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退坡政策下綠色信貸能否促進新能源車企創新

2021-01-25 11:20:25張晨陳小雪劉聃
會計之友 2021年2期

張晨 陳小雪 劉聃

【摘 要】 基于資源稟賦和創新補償理論,分析綠色信貸對新能源車企創新效率的影響路徑,并從技術門檻和補貼額度視角探析退坡政策對綠色信貸和創新效率關系的影響機制;以63家新能源汽車上市企業季度數據為樣本,考慮產權與地區異質性,通過調節效應模型,實證檢驗綠色信貸與創新效率間的關系及退坡政策對二者關系的影響。研究發現,綠色信貸對新能源車企創新效率具有提升作用;退坡政策下,綠色信貸對創新效率的積極影響得到加強;影響效果不受產權性質和地區差異的限制。研究為證明綠色信貸對創新效率的促進作用、退坡政策在營造良好營商環境方面的作用提供了經驗證據,為推動企業實施綠色信貸、適應退坡政策奠定了理論基礎。

【關鍵詞】 綠色信貸; 退坡政策; 新能源汽車; 創新效率

【中圖分類號】 F832.2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5937(2021)02-0015-08

一、引言

十九屆四中全會強調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對生態文明建設中新能源汽車產業政策制定提出了新要求。新能源汽車作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一直受到國家補貼政策扶持,有研究指出,消費市場擴張證明了補貼政策在市場拓展方面的有效性,但政府補貼并不能提升企業創新效率[ 1 ],近年來騙補事件頻發也驗證了這一點。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飽受爭議,其對產業研發的促進作用受到質疑。與之相對,綠色信貸作為補貼政策的同時期配套措施,傾向于將資金投放到低污染、低能耗企業,同樣是新能源車企進行創新必不可少的融資渠道,然而其政策傾斜與資金扶持相結合的模式在新能源汽車產業創新行為中所發揮的作用并未被充分重視和實施[ 2 ]。財政補貼與綠色信貸需要協調配合,才能實現政策創新激勵效應最大化,新能源汽車產業創新激勵的政策結構優化勢在必行。

為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結構優化升級,2015年中央財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和發改委(以下簡稱四部委)聯合發布了《關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支持政策的通知》,即退坡政策。在退坡政策影響下,補貼對企業研發激勵的作用逐漸減弱,金融手段對新能源車企創新效率提升作用開始加強,看得見的手與看不見的手的實施效果出現變化。探究退坡政策下綠色信貸對創新效率影響效果的變化,成為新能源車企創新效率提升的關鍵問題。

基于上述背景,研究綠色信貸對新能源車企創新效率是否具有激勵效應,以及退坡政策如何影響綠色信貸效果發揮,對企業實施綠色信貸、適應退坡政策具有現實意義。本文擬研究兩個問題:第一,綠色信貸對新能源車企創新效率的影響機制如何?第二,退坡政策下,綠色信貸對新能源車企創新效率的影響程度會否發生變化,如何變化?

二、文獻綜述

(一)退坡政策與企業創新效率關系研究

已有研究對退坡政策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退坡政策指在某些產業政府補貼逐漸減少的政策,減少趨勢呈山坡狀;狹義退坡政策是指對政府補貼減少額度和減少方式進行詳細規定的政策[ 3 ]。

退坡政策與企業創新效率關系研究較少。學者通過對政府、整車廠商、電池廠商、運營服務商和消費者等參與者進行仿真分析,指出退坡政策會影響企業創新效率[ 4 ]。另有研究通過數值模擬、模型推演等方法,預測評價新能源汽車退坡政策對宏觀社會環境、中觀產業環境、微觀企業的影響效果,認為針對消費者需求端實行退坡政策時,會對整體社會福利產生積極影響[ 2 ];退坡政策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大影響[ 5 ];與金融、稅收政策結合考慮時,退坡政策對金融和稅收政策實施存在時變效應,影響新能源車企績效表現[ 6-7 ]。

