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隨機選取遼寧省沈陽市某小學的部分學生作為研究對象,以古詩個人沙游和團體沙游兩種形式展開教學。按照導入古詩沙游、創建與體驗古詩沙世界、游覽古詩沙世界與心理干預、連接沙游體驗與古詩學習四個階段實施心理健康教育行動研究。在教學中尤其應注意如下要點:加強教師的相關專業素養,自始至終營造自由、安全、受保護的空間,關注并保護學生的個體差異性。
〔關鍵詞〕沙游技術;古詩教學;教學研究;小學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2684(2021)02-0064-04
一、問題的提出
沙游技術是沙盤游戲技術的簡稱,指心理咨詢中來訪者在沙游師的幫助下,通過創建沙世界進行心理治療。該技術具有游戲性、象征性、創造性的特點,是心理咨詢有力的輔助工具。本研究將沙游技術融入小學古詩教學,旨在探索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徑。具體研究背景如下:
首先,沙游在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逐步得到推廣。2012年教育部發布的《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修訂)》指出:心理輔導室是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陣地[1]。在國家的號召下,沙游在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越來越受到重視,目前已經逐步得以推廣。充分利用沙游室推廣沙游技術,成為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項新課題。
其次,小學古詩教學面臨新的挑戰。近年來,統編本語文教材在中小學逐步投入使用,其中編選的古詩篇目大幅度增加,“小學一年級開始就有古詩文,整個小學6個年級12冊共選古詩文124篇,占所有選篇的30%,比原有人教版增加55篇,增幅達80%。”[2]這對小學古詩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探索教學改革的新途徑勢在必行。
第三,已有將沙游技術融入小學語文教學的先例。早在2013年,就有學者指出:學生可以在沙盤中將詩詞的意境表現出來,從而“更深刻和直觀地理解所學知識”。[3]目前,也有小學將沙游技術應用到中年級作文教學中,通過啟、學、議、練、檢等板塊對學生進行作文訓練[4]。另有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探索將沙游技術應用于小學古詩詞教學改革,并對教學價值與教學策略展開了初步的探究[5-6]。以上小學語文教學對沙游技術的采用,為本課題的研究提供了可資借鑒的經驗。
在上述研究背景下,本課題的行動研究涉及如下具體問題:
1.沙游技術如何融入小學古詩教學?可采用哪些具體教學策略?
2.沙游技術的融入會給小學生帶來怎樣的過程體驗?是否能夠從中發現心理健康教育問題?
3.這種嘗試是否具有在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推廣的價值?如果有,在推廣中應注意哪些問題?
二、制訂研究方案
(一)確定教學對象與教學內容
課題組按照古詩沙游具體參與人數的不同,將教學形式分為個人沙游與團體沙游兩大類型,從沈陽市某小學四年級隨機選取六名學生開展教學。在具體教學過程中,先開展師生一對一的個人古詩沙游,再開展五名學生參與的團體古詩沙游,兩者的間隔時間為一周。
在教學內容方面,課題組選取了小學生們學習過的五首絕句,分別為賀知章的《回鄉偶書》、李白的《夜宿山寺》、杜甫的《絕句》、蘇軾的《題西林壁》和高鼎的《村居》。這五首詩均篇幅短小、語言精練、意象鮮明,有利于小學生通過審美想象在沙盤中創設情境、呈現心境。
(二)制定初始行動方案
