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頂峰 宿松縣五里鄉綜合文化站
當前農村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迅速,人們對精神生活的要求逐漸提高,廣播電視是群眾獲取資訊、日常娛樂的重要渠道,隨著人們的精神要求不斷提高,傳統的廣播電視節目水平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所以,加強農村廣播電視事業發展至關重要。與城市地區相比,農村地區的廣電基礎設施建設相對落后,推動廣電事業發展,首先必須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為廣電事業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廣播電視是最常見也是最重要的信息傳播渠道,最初人們獲取信息就是通過電視新聞、廣播等,作為黨的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廣電部門肩負了重要的宣傳職責,加強農村廣電事業建設,可以及時向村民發布國家的政策、方針等,讓群眾第一時間了解政策信息。雖然網絡媒體發展迅速,但是廣播電視作為傳統的宣傳媒介,在媒體領域還是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加上一些群眾對網絡媒體的接受程度不高,廣播電視依舊是農村地區傳播信息的主要渠道。另外,由于廣播電視平臺是以人民群眾為服務對象的,農村廣播電視應該以農民為中心,深入基層,了解農村基層的實際情況,再將這些情況反饋給相應部門,對于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有一定的作用。
農村地區的廣電事業發展水平較低,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多年以來農村地區注重經濟發展,對廣電事業的重視程度不夠高。廣電事業屬于文化領域的產業,對于農村地區的群眾來講,發展經濟、提高生活水平才是最關鍵的,加上一些農村地區偏遠,信息閉塞,所以廣電文化事業看似可有可無,容易被人們忽視。
隨著我國廣電事業建設加速,每年都有專項撥款用于廣電事業建設,但是由于農村地區面積較大,這部分資金對于農村地區的廣電事業改善遠遠不夠,基礎設施配備不足,信號接收不到位,這些都會直接影響群眾的日常體驗。另外,考慮到價格因素,一部分村民不愿意繳納開通廣電信號的費用。
廣電事業發展離不開專業人才隊伍的支持,就當前實際情況來看,很多人不愿意到農村地區工作,認為農村地區條件比較艱苦、待遇差,廣電專業畢業生也更傾向于到城市尋找工作,所以,缺乏專業的人才隊伍,對于農村廣電事業的發展也有較大影響。
廣電事業建設,不僅要覆蓋城市,還要覆蓋廣大農村地區,城市的廣電基礎設施建設已經比較完善,但農村地區還遠遠不夠。當前,國家對農村廣電事業建設也給予了一定的支持和鼓勵,例如“村村通”工程的推進,就為農村廣電事業建設提供了必要的支持,保證農村廣電信號全覆蓋,村民可以接收信號觀看節目。在此基礎上,國家要加強對農村廣電事業的宣傳,讓群眾對農村廣電事業發展的重要性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并且要對廣電事業的發展方向、發展趨勢等進行講解,奠定良好的群眾基礎,促進農村廣電事業實現長遠發展[1]。
農村地區廣電事業發展比較緩慢,一個重要原因是資金投入不能滿足農村廣電事業發展的要求。對此,國家可以增加農村廣電事業的資金投入,幫助廣電部門合力地規劃資金,購買設施設備,在廣電設備的使用過程中能夠及時做好設備的檢查維護,提高廣電人才的待遇水平,吸引更多人才投身到農村廣電事業中,促進廣電事業發展。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給廣電事業帶來了全新的機遇,基于互聯網提出的“縣級融媒體”,是未來農村廣電事業發展的主要方向,可以利用互聯網技術、計算機技術,將廣播、電視、手機、網絡等進行充分的融合,隨著村民對互聯網的使用更頻繁,融媒體發展也有更廣闊的空間。另外,廣電部門要結合農村的實際情況,制作更多本土化的節目,調動群眾的積極性。例如,可以在村與村之間設立一些小型電臺和電視臺,由村民自辦,選出一些比較活躍的村民,參與節目的制作,播出與農業種植、養殖等更具有本土特色的新聞。這種方式可以很好地調動群眾的積極性,用一種農村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來播出新聞,傳遞信息,不僅體現出廣播電視的公共服務屬性,還能促進廣電事業實現跨越式發展。
農村地區的廣電事業人才不足,是影響廣播電視行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針對這一現狀,廣電部門可以通過各種政策對人才進行吸引,比如提高到農村廣電人才的福利待遇水平,和學校進行合作,為學生提供實習、工作的機會,不斷壯大農村廣電事業人才隊伍。對于現有的廣電工作人員,也應該要定期進行培訓教育,聘請專業人員授課,對廣電事業的專業知識、設施設備、媒體業務等進行講解,提高廣電工作人員的綜合能力水平,不斷強化其服務意識,為農村廣電事業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2]。
綜上所述,廣電事業發展是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農村地區的廣電事業發展速度比城市地區緩慢,針對當前農村廣電事業發展面臨的困境,要從多方面著手,加強對廣電事業的重視、增加廣電事業的資金投入、組建專業化的人才隊伍,同時要結合時代發展創新廣電事業內容,促進農村廣播電視事業不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