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濤 巨野縣城鄉環境衛生服務中心
城市垃圾主要是指城市日常生活生產中產生的固體廢棄物。根據我國垃圾分類的相關標準。城市垃圾主要包含建筑垃圾、工業垃圾、商業垃圾、醫療衛生垃圾、事業單位垃圾、居民生活垃圾和其他垃圾等。
城市垃圾的產量與城鎮化建設水平和經濟發展狀況成正比。隨著城市未來人口的增多,產生的垃圾數量也急劇增加,會對生態環境造成一定的破壞。生活垃圾中含有大量的有毒化學物質,會對土壤、空氣、水體造成污染。雖然城市垃圾有著諸多危害,但也具有一定的回收再利用價值。例如,廚余垃圾可以經過相應的轉化處理,變為堆肥資源。因此,要積極回收利用有價值的城市垃圾,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一些城市在實行垃圾分類政策時,效果并不理想,這主要是由于缺乏完善的頂層設計,導致相關政策執行力度不強。垃圾分類工作是一項復雜的系統性工程,涉及到城管、環保、社區等多個部門,需要社會各界通力合作。盡管一些地區成立了垃圾分類工作小組,但只是一個臨時機構,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規支撐。一些城市雖然頒布了一系列垃圾分類的指導意見,但是在執法工作中缺少法律層面的監管和考核依據,并且沒有相應的激勵和約束手段,導致公民的垃圾分類意識還有待于提升。
部分城市自實施垃圾分類政策以來,開展了一系列的宣傳動員工作,與電視、廣播、新媒體等機構進行相應的宣傳引導,但是還停留在政策措施和分類知識的講解層面,受眾面較窄,宣傳力度不足。目前,我國大多數公民對垃圾分類缺乏足夠的認知,環保意識淡薄,僅僅了解各類垃圾的概念。并且我國公民長期缺乏垃圾分類的習慣,城市垃圾收集設施還不夠完善,政府在垃圾分類配套資源建設方面投入的經費有限,缺乏后期的管理、監督和維護,難以達到預期的政策執行效果。
垃圾分類是專用公共物品,需要政府調節,并引入相應的市場機制。然而由于我國特殊的國情,垃圾分類工作長期由政府負責,市場化參與程度較低。與發達國家相比,企業沒有充分地參與到垃圾分類工作中。同時,目前環衛部門是垃圾分類工作的主要參與主體,但是由于人力、物力資源有限,缺乏其他部門其他主體的支持,導致垃圾回收利用工作存在諸多的難題。
想要保證垃圾分類政策的執行效果,就需要加強法律建設工作,通過法律手段提高公民的思想重視程度。我國政府在制定法律之前,要開展廣泛的調研工作,了解社會各界對垃圾分類的意見和建議,保障政策的可操作性。同時,要積極出臺垃圾分類的細則、垃圾分類宣傳方案、培訓方案指導手冊等一系列的政策文件,并引入相應的激勵機制,制定企事業單位、居民的垃圾分類獎勵標準,調動擴大公民的垃圾分類收集積極性。另外,還應當完善垃圾分類的考核方法,明確通報制度、獎懲措施、考核標準等,充分發揮法律的約束作用。
垃圾分類不僅是一些口號,還應當落實到每個公民的行動中。因此,政府要積極開展相應的宣傳教育工作,要通過各類渠道進行垃圾分類知識的宣傳,與各新媒體機構進行合作,通過短視頻、微電影、公益廣告的形式,提高垃圾分類宣傳工作的覆蓋面。同時,要對企業、事業單位、社區進行針對性的垃圾分類宣傳,增設垃圾分類知識宣傳欄,協同物業公司、居委會深入到居民住戶進行宣傳教育。另外,還應當營造全民分類的良好氛圍。要在五四青年節、世界環境日等重要節日,舉辦以垃圾分類為主題的比賽活動,調動廣大公民的參與積極性。
垃圾分類工作不僅有公益屬性,還具有一定的經濟效益,因此要改變以往的垃圾分類運營管理模式,要引入市場機制,發揮企業的重要作用。各地區要積極完善再生資源回收網絡,對項目進行招標投標,選擇有較高資質的企業參與到垃圾分類回收項目來。政府也應當出臺相應的財政補貼制度,給予環保企業一定的資金支持,從而促進垃圾分類的市場化發展。
垃圾分類工作對完善市容市貌,保護生態環境具有重要意義。為了充分提升公民的垃圾分類意識,政府應當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廣泛征求社會各界對垃圾分類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并且要加大宣傳力度,營造良好的垃圾分類回收氛圍。另外,要促進城市垃圾分類的市場化運營,讓更多的環保企業能夠參與到垃圾分類回收項目中去,發揮資源回收再利用的經濟效益,從而更好地落實城市垃圾分類的政策,推動社會的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