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娜 山東管理學院工商學院
引言:高校肩負著對高等人才培養的重任。而所謂的高等人才,除了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水平之外,還包含優秀的思想政治品德。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網絡遍布于學生的生活,學生只需要有一部手機就可以了解到各種各樣的思想,然而這些思想猶如一把雙刃劍有好也有壞,學生缺乏辨別以及堅持自我立場的能力,這也影響了高校學生正常的生活和學習。由此可見在高校內部迫切需要一場關于思政模式下高校學生管理的改革。
思政教育是基于正確的思想觀念,分析實際過程中學生的思想狀況,從而確定合理科學的思政教育的方案,建立一種高校學生可以接受的思想理論體系,對學生進行有效的管理的一種方法,逐步讓高校的學生形成健康的思想。目前我國提倡的思政教育包含紀律、愛國、集體、道德以及民族團結等等,在高校內部基于思政模式進行管理,也需要吸納我國思政文化的精髓。例如像愛國主義的教育,可以融入傳統文化、中華民族的歷史、黨的路線等,通過將愛國主義教育和傳統文化,黨的思想進行結合,更能夠讓高校學生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而對學生的理想教育也是不可忽略的,面臨著就業的學生必須要具備道德理想、職業理想以及社會理想等,這培養的是學生為建設社會主義的一種堅定信念。除此之外,還需要培養學生正確的三觀,確保學生能夠在不同的領域中堅持本心,努力奮斗[1]。
(一)有利于實現管理模式以及管理方式的多元化。傳統的高效管理模式比較單一,通常都是管理者對學生的一種直接性管理,這種管理質量并不高,往往會受管理者自我思想的影響,導致管理效率較低。而思政教育模式之下,是對學生學習以及生活方方面面的一種改革,學生學習的內容會更加的豐富,思想也在不斷的優化,也促使著高校管理模式向多元化方向發展。在這種模式下的高校學生管理不僅需要管理者具備較高的政治思想素養,同時對于教育者也必須具備這樣的能力,才能夠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思政生活和學習的環境。其次,管理方式也朝著多樣化的方向發展,傳統的管理方式比較古板,通常都是以硬性壓迫為主,很難發揮出對學生管理的作用,無法和學生的思想相連接。而基于思政模式下的學生管理需要建立關于思政教育的相關體系,融入正確的教育方法,整體的管理模式更加的科學,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也能夠真正的獲得提升[2]。
(二)有利于促進高校學生的全面發展。在高校教育階段,除了要培養學生專業的技能之外,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通過思想教育能夠為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讓學生面對生活以及工作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堅持本心。
(一)在高校內部建立思政教育團隊。有一些高校內部的思政教師一般都是由輔導員或者是黨政干部所組成,而想要保證思政教學在高校學生管理中的作用,就需要提升思政教師的標準,而并非隨意讓其他教師兼職思政教育。思政教育和其他所有的課程都是不同的,其本身就比較枯燥,如果一味的采用傳統式的教學教育模式,往往很難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必然會使得思政教育大打折扣。因此作為一個的思政教育管理者必須要具備創新教學模式的能力。其次在思想覺悟上必須要專業,要具備自身修養,能夠對學生存在的疑惑及時解答。
(二)思政教育應結合信息技術,提升趣味性。信息技術在快速的發展,且已經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在教育界中的應用作用也是非常顯著的。目前在各個學科中都開始融入了多媒體技術,基于思政模式對學生進行管理,為了避免枯燥性,也可以融入這類技術,以提高教育的趣味性,讓學生愿意去接受這樣的課堂,激發學生對課堂學習的熱情。將一些抽象的思想政治教育變得更加的具體,讓學生可以在一種較為輕松的環境中實現思想的升華。除此之外思政教育和信息技術的結合,還能夠緩解師生之間的關系,幫助教師更好的了解學生,幫助學生形成一個健康、積極、向上的思想狀態,以促進高校管理的有序化推進[3]。
(三)建立獎懲機制,提升學生的自我約束能力。思政教育和高校的學生管理工作本身就是密不可分的,通常思想會影響個體的行為。高校學校管理工作對學生行為的約束,實際上就是對學生思想的一種有效限制。傳統教育工作中主要是以規章制度約束學生的行為,而規章制度的建立一定是在思政教育的基礎之上。因此作為學校教育的管理者,需要先讓學生對思政進行學習,在理解思政的前提下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同時可以設置相應的獎懲機制,根據學生日常的具體表現進行打分,并在具體的實例中告訴學生哪些行為是良好的思想政治的體現,哪些行為是不被認可的,繼而樹立學生正確的三觀,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結語:思政教育模式下對高校學生的管理,需要滲透到學生的方方面面。尤其是要在高校內部建立思政的團隊,為思政教育做好保障工作。其次在教育時,也需要結合信息技術,以吸引學生更好的聆聽思政教育。當然學生自我約束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通過建立獎懲機制,讓學生明確正確以及錯誤的行為,繼而幫助高校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