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玉峰 臨沂大學文學院
蒙山巍巍,沂水湯湯。在這里,東夷文化源遠流長,漢竹簡畫像石聞名遐邇,孝悌文化感天動地,名門望族譽滿天下[1]……近代以來,沂蒙人民不畏強暴,英勇抗爭,譜寫了光輝的歷史篇章。在這片紅色的熱土上,涌現了大批英模人物和先進群體。沂蒙自然文化、沂蒙歷史文化、沂蒙民間文化、沂蒙革命文化等融匯成為燦爛的沂蒙文化[2]。
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沂蒙題材影視劇多反映以孟良崮戰役為代表的發生在沂蒙地區的人民戰爭、群眾支前等相關內容。如電影《紅日》(1963年上映)講述1946年冬我軍主動放棄蘇北、北撤山東;接著在孟良崮戰役中,國名黨整編74師師長張靈甫企圖將我軍主力吸引到孟良崮搞“中心開花”一舉消滅我華東解放軍主力,而我軍切斷74師退路并全殲之的故事。后來上映的電影《南征北戰》、《沂蒙頌》等沂蒙題材電影也影響頗大。
20世紀九十年代以前,沂蒙題材影視劇的數量較少,而且由于受技術條件所限,體裁多以電影為主,鮮有電視劇出現,且傳播形式較為單一,不過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電影插曲的廣泛傳唱為電影及其描述的沂蒙故事、沂蒙形象起到了積極的傳播作用。
新時期以來,由于山東及臨沂地方政府的重視與扶持,加之技術的進步,大量優秀沂蒙題材影視劇競相涌現并引起較大反響。這一時期,在沂蒙題材影視劇集群中,展現沂蒙古代文化的作品有電視劇《顏真卿》《書圣王羲之》《小智星諸葛亮》、電影《月季花開》《求鯉》等;聚焦社會主義建設的有電視劇《大商城》、《家住沂蒙山》,電影《沂蒙山人》《沂蒙小調》《新沂蒙頌》《趙志全》、《沂蒙微電影》網絡系列片等;聚焦革命文化的有《紅日》《紅嫂》《沂蒙頌》《沂蒙》《沂蒙六姐妹》等。可見,沂蒙題材影視劇的創作與傳播是緊緊依托著沂蒙文化,扎根在沂蒙大地的。沂蒙文化意味深遠,并隨著時代的發展而意蘊更加深厚,當代社會文化藝術產業發展迅速,沂蒙精神日益成為沂蒙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時代的演進發展,沂蒙精神也代代相承,并與時俱進,一直到今天依然激勵著我們各個領域奮勇前行。
沂蒙題材影視劇響應時代召喚而生,其以獨特的審美理念和歷史敘述方式,或是以經典的紅色英雄人物為主要描寫對象,又或是以小見大,通過重點描繪小人物的性格特征,來展現當時的廣闊的社會歷史圖景,從生活細微處凸顯時代精神及風貌。沂蒙題材影視劇的基本特征表現為影視主題具有鮮明的進步立場,影視內容反映特定時代主題,展現崇高的英雄事跡和可歌可泣的人民群像。需要特別指明的是,沂蒙題材影視劇在重述革命時期的歷史斗爭景象時,通常會塑造一批值得我們敬佩的優秀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形象,他們性格鮮明,立得住,影響深。沂蒙題材影視劇是相當出色的現代文藝作品,其正能量影響了一批又一批的受眾。沂蒙題材影視劇始終堅守本心,注重還原歷史真實,秉持積極現實主義,收獲了極為正面的社會評價,這無疑是今后我們仍需堅持的文藝方向。
作為主流價值觀傳播載體,沂蒙題材影視劇具有價值導向、精神激勵和情緒疏導等作用。沂蒙題材影視劇,取材于廣袤的沂蒙大地,也表現沂蒙的精神與文化,展現各個歷史時期沂蒙地區波瀾壯闊的進取圖景和人民群像,以其特有的歷史素材、豐富的文化內涵、生動的故事情節,如春風化雨般影響著人們的人生觀、價值觀。
沂蒙題材影視劇能對民眾尤其是青少年的思想和價值觀的形成產生巨大而深入的影響。