學界對政府補貼與企業創新效率關系存在大量討論。不同政府補貼額度會對企業創新效率產生不同影響。多數研究認為政府補貼對企業創新存在正向激勵,并從知識擴散效應、資金投入、研發積極性等不同方面實證闡釋了政府補貼對企業創新的積極影響[ 8 ]。但有學者認為政府補貼過多會對企業創新形成擠出效應,產生消極影響[ 9 ]。更有學者將政府補貼分為市場需求端和技術供給端,認為需求端財政補貼對創新的激勵效果不顯著,而供給端財政補貼則存在提升作用[ 10 ]。

(二)綠色信貸與企業創新效率關系研究

綠色信貸與企業創新效率關系研究較少。有學者從融資—投資鏈角度考察綠色信貸對節能環保企業技術創新的影響,并分析融資約束調節作用以及綠色信貸政策和環保產業政策有效性,結果發現綠色信貸對企業研發創新效率存在積極影響[ 11 ]。

綠色信貸是企業銀行信貸的重要組成部分,銀行信貸對企業技術創新的影響研究可作借鑒。一部分學者認為,銀行信貸對上市企業技術創新存在積極作用[ 12-13 ],而且上市企業外源融資對創新投資的促進作用顯著大于內源融資[ 14 ];另一部分學者則認為,企業創新主要依賴于內部融資,銀行信貸對企業創新作用不明顯[ 15 ]。

也有學者研究綠色信貸對新能源車企的影響,認為綠色信貸能有效降低包括新能源車企在內的環保類型企業融資成本,推動企業可持續發展[ 16-17 ]。綠色金融對環保產業和新能源產業的支持主要體現在資本投入和技術創新方面[ 18-19 ],鑒于綠色信貸是綠色金融市場體系的主要融資渠道[ 20 ],綠色信貸對新能源車企同樣具有資本投入和科技創新雙重效應。

(三)文獻述評

綜觀已有研究成果,發現如下問題:(1)現有研究多將退坡政策和綠色信貸對新能源車企創新效率的影響分開研究,較少關注退坡政策背景下綠色信貸對新能源車企創新效率影響效果的變化。后補貼時代,脫離政策研究綠色信貸對新能源車企效率的影響,或脫離綠色信貸研究退坡政策對企業創新效率的影響,都無法準確刻畫政策和金融環境對新能源車企的真實影響機制,研究結果的可信度難以得到保證。因此,綠色信貸、退坡政策和新能源車企效率三者關系有待進一步檢驗。(2)目前關于退坡政策效果的研究多采用仿真模擬方法,具體參數的主觀性和模糊性較強,缺少退坡政策實施前后真實數據佐證,難以有力證明結論可靠度。

為彌補上述研究不足,本文將綠色信貸、退坡政策、新能源車企創新效率三者納入統一理論框架,從資源稟賦理論和創新補償理論角度綜合探索綠色信貸影響企業創新效率的作用路徑,有助于從理論層面明晰三者的作用關系。本文收集新能源汽車行業上市公司面板數據,將分析視角聚焦于微觀企業層面,實證研究退坡政策對綠色信貸與新能源車企創新效率關系的調節作用,進而為優化后補貼時代新能源汽車產業扶持政策提供可行思路。

三、理論基礎與研究假設

(一)相關概念界定

1.綠色信貸

綠色信貸有以下界定:(1)銀行等金融機構依據國家相關政策,對從事開發、利用新能源,從事循環經濟生產、綠色制造和生態農業等企業提供貸款扶持并實施優惠性的低利率,而對污染生產和污染企業進行貸款額度限制并實施懲罰性高利率的政策手段[ 21 ];(2)銀行將投融資項目及公司運作中與環境相關的信息作為審核和判決標準,并予以發放貸款的過程[ 22 ]。本文綜合考慮,認為綠色信貸是企業能夠采用、政府和金融機構共同推進、有環境規制條件的融資工具。

2.退坡政策

本文中退坡政策具體指2015年四部委頒布的《關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支持政策的通知》。通知明確規定提高燃料電池汽車技術門檻,降低補貼額度。

3.新能源車企

新能源車企分狹義與廣義。前者主要指符合《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定》中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條件的生產制造商;后者指新能源汽車產品價值鏈上的所有企業,如中證新能源汽車指數將新能源車企統計范圍設定為“從事鋰電池、充電樁、新能源整車業務的上市公司”。本文采用新能源車企廣義概念。

