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毅 張敏
湖南文理學院芙蓉學院
引言:隨著互聯網+教育的發展,越來越多高校、越來越多課程開始進行信息化改革,尤其是構建MOOC進行混合式教學。籃球課程一直都是普通高校體育專業的核心課程或者是所有大一和大二年級學生喜愛選修的重要課程之一。目前,很多高等院校的體育課程采用的是傳統的講授模式,存在教學模式單一、教學效率低等問題。MOOC教學有時效性、便捷性等顯著的優點。如何將MOOC有效的融入到籃球課程,提高籃球課程的教學質量,成為很多高校籃球教學模式改革的重要內容。
(一)實踐教學內容遠多于理論教學內容。目前普通高等學校的籃球課程一學期課時一般是26課時,每次2課時。每次上課時,教師教學理論講授的時間基本上不到20分鐘,其余的時間都是學生在練習。理論是用來指導實踐的,實踐反作用于理論。理論教學內容包括規則、運動特點、運動規律、運動技巧等對實踐教學有著非常重要的指導內容。目前籃球課程的合適的理論教材非常少等原因,造成目前該課程的教學不太重視理論教學,或者教學內容很少創新。
(二)教學形式單一。單一的教學形式使得教學枯燥。縱觀一些其他課程如體育心理學等,很多老師利用學習通、中國大學MOOC、微信小程序等采用翻轉課堂、案例教學、項目教學等,教學形式多樣,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課件app預習課后作業、線上討論等都可以提高課程的學習效果。
(三)師生互動較少。籃球課堂上,除了老師給學生指導動作外,師生之間交流很少,更何況老師指導的學生有限。到期末考試時,部分學生由于害羞或者不重視課程,導致師生之間幾乎沒有互動。
(四)缺乏合理的教學評價。由于籃球課程使用的是傳統教學模式,學生的教學過程無法記錄,教學評價大多使用的是最終結果的評價。雖然有平時成績(主要是考勤)和期末成績(主要是技術考核),導致部分學生是為了最終的成績而學習課程,可能教師記錄的成績會存在不公平。
(一)有利于優質的課程大眾化,平衡理論與實踐教學內容。優質學校、優秀教師將自己的籃球課程教學內容拍成視頻放在網上共享,可以使得教師獲得學習交流、資源共享的機會變得容易快捷。有了資源,籃球課教師就可以進行借鑒,平衡理論與實踐教學。
(二)促進教學方式多樣化。利用MOOC,教師前期工作可能比較多,但是課程一旦建立后使用起來非常方便。可以進行翻轉課堂教學、可以進行項目式教學、可以利用app的工具進行考勤、搶答、投票、選人等課堂活動,促進教學方式多樣化。
(三)極大便利師生互動。只要有網絡,師生可以隨時隨地進行交流,教師也可以隨時觀察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督學。對于害羞的學生來說,MOOC工具是與老師直接溝通交流的一種很好的方式。
(四)可以構建多樣化的教學評價體系。因為MOOC可以記錄學生的學習痕跡,教師可以構建過程評價體系。例如成績構成可以為討論、視頻、作業、測驗、搶答、考試等。
(一)設計合適的教學內容與開發教學資源。這是建立MOOC的前期準備部分,需要花費較多的時間。首先要對理論教材的內容進行重構,分解知識點,構建滿足面向社會開放和校內信息化教學改革需求的內容體系,可以先分幾大模塊,每個模塊再細分,最好構建相應的思維導圖。然后,每一章都要配備相應的微課視頻、練習與測驗、作業、拓展閱讀、討論等。最后,同時自主開發和借鑒一些相應的教學資源,如案例庫、拓展閱讀庫、專家講座、籃球賽事等。在多元化的教學資源作用下,幫助學生們順利的實現課內外自主化的學習,拓展知識面。
(二)教學過程的設計。利用MOOC是進行混合式教學,還是線下教學只是簡單線上輔助,又或者完全是線上學習,不同的教學類型是有不同的教學過程的。如果利用MOOC進行混合式教學,課前需要發放預習微課、前測以及叮囑學生需要準備的材料,課后鞏固作業、測驗發放,答疑,督學等,課中利用互動工具進行鞏固、提升或者創新學習。
(三)交流互動模塊的設計。由于籃球課程并不是一門純理論課程,實踐非常重要,而實踐中師生的交流互動就顯得更為重要了。
(四)教學考核模塊的設計。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籃球課程是選修課程,對于籃球專業的學生來說,籃球課程才是必修課。無論是選修課還是必修課,考核設計都要包括過程性評價和期末效果的評價。過程性評價可以里面MOOC平臺提供的工具進行并設置權重記錄分數,如微課、討論、練習、考勤、互動等作為過程性評價各自設置一定的比重,期末技巧測試作為期末效果的評價設置一定的比重,如果學生在第二課堂獲得了成果如校級以及以上籃球比賽獲得成果、籃球相關的創新創業項目立項、籃球相關的論文發表等也可以作為加分項計入最后的成績,來中飯全面考核學生的學習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