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 隨縣財政局
我國當下正是出于脫貧攻堅戰和鄉村振興戰略銜接的交匯時期。我國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在新時代,最大的制約發展的因素就是“三農工作”這塊短板,想要補齊這塊短板離不開實現脫貧攻堅戰和鄉村振興戰略。2020年可謂是一個十分關鍵的時間點,把握好形勢,做好脫貧攻堅戰和鄉村振興的銜接具有重要的意義。
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的重要部署即是脫貧攻堅戰和鄉村振興戰略,這兩個戰略也是“三農”工作的總抓手。這兩項戰略可謂是關乎到我國的農村未來的發展,在進行脫貧攻堅戰和鄉村振興戰略的設計上不難看出有著一定程度的協調性和融合性,兩者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在最終實現的目標上是前后相通的,都是為了我國的偉大復興和實現小康社會而提出。脫貧攻堅戰可以說是鄉村振興戰略的地基,鄉村振興戰略的有效鞏固又是脫貧攻堅的深化,其二者可謂是既相互統一又相互獨立,在具體的實施中應當做好銜接工作。《鄉村振興戰略(2018-2000)》中有明確的要求將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相互促進。19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有強調。
(一)做好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頂層設計。想要保證脫貧攻堅戰和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就要做好從制度的層面制定兩者統籌銜接的政策。首先就是國家層面應當關注對精準脫貧和鄉村振興的立法保障,制定出2020減貧的制度和手段,保證精準脫貧和減貧,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的制度設計。其次,注意試點項目的作用,從試點項目來推進試驗區的建設,盡可能的進行動態的監督。最后,要貫徹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和縣抓落實的管理體系,從思想與制度上落實習主席的各種講話,持續地改變貧困人口與貧困地區的發展狀況。
(二)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統籌銜接應當做好產業扶貧。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著一定的互補性,但是兩者在作用對象上、施政的方式上還有一定的差異。所以,想要實現兩者的互補需要通過政策內容和實施方式的細化進行,逐步的將現代化技術引入農村。近些年,全國各地在進行產業扶貧的探索中有了很多的先進經驗,許多的貧困地區在政府的指引下開始發展種植業和養殖業來增收,以此促進貧困地區的就業數量。很多的地區當下的探索已經初具規模,已經探索出了擺脫貧困的新路徑,產業扶貧可謂是起到了巨大的作用。雖然其十分的有效,但是在具體的實施中產業扶貧實行的是一定區域內為脫貧而進行的產業性的布局,其目的十分的明顯,所以當下的產業扶貧大都是集中在一些門檻比較低的項目,這樣可以給鄉村振興奠定長遠的動力,有著更加長遠的目標。
(三)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統籌銜接應當引入高技能人才。想要做好鄉村的產業就少不了人才發揮作用,人才與科技可謂是鄉村發展的關鍵。想要更好的實現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就必須保證不斷地在基層引入高技能人才,人才振興是鄉村振興的有效保障。我國鄉村的特點主要是城鄉二元結構以及受到城鎮化發展影響,導致了當下城鄉發展十分不平衡的局面,人才的匱乏和鄉村人口的大量流失使得當下的農村發展遇到了瓶頸。
(四)強化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過程中相關人員的責任意識。在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起到主要作用的就是各層的單位和政府,在這個過程中要注意加強干部的責任意識水平和深刻的響應習主席的號召,逐步的轉變思想,切實的將脫貧攻堅工作和鄉村振興戰略作為一個重大的課題來對待,絕不可為了脫貧而脫貧,為了鄉村振興而振興。其次,相關的干部要“邁開腿”,要做到經常的向基層跑,全面的了解基層的發展狀況,在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科學分析的基礎上制定出政策,盡可能的避免紙上談兵的現象。
(五)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統籌銜接離不開生態宜居的環境。人類發展和生存的重要基礎就是要有良好的生態環境。生態環境的質量是農村最大的優勢,特別是是在一些落后的地區,生態環境的脆弱和貧苦的程度基本上可以說是正比。造成貧困的因素有多種,其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為的因素。
結語:總之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的思想有著共同的淵源與內在的聯系,對二者有效的銜接是保證當前鄉村發展的關鍵,也是有效實現小康社會的迫切所需。近年來隨著脫貧攻堅的建設,有效的改善了基礎設施的水平,保證貧困人口有了更好的發展環境和產業,為實現小康打下了地基,鞏固了脫貧率與脫貧的整體質量。脫貧攻堅戰和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期黨和國家進行建設的重要戰略部署,應該把握在目標上的高度融合,逐步的實現鄉村充分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