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 吉林廣播電視臺
引言:眾所周知,當前廣電事業的不斷發展,在進行電視新聞編輯的過程中,要對編輯人員提出更為嚴格的要求。要結合當前多元化現代化的特色,不斷增強電視新聞編輯的創新能力,使得電視新聞節目更具有吸引力。但是,當前電視新聞編輯工作過程中,所存在的具體問題也不容忽視,比如編輯的形式較為單一,時效性有待提升,內容缺乏與時代特色的融合,要針對具體的問題對電視新聞編輯工作的質量進行不斷的提高。首先,要對于編輯工作者的業務素養進行培養,從不同的視角進行有效的創新,獲取公眾對新聞的關注度,對新聞的價值進行不斷的提升,融入創新意識,才能真正的對新聞的內容形式進行合理的創新,促進新聞價值的提升。
(一)電視新聞編輯形式和內容較為單一。一方面,在電視新聞編輯的過程中,形式單一往往利用的是過去的新聞播報的手法,對世界進行簡單的描述,往往不能夠吸引人觀眾的注意力,導致節目的收視率降低;另一方面,新聞內容是新聞的重要部分,部分電視新聞節目為了更好的迎合人們的需求,在形式上有一定的創新,在在內容上往往是復制粘貼,過分的編造,忽略了新聞的價值,會使得觀眾產生抵觸的情緒。
(二)電視新聞編輯的時效性有待提高。在新聞編輯的過程中,時效性是其中非常關鍵的部分。抓住新聞的要點,對熱點進行廣廣播,能夠更好的符合人們的需求,同時,電視新聞最重要的是要提高時效性高速且準確的對各種新聞內容進行傳遞,但是,在當前的新聞編輯工作過程中,由于缺乏時效性,對于時間安排不合理,沒有根據公眾的喜愛和規律,對新聞信息的比重進行合理安排,導致電視新聞節目發展存在較大的阻礙。
(三)電視新聞播報人員的業務素養有待提升。在電視新聞播報的過程中,編輯人員的業務素養是其中分成環節的部分,要不斷的提高自主性和創新性,進行自由的創作,展示節目的特色,才能更好的推動電視邊際工作質量的提升。然而,在調查的過程中發現部分編輯人員自主性不強,不能進行自由的創作,過于追求流行的趨勢,造成觀眾的審美疲勞,同時,缺乏創新意識,從單一的角度進行切入,使得忽視對一些重大新聞的關注與把握[1]。
(一)促進電視新聞編輯工作者業務素養的提升。在當前的新時代發展過程中,電視新聞編輯工作者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通過系統的專業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知識儲備與時代特色進行融合,全面提升自身的素質;在政治修養方面,要關注國家所出臺的一些方針和政策,對社會經濟的發展方向進行把握,對社會中的輿論進行有效的引導,要基于人民群眾來進行新聞報道切入點和價值度的深入挖掘,展示電信日新聞的優勢和獨特的魅力。
(二)促進電視新聞編輯室腳的合理創新。在當前的電視新聞報道發展的過程中,要深入到人民群眾的生活,對新聞的視角進行不斷的創新,要挖掘底層的一些小細節,在這種新的理念的引導下,要對社會重大新聞進行把握。大新聞由小事件進行匯集,那么來自基層的新聞更能夠展現編輯的靈感,所以,新聞編輯人員要對自身的新聞視角進行不斷的創新,從小事中發現新聞真正的價值。同時,地方電視新聞在發展的過程中,要結合地方的特色,結合本地觀眾的喜好和當地特色,才能夠更好地引起人民群眾的共鳴,使得在媒體競爭的過程中提高核心競爭能力。
(三)推動電視新聞編輯凝光度的提升。新聞敏感度是新聞深度和高度拓展的因素,新聞編輯工作者要具備新聞的敏感度,在新聞素材中去挖掘亮點和要點。對于一些頭版頭條的新聞,要對其所蘊含的敏感內容進行深入挖掘,能夠對輿情進行合理的引導,關注公眾的興趣,找準切入點,從而拉近與公眾的距離。除此之外,新聞的有效信息是指觀眾從新聞節目中所獲得的信息。在進行選材和新聞價值判斷的過程中要充分的關注公眾對新聞的一些看法,使得新聞能夠更加完整有效。
(四)促進電視新聞創新意識的強化。在電視新聞編輯的過程中,對素材進行合理的選擇,要加強對信息的組織和傳播,除了各個環節的有效銜接,在將創新意識融入到各個環節的過程中,要從內容、形式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編輯,人員要帶有創新意識,才能夠進一步提升創新的能力,使得整體的電視新聞播報更具有價值[2]。
總而言之,在當前的新聞電視新聞編輯工作開展的過程中,要重視對工作形勢與內容的創新,明確節目生存發展的重要因素。尤其是當前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在進行信息傳播的過程中,要采用新型的傳播模式,滿足公眾日益增長的需求,所以,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新聞編輯人員要不斷突破當前傳統思維模式所帶來的束縛,對電視新聞編輯工作存在的問題進行認真分析,提高新聞播報的能力,從不同的角度切入找到新聞的價值,從而使得電視新聞節目更符合現代化的發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