古詩沙游教學包括導入、創建與體驗、游覽與心理干預、連接體驗與古詩學習四個階段。在一般的沙游活動中,還應包括來訪者記錄沙世界和拆除沙世界的環節,但在小學教學實踐中,受小學生年齡的限制,對古詩沙盤的記錄活動由教師代為完成,另外受小學課堂教學時間的限制,故此兩個環節均省略。在第四個階段,一般沙游會設置為“連接沙游體驗與現實世界”,鑒于本行動研究以小學生的古詩審美鑒賞為前提,故將沙游體驗的連接對象由“現實世界”具體化為“古詩學習”。古詩沙游各個階段關鍵要素設計如表1。在以上四個活動環節中,導入環節大致需要5分鐘;創建與體驗環節大致需要15分鐘;游覽與心理干預、連接沙游體驗與古詩學習階段大致需要20分鐘。整體教學時間約為40分鐘。
三、研究過程與結果
(一)古詩沙游導入階段
教師首先帶領學生復習用于沙游的古詩,之后進入沙游師的角色,帶領學生熟悉沙游室,向學生介紹古詩沙游的規則。需要注意的是,在團體古詩沙游中,團隊成員需要根據抽簽決定次序,在沙盤中依次擺放沙具,彼此之間不能溝通,經過若干輪循環后完成創建。
在這一階段,教師要為小學生營建一個自由、安全、受保護的游戲空間,并充當這一空間的守護者。這樣有利于小學生緩解緊張、焦慮、懶散、倦怠等負面情緒,在隨后的古詩沙世界創建中更為主動。教師可以通過交談或音樂渲染的方法加以引導,教師先與學生親切交談,引導學生觀察沙具與沙盤,用手觸摸沙子的質感,并通過師生之間平等的交流互動,啟發學生想象如何把對古詩的理解自由展現在沙盤上;然后借助優美舒緩的背景音樂,使學生在音樂的伴隨下放松心情,在審美沉醉中感知沙的細致,想象古詩沙盤的情境。
課堂實踐和觀察顯示,大多數學生均能快速進入游戲狀態,自然過渡到下一階段對古詩沙世界的創建。但有個別學生在個人古詩沙游活動中比較緊張,并將緊張的情緒帶入到下一活動環節。這表明此類學生并未體會到自由、安全、受保護的氛圍,教師應進一步在潛移默化中幫助學生放松情緒,卸下防御。
(二)古詩沙世界創建與體驗
這是古詩沙游的第一個關鍵環節,直接決定了古詩沙盤對學生心靈世界呈現的真實度。教師先要向學生強調,沙世界創建中應以古詩為對象,之后進入學生自由創建古詩沙世界的階段。學生創建活動結束后,教師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古詩沙盤,在觀察中對古詩沙世界展開體驗與反思,并自主地選擇保留或調整沙世界的狀態。在學生創建與體驗、重建沙世界的過程中,教師要做學生靜默的陪伴者與見證者,并對學生沙具的擺放、調整等活動進行詳細的記錄。
課堂實踐和觀察顯示,參與古詩沙游的學生均能順利進行沙世界的創建與體驗活動,個別情緒緊張的學生也在游戲中逐漸放松下來。在個人古詩沙游中,不同個性的學生游戲進展的速度不同,故教師在此階段做時間預設時要考慮到學生的個性因素。在團體古詩沙游中,教師要根據具體情況提醒學生注意游戲規則,否則會影響團隊協作狀態呈現的真實性。
(三)游覽古詩沙世界與心理干預
這是古詩沙游的第二個關鍵環節,與活動成效密切相關。所謂游覽古詩沙世界,是指學生用口語向教師描述自己創建的沙世界,根據創建過程中沙具的擺放順序展開描述。在學生描述古詩沙世界的過程中,教師要認真、專注地傾聽,用心靈去感知學生所創造的沙世界,為師生間下一步的交流互動奠定良好的基礎。如果有學生對描述古詩沙盤有抗拒心理,想要保持沉默,教師也應尊重學生的這一要求。
描述古詩沙世界之后,教師應靈活采用心理干預技術,有效促進學生自我的心靈探索與成長。鑒于沙游活動是建立在古詩鑒賞基礎上的,故在心理干預中以培養小學生的學習能力為主,如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和探究精神,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引導其樂于向學。同時,教師也應注意以中立者的身份,幫助學生了解自我,認識自我。
通過課堂實踐和觀察發現,學生們雖然對古詩沙世界的描述詳略不一,但均愿意向教師展示自己的游戲成果。在與教師的交流互動中,由于氣氛比較寬松、和諧,大多數學生均比較樂于與教師溝通,并能夠在教師啟發下發現一些古詩理解上的缺失。教師的鼓勵與贊賞也有利于學生進一步樹立學習的自信心。
以《夜宿山寺》一詩為例,其中有一段師生關于“危樓高百尺”的對話,教學實錄如下。
師:你在沙具周圍設計了很多大大小小的沙丘啊。
生:代表這座樓四面環山,很少有人能發現它,但是李白發現了。
師:那你的設計是為了表現哪一句詩呢?
生:危樓高百尺。
師:你覺得這句詩在沙盤中體現出來了嗎?
生:體現出來了,樓很高,四面的山丘都沒有樓高。
師:在沙丘的襯托下,樓確實顯得很高啊!
