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榮 聊城市生態環境局莘縣分局
引言:經濟的發展加速了我們生存環境的惡化,如今對于生態環境的保護已經被列入我國新時期的發展中所亟待解決的問題當中。而環境監測工作的開展可以及時掌握城市的污染情況并對污染物的參數和變化進行實時監控和分析,這對于污染的控制和環境整治的開展具有十分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要想加強環保工作開展的效率,則需要對環境監測工作進行進一步發展和完善。
環境監測作為當下環境保護所采取的一個重要措施環節,由政府事業部門、軍區、學校科研單位和民營機構進行實施,通過化學手段、物理手段、生物手段或者生態監測的技術對污染的自然因素和認為因素進行分析,并通過對污染組成的研究得出污染情況相應的評價,從而對整個環境保護和治理的開展產生作用。它可以對環境的質量變化進行跟蹤,從而極早地發現污染源,使得下一步的環境治理的展開擁有足夠的抓點,可謂是一切環境工作的開展前提。而環境監測工作從早期的開展到現在也經歷了三個階段,即典型污染事故調查監測發展階段(被動監測階段)、污染源監督性監測發展階段(主動監測極端)和以環境質量為主的發展階段(自動監測階段)。隨著環境監測工作的不斷發展和完善,環境保護的開展也得以更加廣泛、全面和深入。
環境監測工作不僅是環境保護工作展開的前提,其對于環境報護工作的其他環節的運行和發展也具有不同程度的推動作用。首先,環境監測有助于環境管理整體的進行。環境監測中的實時監測可避免污染物長時間超標對環境所造成的二次污染。其次,環境監測有助于突發性污染的控制。對于很多的突發性的大面積污染,環境監測中的自動動態監測系統可以迅速識別到污染情況,對大面積的污染采取及時的控制以免造成不可估計的影響。第三,環境監測有助于污染物非法排放的管控。環境監測中的實時監測數據可為懲治那些無視環境保護相關法律法規的非法排放污染物的企業提供全面且充足的證據。最后,環境監測有助于經濟與生態間的協調發展。企業可通過環境監測得出的數據明確工廠的建設標準和可持續發展的方向和方法。
環境監測在生態環保中的發展策略可以從創新管理體系、強化監測質量管理、強化人才隊伍建設和完善監測預警體系四個方面展開分析。
環境監測在環境保護中的占比較大,因而其管理體系的建立要更加嚴謹。垂直管理作為我國人民政府管理中的一大特色,其垂直性、相對獨立性對環境監測的有效發展而言具有更多的優勢。在事業單位開展環境監測的工作時,垂直的管理體系使得部門的管理開展更具獨立性,少了其他部門的干擾也可以進一步提高環境監測管理的質量;而對于其環境治理的開展也會更具有主動性,并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及時且科學合理的治理。因此,對于環境監測的管理體系完全可以參照垂直管理的方法,要注意的是,部門對于垂直管理的實施需要進行些許的調整。
檢測質量對于整個環境監測工作而言是工作能否順利展開的基礎,同時也是環境監測在環境保護中作用發揮最大化的前提。因此,對于環境監測質量的管理要予以十分的重視和強化。建議環境監測部門和機構建設環境質量監測網,通過各個站點監測的環境信息的迅速匯總來從范圍上提升環境監測的質量;而對于各個環境監測部門和機構加強標準化的建設則可以促進啟動全國的環境監測站標準化達標驗收工作,以在標準上提升環境監測的質量;同時對于檢測質量的監督也十分重要,建議環境監測部門實施質控試驗室,通過第三方的監督來實現強化檢測質量的管理。
要想促進環境檢測的發展,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隊伍的建設是關鍵。檢測部門和機構應當從全局的角度著手,積極順應時代的發展需求,加強對于時代所需人才的培養。首先,要在理論認知上加強對環境檢測質量管理隊伍的宣傳和灌輸,其次,環境監測部門需定期對質量管理隊伍的成員進行專業技能的提升培訓,最后,環境監管部門要對質量管理隊伍的成員進行相應的考核,以確保他們專業能力水平和對于突發事件的處理技巧和能力。強大的人才隊伍建設可以為環境監測的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環境監測的發展還需要在許多環節上進行完善。比如說環境監測的預警系統。環境監測的預警系統可以快速地對環境污染的危害做出精準的判斷,并通過對危害范圍的進一步分析,針對危害的輕重緩急及時做好危險的預警工作。因而,環境監測部門和機構應在工作的設置中盡早完善監測預警系統。工作人員需要對污染物的情況做出及時且精確的判斷,對受危害比較大的區域做好預警工作,并通過制定科學的對應方案及時控制污染所帶來的環境損害,進而方便制定下一步的治理計劃。
結束語:綜上所述,環境監測對于環境保護而言不但是環保工作開展的大前提,更是環保工作各個環節得以運行的關鍵。在環境問題日趨嚴重的現如今,未有發展好環境監測工作,在預防和監測上及時有效地減少污染對于我們生存環境的破壞,我們的生活和發展開可以得到保障和延續。因此,明確自身的責任感,為環境監測的發展盡一份力是每一位環保工作者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