;研究組男17例,女 6例,年齡在 40~72歲,平均(61.23±5.09)歲。
參照組實行基礎藥物治療,常規處理臨床病癥,限制鈉的攝入、血管擴張劑、強心藥物、利尿劑等[4-5]。
研究組在基礎藥物治療基礎上加入參麥注射液(四川川大華西藥業有限公司)繼續治療,用量40~60 mL,將其注入葡萄糖注射液(濃度5%,劑量250 mL)中,靜脈滴注,1次/d,療程為15 d[6]。
治療前及治療后14 d內觀察臨床療效。①治療效果依據療效水平可劃分為顯效、有效、無效,治療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②患者靜息狀態下的血流動力學指標:心率、心排血量、心排血指數、每搏量、每搏指數、射血分數。
兩組對比數據用SPSS 18.0軟件分析、處理,用t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用χ2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治療前后的血流動力學對比,其心率、心排血指數、射血分數等在治療前兩組分值并無明顯區別,治療后,研究組心率有所下降,其他數值均有所上升,而參照組則無明顯明顯變化,兩組血流動力學數值差異明顯,P<0.05,其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對比結果見表1。
研究組和參照組的治療有效率對比,心功能治療有效率高的一組明顯是研究組,其顯效率及有效率均高于參照組,兩組有效率數據對比呈鮮明對比,P<0.05,有統計學意義,具體對比結果見表2。
表1 血流動力學(±s)

表1 血流動力學(±s)
組別 例數 心率(次/min) 心排血量(L/min) 心排血指數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研究組 23 88.47±6.74 78.14±7.51 4.01±0.96 4.87±0.57 3.03±0.05 3.35±0.06參照組 23 87.48±8.22 85.21±5.46 4.16±0.41 4.20±0.83 3.05±0.06 3.20±0.08 t 0.446 3.651 0.689 3.191 1.228 7.193 P 0.657 0.000 0.494 0.002 0.225 0.000續表1組別 例數 每搏量(mL) 每搏指數 射血分數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研究組 23 52.36±4.81 59.11±6.50 34.75±7.11 36.83±6.52 0.433±0.048 0.548±0.041參照組 23 55.24±6.23 55.29±2.13 32.93±6.99 30.16±6.42 0.453±0.023 0.502±0.031 t 1.754 2.678 0.875 3.495 1.802 4.292 P 0.086 0.010 0.386 0.001 0.078 0.000

表2 治療有效率(n, %)
老年心肌梗死是指心肌細胞急性的缺血壞死,一般是在冠脈病變的基礎上發生血供急性減少或中斷,使相應的心肌嚴重而持久的出現缺血壞死。此類心肌梗死的危險性極高,極易出現心臟驟停、猝死的風險[7-8]。臨床上針對老年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患者的治療方式基礎是采用藥物聯合治療,其中參麥注射液能改善心肌舒張功能,增強心肌收縮力,使冠脈血流增多,降低毒性反應,同時也具有高安全性,積極保護心、腎功能。本次研究將參麥注射液治療和基礎藥物治療對老年心肌梗死后心功能不全患者的臨床療效進行對比,依據對比結果可知,研究組和參照組的治療有效率對比,心功能治療有效率高的一組明顯是研究組,其顯效率及有效率均高于參照組,兩組有效率數據對比呈鮮明對比,P<0.05,有統計學意義;兩組治療前后的血流動力學對比,其心率、心排血指數、射血分數等在治療前兩組分值并無明顯區別,治療后,研究組心率有所下降,其他數值均有所上升,而參照組則無明顯明顯變化,兩組血流動力學數值差異明顯,P<0.05,有統計學意義[9]。
綜上所述,老年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患者采用參麥注射液治療,可積極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臨床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