在該生創設的古詩沙世界中,只有包括高樓、松樹、人物在內的五個沙具,其余則為起伏不大的各種沙丘,整個畫面構圖比較寥落。而且圖中沙丘的設計并不突出,如果學生不加以描述,是很難想象出高樓四面環山的畫面的。但是以高低不齊的沙丘來反襯高樓,這一想法仍有可取之處,教師的肯定會讓學生增強自信,這也有利于該生想象力的進一步提升。
通過觀察發現,在個人沙游中,也有個別學生在此階段一直比較緊張,這種緊張直到沙游活動的下一階段才有所緩解。對于這一類學生,教師對自由、寬松游戲氛圍的營造仍然比較重要。
(四)連接沙游體驗與古詩學習
這一階段屬于古詩沙游的拓展環節,教師進一步幫助學生認識到沙游活動與古詩學習之間的聯系,并鼓勵學生分享自己的切身體驗。
在個體沙游中,教師設計了兩個問題:你對古詩沙游活動滿意嗎?體會最深的是什么?參與個體沙游的小學生們一致認為,對用沙游方式學習古詩較滿意,通過這種方式能充分體會到古詩的畫面感。大家尤其對古詩中的個別詩句、詞語印象深刻,如創設《夜宿山寺》沙世界的學生對“危樓高百尺”中的“危”字印象深刻;創設《絕句》沙世界的學生在沙盤中設計了一條大河,并在其中擺放了若干只船舶,學生反映閉上眼睛就能看到“門泊東吳萬里船”的畫面。
在《村居》團體沙游中,教師也設計了兩個問題:你對古詩沙游活動滿意嗎?比較個人沙游與團體沙游,你感覺哪一種更適合自己?第一個問題均得到肯定回答,對第二個問題的反饋則不同。有的學生認為,個人沙游比較好玩,更適合自己,在團體沙游中,因為同學之間不能交流,根本不明白其他人的想法。有的學生則認為團體沙游更適合自己,經過幾輪的沙具擺放后,明白了同伴的想法,在配合對方時感覺非常有意思。可見,在團體古詩沙游中,學生呈現的團隊協作能力是不盡相同的。
四、教學要點
在沙游技術融入小學古詩教學過程中,需要注意如下教學要點。
首先,注意加強教師的專業素養。從事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師需要有較強的勝任力,在本行動研究中,教師尤其要在心理學和古詩審美鑒賞方面提高素養。課題組通過反復研究發現,本課題需要由掌握小學古詩審美鑒賞指導與沙游技術的教師承擔,缺少其中任何一項專業技能都不易勝任教學。
其次,注意自始至終為學生營造自由、安全、受保護的空間。教師在指導語引入沙游、靜默陪伴沙游、平等互動交流等各個環節均需為學生營造自由、安全、受保護的游戲空間。如有一位同學在個人古詩沙游的導入階段一直比較緊張,在游戲展開環節才逐漸放松了心態,但在描述與互動環節又陷入緊張狀態,甚至偶爾偷偷地咬牙,閉緊眼睛。這種緊張的情緒一直到連接沙游體驗與古詩學習階段才得以緩解。在隨后的團體古詩沙游中,教師加大了寬松氣氛的營造力度,該生對古詩沙游也已經有所了解,故在團體沙游過程中并未表現出緊張情緒,尤其在沙世界創建的后期,還能主動配合同學擺放沙具,并體現出對團體沙游的明顯喜愛之情。可見,教師始終注意營造自由、安全、受保護的沙游氛圍,有利于學生主動投入到沙游之中。
第三,關注并保護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師應注意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古詩沙游教學同樣如此。對于進行古詩沙游教學的教師來說,更多應以學生的合作者、服務者的身份出現,認可學生古詩沙世界創建的個體差異性,幫助學生做出最有利于心靈完善的選擇,而不是以語文教師的身份評判學生古詩沙盤的優劣高下。
總之,將沙游技術融入小學學科教學的行動研究剛剛起步,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只是取得了初步的成效,未來在研究范圍、內容、方法等方面仍需進行進一步的拓展。
注:本文系2020年度遼寧省沈陽市心理學會及沈陽市心理咨詢師協會重點課題 “沈陽市沙游技術融入小學古詩教學的行動研究”(Sypsy202005)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葉一舵.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教程[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
[2]溫儒敏.部編本語文教材的編寫理念、特色與使用建議[J].課程·教材·教法,2016(11):6.
[3]魏廣東.沙盤游戲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3(14):31.
[4]李秋實.沙盤游戲在小學中年級作文教學中的應用[J].遼寧教育,2017(12):35-38.
[5]方紅菲,華云松.沙游技術在古詩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漢字文化,2019(S2):128-129.
[6]譚艷秋,華云松.沙游技術與古詩詞課堂教學結合的策略研究[J].漢字文化,2019(22):85-86.
(作者單位:沈陽大學師范學院,沈陽,110041)
編輯/張國憲 終校/衛 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