4.創新效率

有學者將技術創新能力界定為產品創新能力和工藝創新能力的耦合[ 23 ],本文參考該定義,綜合考量創新產品和工藝類型,以新能源車企產品和工藝創新的投入產出比界定創新效率。

(二)研究假設提出

1.綠色信貸與新能源車企創新效率關系

綠色信貸主要以資金集聚、資金傳導、信息開源、政策激勵四種途徑對新能源車企創新產生影響。

資金集聚方面,企業價值創造能力取決于其獲取、利用資源的能力,創新效率也與資源獲取利用能力息息相關。綠色信貸存在雙重屬性,因此資本集聚效應對新能源車企創新效率的影響也存在兩種效果。一方面,綠色信貸對滿足條件的新能源車企提供更低的貸款利率,配置專項信貸規模,幫助新能源車企通過綠色信貸更高效地吸納社會資本,從而推動企業加大研發投入[ 22 ]。另一方面,綠色信貸對新能源車企的資本化過程就是引入市場競爭的過程,綠色信貸的政策傾斜可能使新能源車企陷入逆向選擇,新能源車企籌集的資金盲目流向滿足綠色信貸條件的項目,減少有效的研發投資[ 8 ]。

資金傳導方面,綠色信貸雙重屬性使得其對環保產業采用優惠信貸政策,對高污染能耗企業提高信貸成本,引導金融市場資金從“兩高”企業流向環保企業[ 13 ]。隨著資金增加,企業創新所能利用的資源也相應累積,從而為技術創新營造良好環境。

信息開源方面,企業通過發展綠色信貸改善融資環境,豐富信息傳遞渠道,降低外部投資者承受的信息風險,從而能以較低信息公開成本獲得資金支持;各參與主體間信息噪音降低,企業研發創新也能獲得更多有效信息[ 24 ]。同時,綠色信貸搭建的信息共享平臺促進了企業研發部門與高等院校合作,形成知識溢出效應,提升了企業的技術研發效率。

政策激勵方面,綠色信貸作為一種環境規制,通過波特假說的創新補償效應,能刺激新能源車企為降低成本而進行綠色技術開發,提升研發效率[ 24 ]。

根據以上理論分析,提出假設:

H1:綠色信貸與新能源車企創新效率正相關。

2.退坡政策的調節效應

退坡政策的調節作用機理為:(1)放大資本集聚效應。當退坡政策實施時,新能源車企會將通過綠色信貸獲得的資金更多投入到企業技術創新中去。退坡政策提高了新能源汽車相關產品的技術門檻,企業為進入補貼名單,傾向于將綠色信貸資金投入到研發創新中以滿足退坡政策技術門檻,由于綠色信貸以低利率對新能源車企進行扶持,使得新能源車企資金利用率進一步提高。(2)提升資金傳導效率。退坡政策使得新能源車企的融資難度比不受退坡政策影響的企業更高,綠色信貸貼息相應更完善,對企業創新方面投入的影響也更加明顯。(3)拓寬信息開源渠道。退坡政策使新能源車企信息更透明化,新能源車企的創新產出必須經過專家和市場雙重檢驗才能獲得補貼。這股信息流刺激新能源汽車制造商通過資金和人力資本要素優化配置,以資金流推進新的物質資本形成,為研發創新提供支撐。(4)強化政策激勵動能。退坡政策作為目標性很強的政策工具,設置了新能源汽車補貼目錄,只有產品技術水平達到列入補貼目錄要求的新能源車企才能獲得補貼,強化了政府鼓勵新能源車企進行技術創新的政策激勵動能。

退坡政策通過以上路徑使企業更易獲得綠色信貸,放大了綠色信貸對新能源車企創新效率的提升效應。據此,本文提出假設:

H2:退坡政策對綠色信貸與新能源車企創新效率的相關性有正向調節作用。

本文理論假設的概念框架如圖1所示。

四、研究設計與樣本選擇

(一)模型設定

為分析退坡政策實施和綠色信貸對新能源車企創新效率的影響,本文以新能源車企創新效率為因變量,綠色信貸和退坡政策為自變量,構建模型(1)。同時考慮到政策作用發揮需要時間,為緩解反向因果等問題,借鑒任躍文[ 21 ]的方法,將所有解釋變量分別滯后一期,構建模型(2)。