首先,沂蒙題材影視劇具有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愛國主義思想的引領作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我們民族賴以為系的精神紐帶,是我們國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礎,具有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作用。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最深層、最基本、最永恒的是愛國主義。沂蒙題材影視劇中無論是舍小家為大家、擁軍支前、抗擊日寇、“一門三英烈”的沂蒙人民形象,還是用乳汁救傷員的“紅嫂”們,抑或是用身體扛起門板在冰冷河水中為戰士架起火線橋的“沂蒙六姐妹”,都是沂蒙人民愛黨愛軍愛國的生動寫照,無不體現出沂蒙人民、山東人民正確的民族觀、國家觀和文化觀。
其次,沂蒙題材影視劇具有展現、弘揚沂蒙精神的作用。以電視劇《沂蒙》為例,該劇以抗戰時期沂蒙山區一個普通農戶為故事聚焦點,反映了革命戰爭年代以于月珍一家人為代表的沂蒙人民擁軍支前,無私奉獻的感人事跡,塑造了于寶珍、李忠厚、李月、心愛、心甜、李繼長等一系列沂蒙老區人民形象,既展現了普通沂蒙人的樸實、善良、大義和忠實等優良品質,又將沂蒙文化展現在全國觀眾面前,使沂蒙精神深深地扎根于觀眾心中。
內涵深刻、題材豐富的沂蒙題材影視劇把先進事跡的寫實性與作品呈現的藝術性巧妙有機結合起來,革命戰爭、抗日戰爭及解放戰爭中的動人事跡,使得民眾在寓教于樂的氛圍里受到教育和滌蕩。
沂蒙題材影視劇作為內涵深厚的文化資源,我們確信,走進新時代的沂蒙題材影視劇其價值引領和陶冶教育作用將會更加彰顯,而有這樣的自信,是基于以下幾點:
首先,沂蒙人民的生活是沂蒙題材影視劇藝術原料的礦藏。沂蒙題材影視劇來源于生活,抒發沂蒙人民的真情實感,因此更能夠打動人,引發觀眾的共鳴,對觀眾起到較為深刻的影響。
其次,沂蒙題材影視劇注重細節。例如,劇中人物補丁重重的衣服以及其他具有沂蒙特色的道具,對環境、語言、肖像等細節精益求精、生動逼真的刻畫無不讓觀眾嘆為觀止。
再次,沂蒙題材影視劇的價值引領策略與時俱進而不斷出新。沂蒙題材影視劇的體裁除傳統的電影和電視劇外,還出現了紀錄片、動畫片、微電影等樣式,從而可以使其全方位多角度對不同層次、不同年齡段的觀眾產生影響。
進入新時期,我國文化產業日益豐富,面對著新形勢新任務,創作沂蒙題材影視劇,必須要提高其文化內涵,提高文化生產力,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凝聚人民的強大力量,達到文化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為此,對沂蒙題材影視劇的價值引領作用在當下的落實策略提出幾點具體路徑建議:
1.加強相關學術研究,創新文藝活動路徑。沂蒙題材影視劇作為民眾感知社會最形象、直接的載體,應該研究如何讓沂蒙題材影視劇持續地影響公眾。在這個領域,廣大高校、科研院所的師生們大有可為!
2.社區思想政治課堂途徑,此處的社區既包括居民社區也包括各級各類學校。社區思政課教學與沂蒙題材影視宣傳在內容上有相當高的契合度。富有藝術感染力的影視作品能夠直擊心靈,能夠有效補足教科書時有生硬說教的短板。
3.基地體驗與親身參與途徑,沂蒙地區有大量的文化遺存、革命遺跡、紅色文化基地、影視城等,民眾可以到現場考察、觀摩影視劇攝制甚至親身參與演出拍攝,那種身臨其境的震撼顯然比紙面材料更加明顯;此外還可以定期舉行劇本、微電影創作大賽等,讓廣大民眾成為沂蒙文化、沂蒙精神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者、建設者和踐行者,增強民眾的融入感與參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