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 山西畫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引言: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數字化媒體在媒體行業競爭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在一定程度上繼承和創新了傳統媒體的運作方式,促使媒體傳播方式、具體形態都呈現出多樣性、多元化特點。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相互融合,已經成為媒體行業未來發展的主要流行趨勢。
傳統媒體在媒體行業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具有傳播范圍廣、真實性程度高、時效性強的特點。在電子信息技術飛速發展時期,新媒體的出現在原有基礎上拓寬了媒體傳播渠道和范圍,具有及時性、共享性和互動性等特點,加強了用戶與媒體之間的緊密聯系,二者的高效融合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轉變我國媒體發展格局、增強媒體綜合實力的重要表現,有利于拓展媒體行業的實際規模,提高媒體行業的傳播力和影響力,對提升我國國際地位有著促進作用[1]。
保證內容真實性是媒體行業發展的唯一標準,同時也是媒體行業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準則,在保證內容真實的基礎上,還要確保內容具備豐富性、多元化的特點。一般來說,傳統媒體的傳播形式過于單一,但是由于相關機制的健全和操作流程的規范,其內容信息具有較高的可靠性和權威性,具有較大的影響力。新媒體的產生和發展是基于互聯網技術而進行傳播和擴散的,突破了傳統時間和地域的限制,具有內容豐富、時效性強、互動性高等特點,但是由于相關規范和標準還沒有建立健全,因此極易出現信息虛假、謠言滋生等情況,對媒體行業積極發展產生一定阻礙。因此,必須將傳統媒體和新媒體進行高效融合,必須積極堅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原則,在保證信息真實可靠的基礎上,豐富傳播形式和內容,在此基礎上還要加大網絡媒體監管力度,增強信息的真實性、可讀性和趣味性,滿足大眾對媒體傳播的不同需求。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融合發展的基礎上,可根據讀者的閱讀習慣、興趣愛好等多種因素進行綜合考量,制定出符合新形勢要求的具體內容,并進行不斷創新,提高媒體融合后信息的質量,保證內容的真實性和可靠性。
從目前情況看,傳統媒體的傳播方式已經不能滿足現代化人們的實際需求,因此,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后,在確保信息真實性、準確性和有效性的基礎上,對新媒體傳播方式多樣性特點的充分利用,將高質量的信息內容通過多種信息渠道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有效傳播,從而有效實現傳統媒體的現代化、科技化、數字化發展,在一定程度上轉變了傳播方式,有利于構建新型社會下的媒體產業形式。在此基礎上,想要有效促進二者之間的高效融合,必須充分發揮其各自的優勢和特長,實現共同發展。相應的,現代化媒體產業需要在社會構建的基礎上,整合自身產業結構。
由于現代化網絡進程的不斷快速推進,媒體信息發布也逐漸呈多元化的趨勢發展,在此基礎上,傳統的媒體信息發布途徑仍具有鮮明特點,比如;雜質、報紙、電視等,但是現代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人們不可能浪費大量時間去閱讀長篇文章,因此,必須充分利用傳統媒體品牌效應,同時還要確保信息的簡潔性和高質量等特點,對用戶的體驗效果加強重視,同時還要對用戶群體類型進行精準劃分和優化,促使品牌影響力得以有效提升。在傳播媒介途經的選擇方面,還要根據實際情況,對傳播方向、具體內容和表現形式進行科學合理調整,比如:在保證網絡制度具有規范性的基礎上,在微博、知乎等應用程序上申請用戶號,在運行后臺對用戶關注的媒體用戶、類型和特點進行分析,并及時推送相關內容,提高信息閱讀量,給目標用戶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在此基礎上還可以利用微信公眾號實現品牌信息查詢、推送及互動等多樣化服務,真正意義上滿足用戶的實際需求[2]。
加強媒體融合人才的培養也是促進傳統媒體和新媒體融合的重要途徑之一,通常情況下,傳統媒體人員具備較強的專業素養,同時對信息的寫作手法和內容把控程度較好,以致于不能對新媒體的表現形式和技術操作進行及時掌握,相應的新媒體人才對傳統媒體的認識不夠深刻,不能充分理解其內部含義,因此,必須加大力度培養二者融合的專業技術人才,可以通過專業培訓的方式提高媒體從業人員的專業水平和綜合素養,為媒體行業未來發展儲備充足人才。
在媒體融合階段我國政府應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完善法律法規則是重要手段,對媒體行業信息傳播起到規范和限制的作用,避免謠言的產生和虛假信息的進一步擴散,在此基礎上,相關人員還要努力研發相應的信息保護技術措施,保障網絡信息的真實性和可靠性,與此同時,還要大力做好正確的引導工作,促進媒體融合和積極發展。
結論:綜上所述,傳統媒體和新媒體融合已經成為現代媒體行業發展的重要手段,因此,需要在繼承和發揚傳統媒體的同時,對新媒體的傳播優勢進行充分利用,促使二者的有機融合,在此基礎上還要大力培養媒體融合人才,完善法律法規,積極推進媒體新時代的快速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