加入退坡政策與綠色信貸的交互項,構建模型(3)和(4),以檢驗退坡政策對綠色信貸創新效率的調節效應。

POI代表新能源車企的創新效率水平;GC代表新能源汽車公司取得的銀行綠色信貸水平;SFP代表企業受退坡政策的影響程度;GC×SFP為綠色信貸和退坡政策的交互項;X表示控制變量,包括企業規模和利息保障倍數;?著i,t為隨機擾動項。i表示企業,t表示年度,t-1表示年度滯后一期。

(二)變量選取與數據來源

1.創新效率水平POI

新能源汽車作為戰略新興產業,較一般行業更強調企業創新能力的評價和發展,需綜合考慮創新能力的度量。本文參考相關研究的做法[ 17 ],將創新效率水平設定為企業無形資產凈額與研發投入的比率,反映研發投入形成了創新成果的產出效率。比值越大,企業創新效率越高。

2.綠色信貸GC

《綠色信貸統計制度》以及《綠色信貸統計信息披露說明》中戰略新興產業(包括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綠色信貸統計范圍明確指出,新能源汽車產業綠色信貸信息統計與披露的范圍為新能源汽車生產制造端的貸款余額。鑒于目前沒有基于企業的綠色信貸總額數據披露,考慮按貸款資金的實際用途采用新能源車企貸款總額作為替代變量。通過對年報企業經營部分文本分析,發現所采集的63家新能源車企的資金絕大部分用于新能源汽車及其零部件的生產制造,與《綠色信貸統計制度》中所規定的統計范圍相差不大,因此,本文將新能源車企的貸款總額作為解釋變量。

3.退坡政策SFP

以新能源車企所受退坡政策影響程度計量。根據退坡政策的文本內容分析,可知新能源車企受到退坡政策影響的時間節點為2016年,影響的形式為接受補貼的額度降低和接受補貼的車型技術門檻提升。由此,本文對退坡政策強度賦值方法如下:2016年以前的退坡政策影響程度均記為0;2016年以后,以工信部披露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助資金清算審核車輛信息表》作為依據,該表來自工信部通信清算中心的補助資金申請材料技術審查報告,對退坡政策的影響效果衡量較為科學,具有代表性。企業補貼額度降低但推薦車型數未減少時,將退坡政策影響程度記為1;補貼額度降低且推薦車型數減少時,將退坡政策影響程度記為2。

4.控制變量

影響企業創新效率的因素較多,但在新能源車企中,規模大的公司外部監督力度較大,獲得補貼和信貸支持可能性更大,企業創新效率可能會更高;償還貸款越好,銀行對企業信用評價越高,獲得綠色信貸支持可能性越大,企業創新效率也相應受到影響[ 15 ]。為了盡可能地保證模型的合理性和準確性,本文選取公司規模[ 11 ]和償債能力[ 17 ]作為控制變量,分別用企業年末總資產對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與流動負債比值來衡量。變量定義如表1所示。

本文選取2012—2018年間整車制造業務占比較大的新能源汽車上市公司面板數據作為研究樣本,使用季度數據,剔除數據缺失的公司,共獲得1 764個樣本數據。樣本時間窗選擇理由為:(1)我國于2012年出臺《綠色信貸指引》,綠色信貸數據可獲得;(2)2012年以前新能源汽車基本處于市場起步階段,2012年之后的數據相對全面。

數據來源于CSMAR數據庫、銀監會和工信部官方網站。創新效率和控制變量數據來自CSMAR數據庫,綠色信貸數據來自企業年報和銀監會披露的綠色信貸統計數據,退坡政策數據來自工信部官方網站。所有連續變量均按1%分位數雙向縮尾。

五、模型估計與結果分析

(一)描述性統計

表2為縮尾后主要變量描述性統計結果。綠色信貸的均值為20.3511,最小值為15.0683,最大值為24.4643,反映出我國新能源汽車上市公司的綠色信貸水平存在較大差異。創新效率(POI)的標準差為5.4415,表明我國新能源車企自主創新能力存在很大差異。而退坡政策(SFP)標準差為0.5721,說明新能源車企普遍受到退坡政策影響,但受影響的程度存在一定差異。

