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陽 天府新區航空旅游職業學院
引言: 在新課改環境下,思想政治教育是當前高職院校的重要教學科目,對學生正確三觀樹立以及綜合素質提高具有重要意義。受互聯網技術的影響,學生可以輕易通過信息設備在網絡上獲取各種數據信息,開闊了其眼界的同時,也難免令學生被一些不良信息所影響。因此,高職院校應該科學的改善現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使其可以充分適應現階段的互聯網信息時代,利用互聯網的優勢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質量。
“互聯網+”是指信息技術、互聯網技術以及云技術等多種技術廣泛應用的新時代環境。將傳統行業和外界物質進行深度關聯和融合,使傳統產業改變成新型產業模式,進一步提高了產業的效率和質量?!盎ヂ摼W+”與傳統意義上的互聯網不同,互聯網只是一種信息傳播的技術[1],而“互聯網+”則是將不同的社會行業進行同和,實現社會的全面交融。體現在高職院校的思想教育層面則反映為通過整合互聯網資源,采用先進的互聯網技術改善現有的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教學效率。高職院校的學生畢業后會面臨走向社會的問題,因此高職院校不僅僅承擔著教授學生知識技術的責任,還應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價值,讓學生在融入社會的過程中具有自己成熟的思想觀念?!盎ヂ摼W+”時代對于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來說既是危機也是機遇?!盎ヂ摼W+”時代提高了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難度,但是同時也為其提供了新的教學思路??梢酝ㄟ^“互聯網+”來整合網絡資源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素材,并且借助“互聯網+”的QQ、微信等信息交流平臺實現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交流互助。而且還能通過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縮短與世界的距離[2],足不出戶的知曉天下大事小情,提高了信息掌握能力。而且也打破了傳統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固定教育模式,讓思想政治教育不再受時間、地點、環境的束縛,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時效性,拉近了師生關系。
“互聯網+”對于高職院校的教師與學生都造成了較大的影響。使學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不再局限于教師的講解和傳播。信息時代導致學生的思想政治信息多元化,信息的種類呈多元化發展,對學生的思想政治造成較大的影響。
“互聯網+”對于當代高職學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時候具有巨大的優勢,學生因為經常受到網絡信息的影響,對于學生的正能量影響以及正確的思想政治觀點都有一定的提高[3]。在教師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時候可以很快地理解教育內容的含義,而且“互聯網+”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資源,使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開展更為容易。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互聯網+”時代中還隱藏著很多不良的信息,而且因為學生缺乏自我約束能力和對信息的辨別能力,導致,學生尚未完全形成的三觀容易受到影響,造成三觀偏移甚至迷失自我等?!盎ヂ摼W+”時代對于學生的影響可謂是有利有弊,學生可以利用“互聯網+”進行資料的查詢和信息的獲取,但是同時也可以在網絡上進行作業以及考試的抄襲?!盎ヂ摼W+”應用在使學生放松身心,勞逸結合的同時,也會讓學生迷失自我,受到不良網絡信息的影響。根據相關研究資料表示學生平均每天上網1小時以下的人數僅占20.8%,平均每天上網1-3小時的人數占比為45.3%,平均每天上網3-5小時的人數占比為19.6%,平均每天上網超過5小時的人數占比14.3%[4]。由此可見,當前互聯網已經成為了高職院校學生的主流應用。每天會花費大量的時間去使用互聯網。而根據資料調查應用互聯網進行社交娛樂的人數超過70%,真正意義上可以將互聯網應用于學習的學生人數僅有不到25%。大學生普遍存在沉迷于互聯網之中。很多學生會沉迷其中,廢寢忘食,對學習和生活都造成極大地影響[5]。
“互聯網+”對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師職業素養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在傳統教學過程中,學生的政治思想教育信息都是由老師負責傳授。而在“互聯網+”時代,學生可以自主地從網絡上了解到更多的信息資源。而且很多資源學生都會比教師先得到,對于教師的教學開展提出了新的授課要求。而且教師還應該教授學生有效辨別“互聯網+”優劣的能力。引導學生正確使用“互聯網+”技術,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而且眾所周知,互聯網是一個開放性的平臺,各種不同類型的信息充斥其中,而且其中包含著大量的西方價值觀念文化,學生缺乏完善的三觀會導致自身的道德信仰缺失,而且既有可能陷入功力主義的困境。而且,網絡環境安全現狀也是令人堪憂,當前我國網絡健康安全中,并沒有相關的法律規定,很多不法分子鉆了法律的空子,依舊在傳播不良非法信息。各種不良信息、廣告對學生的三觀認知進行了顛覆和偏移。因此,課件互聯網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難度較大。
高職院校想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水平,一定要構建創新的教學體系,確保教學體系可以符合“互聯網+”時代環境。應該將教學、管理以及育人等融為一體。而且還應該成立以學院高級領導為首的工作小組,全面開展互聯網+時代的思想政治教學工作學習,加強對于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程度的認知。
