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勤怡 海寧市科技創投服務中心
眾所周知,在當下這個萬眾創業、萬物互聯的新時代中,市場經濟的發展早已吸引了眾多初創期科技型中小企業的關注。但是憑心而論,這些初創期科技型中小企業的運營模式、管理模式以及知識產權的布局等方面,相對于大型企業和市場中成熟的企業而言,其經驗和管理手段也都處于“初創期”。因此,初創期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知識產權更應該有著“前瞻思想”和系統的商業思維,要能夠立足于知識產權的“保護”、“防御”和“發展”這幾個“主心骨”,通過對這些無形資產的保護,去進一步分析商業模式和企業經營的具體情況。與此同時,也只有緊密結合初創期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的規律來談“知識產權布局”思維,認真做好知識產權布局的質量管控,才能夠從根本上做到與企業協同成長。
知識產權布局作為一個企業的核心力量,對于初創期科技型中小企業而言,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與此同時,在初創期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發展過程中,也往往會因為資源和資金的短缺、人才隊伍的不足以及經驗管理不夠等諸多問題,直接或間接導致在知識產權布局管理過程中分散化局面的出現。具體情況,可做如下概述:
一方面,由于初創期科技型中小企業知識產權布局經驗不足,所以管理內容無法完美契合企業發展和實際。因此,在知識產權布局的管理過程中,要想累積經驗提升管理水平,就定然需要一種較為長遠且明確的規劃。可是,絕大多數的初創期科技型中小企業往往熱衷于花費較大氣力投入企業的產品發展和實際的公司建設過程中,從而在無意識中忽略了這些軟實力,這就會導致無法縱向推進企業產品產業鏈的延伸,甚至會影響到整個企業的未來發展。
另一方面,審批流程的過于繁瑣和復雜,也進一步導致了隨調人員等候時間過長等情況的出現。這也意味著,初創期科技型中小企業很難及時對自身知識產權做出有效的布局和引領。具體來講,其實關于初創期科技型中小企業知識產權的評審,一般都會先做單位申報,然后再經過職能部門評審、專家委員會正式評審以及政府有關部門評審等一系列相關評審流程。所以也可以說,知識產權資料的審批流程是經過層層審批之后,再進行層層遞進的。與此同時,評審的每一個環節也都有專人負責。因此,想要短時間內查詢或者提升評審進度,通常情況下也無從下手。
最后一方面,要想真正保護好知識產權并維護好政策的統一性,從根本上做好知識產權布局的管理,多數情況下還需要繳納一定的資金。尤其是一些重大成果的轉化項目,更需要大量資金作為支撐。可真實情況卻是,初創期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資金來源途徑較為單一。因此,這部分企業在知識產權的精細化布局方面,也就很難有所突破和發展。
知識產權的布局可謂是企業發展的一個重大命題,因此,對于初創期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知識產權布局而言,要想進一步做到精細化、細致化、精益化的布局,就定然要負責好對知識產權建設、人員、隊伍資源的管理,做到分配、監督、執行計劃。具體來講,就是要從知識產權的保護、人員配置、業務流程以及發展理念著手,一次一次去做出改變。就是要做到把事關全局的重大項目和重點問題分解為一個個看得見、摸得著、操作性強的具體行動方案,確保每項工作都定人員、定崗位、定任務、定時間、定要求,使人人肩上有擔子,項項工作有著落。此外,還要針對不同的業界合作進行差異化管理和個性化管理,以追趕進度、保證質量、確保精細化、精益化的知識產權布局為著力點,跟蹤對接,協調要素、解決問題、將企業的經營項目進度與計劃時時對比找出差距,最終確保知識產權布局項目的完成度。
一方面,對于初創期科技型中小企業而言,其資金的收入和應用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知識產權布局的管理。與此同時,這些企業中的很大一部分資金都應用于了項目的開展、調整以及廣告的投入甚至是客戶的維護,所以很難會有多余以及富裕的資金投入到知識產產權保護方面。基于這些問題,初創期科技型中小企業要能夠做到“會過日子”,通過縮減成本、管控成本、節約成本等方式,進一步做好企業商標、企業產品以及企業核心技術的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確保“品牌建設”的可行性。
另一方面,初創期科技型中小企業要能夠有前瞻的眼光,看到知識產權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意義。此外,還需要認真做好企業內專利的申請以及軟件和著作權的登記,拿出相應的資金來贏取企業的全面化成長、質量化成長以及根本化成長。
最后,綜上所述:初創期科技型中小企業要能夠用專業的眼光對待知識產權布局,學會用專業的人分析并關注知識產權布局,懂得用建設專業的團隊去管控知識產權布局。與此同時,初創期科技型中小企業所申請的專利產品、商標以及核心技術,往往會被多次駁回,甚至還會存在核心技術泄露的潛在隱患。因此,這部分企業在知識產權布局過程中要學會尋找專業的合作伙伴、尋找專業的知識產權顧問、進行完善的內部管理。此外,還要制定出合理高效的管理機制和體制,逐漸安排和培養專業的人處理知識產權布局問題,才能夠做到呵護知識產權的枝葉,促進并推動整個企業的發展與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