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文燁 杜卓朋 任小寧
華北理工大學
(一)趣味性,挑戰性。經過對網絡教學的研究,我們發現,學生在學習網課時很容易感到焦躁,厭煩,甚至走神。其原因大多是因為網絡課程節奏慢,難度設置過于簡單的緣故。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我們要讓課程生動有趣,授課老師風趣幽默,更要會設計一套合理的難度曲線,用挑戰性帶來趣味性,激起學習者戰勝困難的動力,并為其帶來戰勝困難的成就感。在學習者對漢語知識有一定了解后逐漸提高知識的難度,同時每節課后保持一定量的練習,激發學生思考。
(二)易用性。光說不練假把式。外國人如果光學漢語語法理論,拼音讀法,時間長了還一句簡單的問候語都不會說,不免心生急火,產生厭學情緒。學以致用是許多學生學習成就感的重要來源,因此,在課程初期就要交給學生一定的口語表達法,讓入門級學生也有在日常中也有使用漢語的機會。
(三)靈活性。實現課程教授的靈活性需要有大數據分析以及海量優質的網課資源,我們會把一段時間的工作重點放在上面。漢語的學習者人員構成復雜,因此課程安排需要有靈活性,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1.對學生學習背景的靈活性。有些學生在孔子學院學習漢語,把網絡教學僅當做補充的手段。有些則不然,學習手段只有網課一條路。同時,還有是否接觸過韓語學習,達到了哪種等級的區別。對于各種不同的人,我們要通過測試確定他的實力,并用不同的課程來配合。2.對學生非學習背景的靈活性。不同國家,意識形態,家庭背景的人,所說的語言,思維方式,接納信息的偏好也不同。同樣地,我們需要因材施教,為不同學生安排不同的課程。
漢語幫是面向全體外國友人,年齡不受限,但主要是以青少年為主體進行授課,提供優質教師資源1對1在線漢語教育,其主打思路是“隨時隨地學漢語”,通過在線方式將中國優質教師資源與外國友人的學習需求進行精準對接。漢語幫App不僅面向華北理工大學留學生使用,它向唐山市互聯網企業發出邀請,共同打造漢語線上學習平臺,也為漢語國際教育對發展提供了新路徑,提供了此創新項目,協助其收集客戶反饋,整理意見對項目的具體實施提出適宜的建議。
1.教研內容是在線教育市場的王牌。漢語幫App運用在線授課模式,主打1對1直播,打破傳統線下授課時間不靈活、教師不可選、成本高等弊端。直播平臺的設計以學生為中心,軟硬件結合,實現老師和學生之間跨越距離的面對面溝通、多種文檔和多媒體的直觀演示,快速進入的簡約體驗。與傳統的線下大班授課模式相比,1對1在線教育的比較優勢明顯,師生間的互動性更強,學員時間安排更靈活。在主打“1對1教學”模式的同時,推出大量高質量公開課,使消費者可進行多樣化選擇。網絡公開課,可允許多人同時參與到課程中。根據孩子的學習進度,自主研發主修課的拓展閱讀內容,中文教師原聲伴讀,將藝術、科學、社會學、數學等學科也融合到課程中,能讓同學在潛移默化中獲得在不同場景下運用語言的能力,同時還能讓更多的外國友人了解到中國特色文化。2.高質量師資成為市場新風向。我們漢語幫將會與多所高校合作,從中獲得優質師資,我們大部分教師將擁有優質高等教育學歷背景,學歷高,普通話一級甲等。漢語幫App與國際教育接軌,由中文教師結合教學知識點,親自拍攝教學內容,使得同學不出國門也能親身感受漢語的魅力,在課前預習中充分領略世界各地的風土人情,實現漢語和文化的同時輸送。3.教學體系:翻轉課堂+實景式教學體驗。翻轉課堂譯自“FlippedClassroom”或“InvertedClassroom”,是指重新調整課堂內外的時間,將學習的決定權從教師轉移給學生。在這種教學模式下,課前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獲取課上所需基本信息;課上學生專注于基于項目的學習,獲得更深層次理解;課后學生自主規劃學習方式,教師采用講授法和協作法來滿足學生的需要和促成他們的個性化學習,其目標是讓學生通過實踐獲得更真實的學習。
1.線上教學視頻,從基礎,初級,高級,到精英,不同形式的教學,滿足客戶個性化需求。
2.直播完整課堂和碎片化課堂,老師和用戶實現交互性,實時反饋提高教學質量,定時定點提高教學效率,并且平臺支持通過點贊實現雙向鼓勵機制。
3.舉辦線上和線下語言學習互動和活動,舉辦“老外說中國”段子征集等等,給予加分獎勵;鼓勵措施,平臺教學時會進行小測驗,家庭作業等,以此考察用戶學習效果,成績達到90分獎勵中國特色紀念品郵寄到用戶手中,并篩選優秀學生組織來中國旅游,感受中國特色文化,以此鞏固學習成果。
4.以贈課方式鼓勵用戶推廣,低成本高留存改變傳統渠道。漢語幫App將用品牌效應代替流量生意,打造品牌依賴性,用老用戶帶來新用戶。
5.我們App除了投放大量地廣、購買搜索引擎關鍵詞排位以及各大社交網站流量之外,將邀請明星進行品牌代言。 邀請明星外國友人親自體驗課程,不僅有助于提高品牌知名度,也可以強化大眾的認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