想要做好“互聯網+”時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一定要加強學校內部對于“互聯網+”時代相關技術的了解[6]。為學生開設信息技術課程,培養學生的信息技術能力。加強校園內部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宣傳,對教師的信息化技術應用能力進行培訓,使其可以熟練的應用信息化技術來對學生們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授課。而且,在互聯網這個大環境下,單純的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已經不足以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水平、因此,需要家庭與社會的共同努力。家庭作為學生長期生活的地方,學生一出生就會受到父母長輩的言傳身教。因此,家長的思想政治水平直接與學生的思想政治觀念相關聯。高職院校應該加強與學生家庭人員的聯系,及時了解學生在家時的行為表現,為學生制定專屬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案。并向學生的家庭成員普及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請求家庭理論的協同合作。除此之外,社會的力量才是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導向力量[7]。當前,受社會力量的影響,各大網絡媒體與短視頻平臺竭力的加強正能量的傳播,讓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得到了基礎的保證。讓學生具備基礎的思想政治是非觀念。學校也應該以此為基礎,充分地利用社會的相關資源,提高在互聯網技術中的設備硬件投入,進一步優化在線課程服務平臺,積極組織學生參與德育教育的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從周圍環境中體驗到正確的思想政治教育觀念。
為符合“互聯網+”時代的潮流,學校應該整合建立相關的“互聯網+”資源庫,為學生的線上教育提供優質保障。打破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讓學生的學習不再拘束,讓學生在校內網絡論壇上可以暢所欲言,不懂的疑惑有教師進行及時解惑,進一步開放學生的思想政治。
將信息化技術“互聯網+”與思想政治教育充分結合,教師應該創新新型教學方式,采用線上、線下的綜合教學方法。合理地應用信息技術,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課堂參與程度[8]。教師應該學生視為課堂的主體,對學生進行引導和教育。并且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化差異,對學生的個性思維進行了解,根據學生的思維制定思想政治教學方案,教會學生辨別“互聯網+”時代中的優劣信息,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
思想政治教育教師是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落實者和直接負責人,因此,其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對于提高高職院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義。當前,受到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的影響,我國教育行業的教師平均年齡在40歲左右。教師普遍存在對新鮮事物接受能力程度不足的問題。而且,教師自身對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視程度不足也是導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不順利的重要原因。很多教師在實際工作過程中,認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就是對學生的不良生活學習習慣進行約束,但是這樣的認知太過于片面。校方也應該積極組織思想政治教育教師進行培訓,提高教師的職業素養,讓教師更加了解互聯網技術,并意識到堵不如疏,教師應該正確看待并引導學生健康使用互聯網技術。教師率先將互聯網技術應用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實際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互聯網背景下的相關先進技術進一步提高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水準。想要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應該從根源下手,對學生進行人文關懷與心理疏導[9],減少學生的不良心理,并引導學生具備樂觀開朗、積極向上的心態,激發學生的潛能,讓學生具備創造性和主觀能動性。
在互聯網這個大環境背景下,應該將思想教育逐漸變成開放式教學,在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過程中,也應該對學生的網絡行為進行規范,提高學生抵制不良網絡信息的能力。高職院校應該在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應用過程中,充分利用技術手段,進一步將不良網絡信息進行凈化和剔除。并積極配合國家的相關部門,做好相應的網絡監管工作,一旦發現學生存在散播不良信息的行為,及時作出相應的處理,通過相應的外部高壓來提高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質量。
結論:“互聯網+”時代對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來說具有重要意義,需要將“互聯網+”時代的新鮮技術融于現有的教學模式中,以先進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更好地應付不良信息的影響,讓學生樹立優秀的思想政治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