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歡歡 黔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
農村電商是指農民運用互聯網、移動端等先進技術手段,開展產品的宣傳、銷售、支付等一系列經營過程。農村電商創業者,即“電商創客”,指依托電子商務實現創業的農民群體。農村電商創業者的存在,聯動了農村的資源、人才和資金,推動了農產品的上行。但是通過調研發現農村電商創業者運營現狀不容樂觀,既有發展窘迫的外在環境影響,又有自身內在環境的影響,導致農村電商發展情感失聯、資金失聯和平臺失聯,本次研究主要以黔南州三都縣為例,探索農村電商創業者的培育路徑,使當地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得到及時提升。
(一)三都縣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現狀。三都水族自治縣,位于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東南部,是中國唯一的水族自治縣,地處“月亮山、雷公山”腹地,全國60%以上的水族人口居住在三都,2016年三都水族自治縣被列為第三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三都依靠得天獨厚的地域優勢大力發展農業,同時在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農戶投身于電商創業浪潮中,并在發展過程中形成了三都獨特的“一品一帶”生態發展模式,打造的三都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聚集了全縣70多家優秀創業企業。
(二)三都縣農村電商創業者創業現狀問卷調查。本次通過調研抽樣共發放問卷500份。回收問卷 486份,其中有效問卷476份,有效率達 95.2%,問卷內容包括三大部分: 個人情況、創業情況和創業環境評價。
(一)電商人才短缺。盡管三都引進了技術團隊,也提供資金、技術和場地支持,但是還是存在電商人才短缺問題,其中最缺的三類人才是運營推廣、美工設計和數據分析。通過走訪調查,總結三都縣人才短缺的問題如下。農村對于電商人才的吸引力還不夠,三都農村電商發展尚處于起步階段,基礎設施等硬環境有待完善,政策制度等軟環境有待健全,農村吸引電商人才的優勢還不夠充分。人才培養需要一定的周期,目前黔南的高校開設了農村電商專業的只有幾所院校,而現有的電商學生畢業后就業去向也以城市為主,即便電商學生去了農村,完全適應農村環境也需要一定時間,人才短缺嚴重制約了三都電商發展。
(二)農村電商創業者自身的不足。活躍的電商創業者總體文化水平有待提高,調研數據顯示,由于其中很多人并不是電商相關專業畢業生,其電商知識仍有待補充,加上職業技能培訓不足,導致很多人不懂經營。調研發現,28.5% 的人反映“不懂得平臺操作,運營知識不了解”,15.7% 的人認為“缺少創業知識”,32.6% 的人感覺“不懂經營管理”,23.2%的人只在網上看過零星的電商運營知識。
(三)物流體系還不完善,物流是保證農村電商發展的關鍵因素。總體來說三都物流體系還不完善,交通運輸條件有待改善,物流配送系統有待健。村與村之間距離較遠,物流在設置駐點上難以實現,冷鏈管理基本空缺。
(四)創業環境有待優化。三都互聯網還沒得到高度普及,信息化電子設備、網絡通訊設施仍有較大缺口,通訊速度仍有待提高,有的政策、措施與農村電商創業者實際需求的對接還不夠充分,有的地方政策宣傳還不到位。
針對以上存在的不足,現在對三都電商創業者培育路徑提出以下幾點對策建議。
(一)加強電商人才引進,建立培訓體系。在政策導向上予以支持,對愿意到農村的電商人才在財政、住房等方面給予一定優惠,對于實習學生實行學費減免等,吸引更多人才過來。加強與高職院校合作,特別是專業對口院校簽訂實習協議,學生可以到三都進行實習,解決學生實習的同時帶動電商發展,并形成長效機制。
在農村創業中加強教育宣傳,鼓勵創業者們到本地院校中繼續學習,建立并完善農村電商人才培訓體系。通過政府統籌安排,整合勞動、教育、科技、工會等培訓資源,依托高職院校、電商企業等平臺,對本土農村電商創業者開展培訓。特別是產品的拍攝、產品上架、售后服務等方面進行培訓。
(二)加強農村交通道路建設,完善三都物流體系。完善三都各鄉鎮之間的道路建設,健全完善物流體系,通過補貼鼓勵物流企業進村駐守,形成像城市社區的物流方服務布局,構建冷鏈倉庫與運輸路線,讓三都農產品上行速度得到提高。
(三)加大資金支持,構建農村電商創業投融資體系。為鼓勵電商創業者,凡是創業過程中達到盈利標準者給予獎勵,對于擴規模的企業提供低利息貸款支持,為每一位電商創業者建立信用檔案便于銀行的審核,縮短貸款下放時間。
(四)加強技術支持,特別是建立綜合電商平臺。黔南州政府牽頭建立或者引入綜合電商平臺,幫助農村創業者解決信息失聯、情感失聯以及財富失聯,為農產品的推廣提供流量。
綜上,希望通過加強對農村電商創業者的培育,提高農村電商創業者示范引領作用,讓農村的電子商務得到發展,真正實現農產品走出去,真正實現農民的創業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