(二)回歸分析

1.綠色信貸與企業創新效率回歸結果分析

表3報告了模型(1)和模型(2)的回歸結果。回歸過程中均有觀測膨脹因子VIFs,未發現嚴重的共線問題。

回歸結果顯示,綠色信貸對企業創新效率的系數在模型(1)和模型(2)中均為正,在1%的水平顯著,接受H1,即綠色信貸對企業創新效率存在積極影響。綠色信貸通過資本集聚、資本傳導、信息開源、政策激勵等渠道,實現信息公開和市場監督,可以有效提升企業資本使用效率,促進企業創新效率提高,從實證結果上驗證了綠色信貸對新能源車企創新效率具有積極影響,同時綠色信貸存在滯后效應,沒有當期的作用效果顯著。

2.退坡政策調節作用分析

退坡政策對綠色信貸和企業創新效率之間關系的調節作用檢驗結果如表3所示。結果顯示模型(3)的交互項系數不顯著,模型(4)的交互項系數顯著,且為正。由此得出,退坡政策對綠色信貸與創新效率的調節作用存在滯后性,短期來看退坡政策的調節作用不顯著,但長期來看,退坡政策對綠色信貸和創新效率的關系有正向調節作用,驗證了H2。

退坡政策對綠色信貸與創新效率關系的當期調節作用不顯著,可能的原因在于退坡政策推廣尚未深入綠色信貸對新能源車企銷售業務影響的層面,缺乏針對性的有效支持,對資金集聚的放大效應、政策激勵的強化效應未充分發揮;且退坡政策中對綠色貸款的財政貼息方案尚未成熟,所以退坡政策在當期沒有放大綠色信貸對企業創新效率的積極影響。

而滯后一期實證結果表明,退坡政策已與新能源車企生產制造端的綠色信貸緊密配合,釋放出補貼退坡信號,能夠通過放大資本集聚效應、提升資金傳導效率、拓寬信息開源渠道、強化政策激勵動能,推動綠色信貸加強對企業創新的支持,因此退坡政策對綠色信貸與企業創新效率關系有正向的調節作用。

(三)進一步研究

1.產權異質性分組回歸

上述實證結果說明綠色信貸對企業創新效率有提升作用,退坡政策對綠色信貸和企業創新效率關系存在促進作用。以上結論在產權性質不同的企業間是否存在差異?歷來理論和實務界對國有企業和非國有企業的異質性存在討論,認為政府及相關優惠政策的實施會偏袒國有企業,而規制政策則相對于非國有企業放松管制。為此,本文根據企業產權的異質性進行分組檢驗,比較綠色信貸、退坡政策與企業創新效率三者關系在不同類型企業中的狀態。

如表4所示,國有企業與非國有企業的回歸結果與總樣本回歸結果方向和顯著性均一致,表明對于國有企業和非國有企業來說,綠色信貸對企業創新效率都有積極影響,退坡政策的實施對綠色信貸的積極影響都有促進作用。而且,退坡政策的實施對國有企業和非國有企業并無不同之處,體現了其公平性。

2.地區異質性分組回歸

沿海地區和內陸地區的發展水平存在一定差異,退坡政策和綠色信貸對新能源企業創新效率的影響是否會因地區發展水平差異而存在不同需要檢驗。本文根據企業所在地域不同,將樣本劃分為沿海企業和內陸企業。退坡政策對沿海地區企業創新效率在5%統計水平上存在顯著調節效應,而對內陸企業在10%統計水平上存在顯著調節效應。可見,退坡政策的調節作用對沿海地區更顯著,但強度沒有發達程度較弱的內陸地區高。內陸地區因發展程度不及沿海地區,更多依賴于政策的扶持,退坡政策的實施更大地刺激了企業創新研發,從而促進創新效率水平提升。

六、穩健性檢驗

本文進行了如下穩健性檢驗:依據相關研究[ 5,7 ],構建“專利數/研發人員數”指標作為創新效率代理變量,重復上述實證分析。專利數與研發人員數之比顯示創新成果產出效率,同樣可用于衡量企業創新效率。實證結果在顯著性水平和系數大小上與前文有細微不同,不過是否顯著和影響的正負方向與原模型結果相同,在一定程度上驗證了實證模型的穩健性。穩健性檢驗結果如表5、表6所示。

