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娟,田婷婷
(山西省汾陽醫院,山西 汾陽)
慢性肝炎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疾病,根據不同的病因可分為: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丙型肝炎、藥物性肝病等[1]。這些慢性肝炎都有共同的特點:不同程度的肝組織壞死加上炎癥影響,會形成肝纖維化,最終導致肝硬化。慢性肝炎潛伏期較長,初期癥狀不明顯,最常見是患者產生疲勞和胃部不適,但常被患者誤認為是胃病,沒有重視也沒有及時就醫,病情越來越嚴重,導致了肝硬化現象產生[2]。隨著社會不斷進步,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慢性肝炎的發病率也呈上升趨勢,嚴重影響了人們的正常生活。由于慢性肝炎病程較長,病情反復,極易對患者生理、心理造成一定的傷害。優質護理服務不同于常規護理服務,其理念是以患者為主,主要針對患者病情,對周圍環境、生活狀態、心理健康等進行全面優質護理服務,明顯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狀態,極大地提高了患者的護理滿意程度,促進了患者早日康復[3]。本文對于優質護理服務對慢性肝炎患者的護理效果做了以下研究。
選取我院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200例慢性肝炎患者按照入院順序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100例。在觀察組中,男57例,女 43例,年齡39~55 歲, 平均(47.7±6.5)歲,病程 0.5~1.5 年,平均(0.75±0.12) 年;在對照組中,男58例,女 42 例。年齡 38~55歲,平均(47.1±6.6)歲,病程0.6~1.5年,平均(0.79±0.11)年。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患者及家屬知曉本次研究并簽署相關同意書;②患者符合慢性肝炎診斷標準。
排除標準:①在治療中難以配合治療和護理的患者;②患有精神疾病或認知水平較低患者。
1.2.1 對照組
對照組患者使用常規護理服務,包括對患者進行日常巡視;每日檢查患者的身體情況;告知患者及家屬服用藥物的方法和劑量;治療過程中飲食有無忌口;按時完成對患者和儀器的檢查,并及時報告主治醫師。
1.2.2 觀察組
觀察組患者使用優質護理服務。其內容如下。
①入院護理:在患者進入醫院時,醫護人員溫和地接待并帶領患者及家屬參觀醫院環境,把日常治療涉及的地方介紹給患者及家屬,通過溝通了解患者的病情持續時間,仔細傾聽患者的需求等,為患者介紹主治醫師,帶領患者入住病房,告知病房內各項設施的使用方法,減少患者面臨新環境所帶來的不安情緒,增加患者的安全感。
② 營造舒適環境:每日進行病房衛生清掃,保持病房內干凈整潔;增添一些綠色植物,使病房內充滿生機;播放一些舒緩輕柔的音樂,使患者心情更加愉悅,為患者營造出舒適的治療環境。
③健康護理:對患者及家屬進行慢性肝炎的相關知識普及,改變他們不正確的疾病觀念,正確看待疾??;告知患者治療過程中飲食忌口;告知患者要適當地進行運動鍛煉,增強患者對醫護人員的信任,增強醫患關系依從性。
④心理干預:治療過程中,患者因病情反復而出現不良情緒時,醫護人員要及時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穩定患者的情緒,多與患者進行溝通,仔細傾聽他們的意愿,并盡可能地滿足他們的需求,讓他們大膽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及時解答他們因疾病產生的疑問。告知家屬陪伴的重要性,通過陪伴減少患者的孤獨感,多陪他們出去散散心,聊聊天,鼓勵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及時調整好患者的心理狀態。
①對比兩組患者的不良情緒評分。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與抑郁自評量表(SDS)對患者的心理情緒反應評分。SAS量表評分標準:輕度焦慮:50~59分,中度焦慮:60~69分,重度焦慮:70分及以上;SDS量表評分標準:輕度抑郁:53~62分,中度抑郁:63~72分,重度抑郁:73分及以上。
②通過自制滿意程度調查表,通過患者對醫護人員的評分對比兩組患者護理滿意程度。
③對比兩組患者康復后生活質量水平相關指標。
將實驗所得數據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20.0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率(%)表示,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護理后觀察組不良情緒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1。
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程度高于對照組,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2。
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3。
表1 不良情緒評分(±s, 分)

表1 不良情緒評分(±s, 分)
組別 例數 焦慮抑郁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觀察組 100 57.56±4.37 27.25±0.26 54.37±4.56 30.01±0.58對照組 100 56.35±4.63 36.73±0.65 53.65±4.49 43.75±0.98 t 1.901 135.329 1.125 120.656 P 0.059 0.000 0.262 0.000

表2 護理滿意程度[n(%)]

表3 生活質量水平等相關指標(±s, 分)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慢性肝炎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且越來越年輕化。過度酗酒出現酒精肝,過多攝入油脂高的食物出現脂肪肝,這表明慢性肝炎的形成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習慣是分不開的,如果在患者出現疾病前驅癥狀時沒有引起重視,那么會造成更嚴重的后果[4]。在慢性肝炎的治療過程中,患者情緒容易受疾病影響而產生波動,由于部分中老年患者免疫力較低,身體機能較差,極易影響治療效果。所以使用有效的護理方式是十分重要的。當前,人們就醫的需求也不斷提高,進行常規護理服務是不能滿足患者的需求的[5]。因此,為了改善患者的治療效果,對患者實施更全面的優質護理服務,其中包括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心理護理、日常護理等。最大程度滿足患者的需求,提高患者及家屬的滿意程度[6]。
本次研究結果表明,實施優質護理前,兩組患者的焦慮、抑郁評分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焦慮、抑郁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這說明,實施優質護理服務能夠減少患者的焦慮和抑郁等消極情緒產生,放松患者的心情,幫助患者樹立信心戰勝疾病,對患者病情康復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觀察組患者護理總滿意例數為98例,總滿意率為98%,對照組患者護理總滿意例數為89例,總滿意率為89%,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這說明通過實施優質護理服務,醫護人員對患者進行無微不至的關懷,對患者的問題進行耐心解答,滿足了患者的需求,能夠讓患者感到溫暖的同時減少陌生感,增加了患者對醫護人員的信任,促進了醫患關系的良好發展。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水平較對照組有了明顯提高(P<0.05)。這說明,優質護理模式不僅能夠在患者治療時產生積極作用,還能在治療后,對患者的生活狀態、心理健康、軀體功能都產生良好的影響,促進患者生活水平提高。
綜上所述,實施優質護理服務對慢性肝炎患者護理效果較好,在治療中能夠減少患者不良情緒產生而影響治療效果,促進患者病情恢復,增加了患者及家屬對醫護人員的信任,提高患者的滿意程度,改善了醫患關系,提高患者康復后的生活水平,值得臨床廣泛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