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云燕 德宏少數民族語言文化譯制傳播中心
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在我國有著56個不同的民族。璀璨的少數民族文化構建起了我們豐富燦爛的中華文明。在現今倡導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時期,有效地傳承以及發展少數民族文化便已成為全國人們一項重要任務。少數民族應該要緊緊地抓住信息時代的發展機遇,深入分析自身的問題,走出困境。大眾也應該要理性地看待融合媒體時代給民族文化傳承帶來的機會與挑戰,做到揚長避短,更好地保護與傳承傳統文化。
我國總共有56個民族,每一個民族均在歷史長河中逐漸地形成了有著自身民族特色文化。少數民族文化可以說是中國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更是中國璀璨文化的重要內容,也是值得我們好好地傳承與保護的重點。
少數民族文化是民族形象的重要組成內容,在傳播進程中,可以讓其它兄弟民族對這一個民族文化擁有更為深入的了解與全面的認識,可以在其它民族里面樹立自身民族的良好形象[1]。
隨著融媒體時代的到來,少數民族文化不僅可以通過傳統的報紙、電視、電臺等渠道進行傳播,同時還可以利用互聯網、新媒體、短視頻等多種方式對外傳播與展現,有利于樹立良好民族文化形象,為民族的發展帶來新的機遇。
一直以來,少數民族在中國歷史發展長河中均表現出了其獨特的文化沉淀,其在維持少數民族自身的認同與團結上有著重要的作用。融媒體時代,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對于促進本地經濟有著重要意義[2],我們可以有效地利用新媒體將少數民族獨特的文化進行傳播,同時促進少數民族與其它地區的交流,促進經濟與社會的發展。
社會主義構建和諧社會要求各民族之間和諧共處,融洽生活,降低社會矛盾。而運用融媒體對少數民族文化進行傳播與發展,可以更好地實現我國不同少數民族文化間,漢族文化與少數民族間文化的交流與理解,有利于構建和諧社會。
在融媒體時代,便利的信息交流與傳播方式,的確給少數民族經濟的快速發展帶來了很大的幫助。然而,在少數民族文化傳承與發展上,依然有著各種的問題與不足。具體如下:
在融媒體的影響下,新媒體讓傳播變得更加的便捷,受眾的覆蓋面更廣,準入門檻也更加低。這便使得很多新媒體并非只是進行少數民族文化的信息傳播,而是被過度的商業化[3]。這便導致新媒體傳播者在信息傳播過程中,只關注利益,而忽略了文化傳承與保護。這樣的情況下,傳播者自最開始開展傳播時便只是將目光放在受眾的需要上,走的是市場經濟發展路線,少數民族文化只是商業化的華麗包裝,導致少數民族文化傳承與保護變得更加的難。
隨著休閑時代的到來,少數民族旅游業也逐漸成為當地經濟發展與文化傳播的重要方式。為更好地吸引外來游客,新媒體往往會對少數民族文化進行傳播與包裝。在這樣的形勢下,不可避免地會出現有部分人以經濟利益為目的,在文化傳播過出現過度包裝、過度商業化以及娛樂化的現象。導致少數民族文化在商業化傳播中變了味,失去了原來的文化內涵。
誠言,新媒體文化傳播很好地滿足了受眾的需求,同時也讓民族文化在傳播的時候夾雜了太多的娛樂性以及商業性,使得少數民族文化在傳播過程中很容易出現以“商業化”、“娛樂化”為中心,丟失了少數民族文化本身的嚴肅性,降低了小數民族文化的精神內涵。
在我國,少數民族分布很廣,同時他們所居住的自然環境相對比較差。對比于我國東南部沿海城市的發達,大部份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與社會都是比較落后的。這就使得少數民族區域基礎設施落后,制約著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深入挖掘其中的原因,重點在于人才缺乏[4]。
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傳播,必須要有對本族文化有著深刻的認識,同時又精通新媒體技術的高素質人才。高素質的人才是少數民族文化傳承與傳播的關鍵。他們可以很好地利用新媒體,將少數民族文化的特色與內涵傳播之全國,甚至是世界各地,讓不同民族與國家的人更深入地了解少數民族文化的特色內涵。然而,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人才是十分缺乏的。
融媒體很好地利用了媒體載體,將傳統媒體(如廣播、電視、報紙等)的優勢充分地發揮。又有著新媒體這樣的具有互補性的媒體,在人力、內容、以及宣傳上面作出全面的整合,實現了媒體資源的兼融、宣傳的互融、利益的共融。在新融媒體時代,少數民族文化應該如何運用融媒體的契機,更快速地促進傳統文化的傳播與傳承,同時讓兩者有機結合起來,共同促進,幫助傳統媒體文化更好地在傳統媒體中進行傳承,在傳承中傳播,便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
少數民族地區專業傳播人才的缺乏,主要是因為資金缺乏。沒有辦法吸引并培養出高素質的既了解本民族文化,又精通新媒體的專業技術人才。因而,各級政府以及文化傳播部門應該要積極統籌,加大少數民族文化傳承于人力、資金上面的投入力度,將培養高素質少數民族文化傳播人才作為一項重要任務來開展,培養出一批既懂得少數民族語言,了解當地文化,又精通新媒體技術的人才,實現對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與傳播,解決人才匱乏的問題。
融媒體時代,信息的傳播方式變得更加豐富,傳播內容表現出多樣化的發展趨勢。少數民族應該很好地利用新媒體便捷、快速、覆蓋范圍廣等優勢。將新媒體與少數民族文化融合在一起,創新民族文化傳播機制,讓文化傳承與傳播收到更好的效果。
第一,政府與領導人要從思想上肯定融媒體時代的機遇,深入挖掘本土少數民族的文化特色。將文化傳承與融媒體結合在一起,探索適應本民族發展的文化傳承與發展方案,走出具有自身特色的發展之路。
第二,將文字傳播與視頻、圖片傳播方式結合在一起,是新媒體傳播的重要形式。因而,在文化傳播過程中,也要關注將文字與視頻、圖片結合在一起,增強傳播的效果。
要實現文化強國必須要有強大的經濟支持,以文化的繁榮與發展又可以助推經濟的進步。現時,我國大部分少數民族,因為經濟與社會發展水平相對落后,使得文化傳承與經濟發展出現了不協調、不和諧的現狀。在市場經濟形勢下,文化傳承與經濟發展應該是相互促進、彼此協調的,文化訓練能夠很好地提高民眾對于精神文化的享受以及對本土文化的認同,又可以反過來促進經濟的發展。
由此可見,少數民族文化在傳播與發展有著很大的發展潛力,我們不但要做好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與保護,也應該要為少數民族文化的發展構建良好的傳播環境,建設高效信息傳播平臺。打造文化產業鏈,促進經濟的發展。
少數民族文化是中華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內容,同時也是中國文化軟實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融媒體時代,我們應該緊緊地抓住新媒體信息傳播的特點,更好地促進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傳播,有效利用新媒體的優勢,為少數民族文化傳承與發展服務,讓文化傳播效果更佳,讓媒體和民族文化融合在一起、彼此促進、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