七、結論與啟示

新能源汽車行業供給側改革攻堅階段,退坡政策作為調整新能源車企行為的重要政策穩步實施。新能源汽車要實現產業轉型,必須堅持創新驅動、綠色可持續的發展模式。綠色信貸作為創新金融工具,逐漸成為新能源車企創新效率提升的新驅動力。本文對綠色信貸與新能源車企創新效率的關系進行作用機理分析,并從補貼額度和技術門檻角度探究退坡政策對綠色信貸和企業創新效率間關系的調節作用機理;以2012—2018年的新能源汽車上市公司為樣本,研究綠色信貸對新能源汽車創新效率的影響;引入退坡政策作為調節變量,分析補貼退坡下綠色信貸對新能源車企創新效率的作用路徑變化。研究得出兩點結論。

第一,綠色信貸的穩步推進對新能源車企創新效率存在積極促進作用。綠色信貸的政策傾斜使得資金流向新能源車環保產業,增加了研發投入;綠色信貸的風險管理能夠提升新能源車企公司治理能力,從而節約新能源車企創新成本,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從而提升創新效率。

第二,退坡政策加強了綠色信貸對創新效率的提升效應。退坡政策已與新能源車企生產制造端的綠色信貸緊密配合,釋放出創新有利于獲得政府補貼的積極信號,對綠色信貸與企業創新效率關系有正向的調節作用。不論國有企業還是非國有企業,沿海企業或內陸企業,退坡政策的實施明顯加強了綠色信貸對創新效率的提升效應。

基于上述結論,本文提出如下建議:

第一,企業應積極發揮綠色信貸對自身創新效率的提升作用,揚長避短。創新能力的提升是扶持企業做優做強的長效動力,企業要加強對綠色資金的使用效率,推動綠色信貸在企業融資中的暢通無阻。企業應該迎難而上,積極適應退坡政策,努力提升在電池續航等方面的創新水平,在后續的市場化競爭中贏得一席之地。

第二,政府要持續推動退坡政策,營造良好的市場化環境。新能源汽車退坡政策在實施一段時間后,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的作用逐漸得以顯現,因此政府應繼續發揮政策實施效果地域匹配的優勢,在退坡政策實施過程中對監管薄弱環節查漏補缺,適應未來新能源汽車市場化發展特點,主導建立新能源汽車市場化平臺,充分運用大數據等高科技信息手段,實時跟蹤掌握新能源汽車的技術創新情況,實現對補貼申報環節的嚴格監管,通過退坡政策的實施推動良好市場化環境的營造。

【主要參考文獻】

[1] 程永偉,穆東.基于SD動態博弈的新能源汽車供應鏈補貼策略優化[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8,28(12):29-39.

[2] 馬亮,任慧維.面向續航能力的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博弈研究[J].軟科學,2018,32(11):73-79.

[3] 蘆林堃.“后補貼時代”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策略研究[J].山西能源學院學報,2019,32(5):41-44.

[4] 劉蘭劍,趙志華.財政補貼退出后的多主體創新網絡運行機制仿真:以新能源汽車為例[J].科研管理,2016,37(8):58-66.

[5] 儲德銀,楊姍,宋根苗.財政補貼、稅收優惠與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新投入[J].財貿研究,2016,27(5):83-89.

[6] 廖家勤,孫小爽.新能源汽車財稅政策效應研究[J].稅務與經濟,2017(1):86-93.

[7] 高秀平,彭月蘭.我國新能源汽車財稅政策效應與時變研究:基于A股新能源汽車上市公司的實證分析[J].經濟問題,2018(1):49-56.

[8] 葉祥松,劉敬.政府支持、技術市場發展與科技創新效率[J].經濟學動態,2018(7):67-81.

[9] GOOLSBEE A.Does government R&D policy mainly benefit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8,88(2):298-302.

[10] 劉相鋒.供給端補貼、需求端補貼與退坡政策:基于三部門DSGE模型分析[J].財貿經濟,2018,39(2):36-51.

[11] AYYAGARI M, DEMIRGUC-KUNT A, MAKSIMOVIC V. Firm innovation in emerging markets:the roles of finance,governance,and competition[J]. 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2011, 46(6):1545-1580.

[12] 鐘騰,汪昌云.金融發展與企業創新產出:基于不同融資模式對比視角[J].金融研究,2017(12):127-142.

[13] 李匯東,唐躍軍,左晶晶.用自己的錢還是用別人的錢創新?——基于中國上市公司融資結構與公司創新的研究[J].金融研究,2013(2):170-183.

[14] HIMMELBERG C P, PETERSEN B C. R&D and internal finance:a panel study of small firms in high-tech industries[J].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91,76(1):38-51.

[15] 何凌云,梁宵,楊曉蕾,等.綠色信貸能促進環保企業技術創新嗎[J].金融經濟學研究,2019(5):109-121.

[16] 連莉莉.綠色信貸影響企業債務融資成本嗎?——基于綠色企業與“兩高”企業的對比研究[J].金融經濟學研究,2015,30(5):83-93.

[17] HUANG J H,LV H L,WANG L J.Mechanism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influencing regional green development:based on eco-efficiency and spatial econometrics[J].Geographical Research,2014,33(3):532-545.

[18] 林德簡,陳加利,邱國玉.中國環保產業的綠色金融支持因子研究:基于中證環保產業50指數成份股的實證分析[J].工業技術經濟,2018,37(5):129-135.

[19] 高曉燕,王治國.綠色金融與新能源產業的耦合機制分析[J].江漢論壇,2017(11):42-47.

[20] 董捷.我國綠色金融發展的現狀、問題和對策[J].工業技術經濟,2013,32(3):156-160.

[21] 任躍文.政府補貼有利于企業創新效率提升嗎:基于門檻模型的實證檢驗[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9,36(24):18-26.

[22] 李衛紅,白楊.環境規制能引發“創新補償”效應嗎?——基于“波特假說”的博弈分析[J].審計與經濟研究,2018,33(6):103-111.

[23] 白雪潔,李振洋.政府補貼對企業新產品創新的行業比較優勢門檻分析[J].當代經濟科學,2019,41(5):87-96.

[24] 張根林,段恬.國有資本、融資約束與民營企業技術創新:基于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J].會計之友,2020(2):146-152.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女人喷水视频| 国产精品网址在线观看你懂的| 亚洲欧州色色免费AV| 婷婷亚洲最大| 成人在线视频一区| 成人日韩视频| 毛片在线看网站| 亚洲日本www| 在线综合亚洲欧美网站| 亚洲av无码成人专区| 欧美成人免费一区在线播放| 国产杨幂丝袜av在线播放| 久久国产精品无码hdav| 重口调教一区二区视频| 国产精品永久久久久| 激情影院内射美女| 久久中文无码精品| 成人一级免费视频| 日韩精品无码不卡无码| 一边摸一边做爽的视频17国产| 不卡无码h在线观看| 亚洲 欧美 中文 AⅤ在线视频| 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 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 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播放| 国产一区二区免费播放| 亚洲综合色婷婷中文字幕| 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 久青草国产高清在线视频| 久爱午夜精品免费视频| 午夜啪啪网| 欧美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 一级毛片a女人刺激视频免费| 无码内射中文字幕岛国片| 99re精彩视频| 手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中文一区a级毛片视频| 亚洲va视频| 99久久精品国产麻豆婷婷| 亚洲色图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视频观看裸模| 国产迷奸在线看|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色奶水| 久久www视频| 欧美在线黄| 日韩一级二级三级| 免费国产不卡午夜福在线观看| 91精品国产福利| 国产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精品欧美视频| 男女男免费视频网站国产| 另类综合视频| 国产日韩欧美中文| 国产理论一区| 成人小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欧美色伊人| 亚洲天堂福利视频| 成人a免费α片在线视频网站| 免费高清a毛片| 狠狠色丁香婷婷|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男人天堂亚洲天堂| 亚洲男人的天堂久久香蕉| 波多野结衣久久高清免费| 欧美成人精品一级在线观看| 国产经典三级在线| 日韩区欧美区| 区国产精品搜索视频| 成人亚洲视频| 亚洲一区国色天香| 精品福利视频网| 国产成人区在线观看视频| 99er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999在线| 国产精品思思热在线| 久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日韩| 中文字幕乱码二三区免费| 欧美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影视| 国产原创演绎剧情有字幕的| 精品色综合| 2022国产91精品久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无码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