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巖 長春新區財政局
近些年來,我國對地方政府債務管理日益重視,國務院也針對此項印發了諸多文件,其他各相關部門、機構也出臺了系列措施用于管控地方政府債務,在多部門的聯合管理下,地方政府債務管控取得了一定成就。但與此同時,其仍然存在較多問題,地方政府債務風險仍然較高,急需采取有效措施進行防范。
當前,我國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問題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債務規模大,涉及金額多。根據相關統計數據表明,我國地方政府存留債務多達十幾萬億元,龐大的債務規模讓地方政府很難憑借自身力量來抵抗相應的債務風險。近些年來,各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已大不如前,緩慢的收入增長使得地方政府債務難以按時按量償還,地方政府債務違約行為逐漸顯現,這極大的影響了地方政府的形象塑造。
二是地方政府債務組成因子眾多,結構復雜。從地方政府債務的組成因子來看,其既有一般債務,也有專項債務,還有各種政府非政府債券形式的債務,以及一些新增加的債務和隱形債務。總的來說,地方政府債務由于結構過于復雜,組成因子過于豐富,導致其風險難以把控,尤其是隱形債務的存在,更是極大的增加了地方政府債務風險。
三是地方政府對債務風險缺乏必要預警機制。地方政府在進行經濟建設時,由于自身財政不足以支撐各項開銷,便進行了大規模的舉債,而在舉債時并沒有對其風險進行完全考慮,也沒有建立與此相對應的風險預警機制,這便給地方政府埋下了重大隱患。
從我國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現狀來看,其之所以面臨如此巨大的風險,主要與地方政府的政績觀、財政收入、監管機制以及分稅制改革等因素密切相關。具體而言,部分地方政府進行大規模舉債而不考慮償還能力,導致其面臨較大的債務危機。其次,由于受到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影響,地方政府財政收入比較單一和緩慢,使得其所舉債務難以償還。再者,由于缺乏必要的監管機制來控制地方政府的舉債行為,使得其舉債金額巨大,債務償還難度大。此外,分稅制改革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地方政府債務危機。為了有效改善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現狀,需要強化政府審計的作用,利用政府審計來防范地方政府債務風險。
近些年來,政府審計的監督作用日益突出,其作為一種有效的監督手段,將其應用在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防范中,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防范中強化政府審計預警機制的作用,主要是對地方政府的舉債行為進行事前預警。通過政府審計,依據地方政府債務的過膜、結構、償還能力以及盈利等相關指標,建立一套完整的事前預警體系。在選取指標時要綜合考慮短期償債率、隱性債務比率、財政赤字率以及盈利成本率等指標的風險等級區間,以此來判斷各種類型的債務究竟是處于低風險階段還是處于高風險階段。利用上述這些指標來事前評估后,便可以發現哪些債務會有較高的風險爆發率,從而指導地方政府的舉債行為,讓其盡早探索解決措施,從而做到債務風險的有效防范。
在地方經濟發展中,強化政府審計問責機制,能夠有效控制地方政府官員扭曲的政績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其大規模舉債發展地方經濟的行為,降低其債務風險。在地方政府債務中強化審計問責機制的實施,主要是為了查看地方政府官員有沒有履行自己的經濟受托責任,有沒有為了取得較高的政績而加大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如果有此行為,便將風險責任鎖定在舉債人員身上,而不是留給下一屆接班人。對于大規模舉債并導致地方政府債務風險較高的人員,依據實際情況對其進行一定程度的審計處罰。這樣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震懾地方官員的舉債行為和舉債心理,減少其僥幸行為,有效防范地方政府債務風險。
在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防范中強化政府審計評價機制的作,主要從三個方面來評價政府的舉債行為。一是考評地方政府舉債的目的,看其是否是必須要發生的行為,如果不舉債能不能實現當地經濟的發展,看政府此行為是不是為了一己之私。二是考評借來的錢到底是用于哪個方面,有沒有用于形象工程,有沒有私自挪用。三是考評借來的錢用在具體項目上所取得的具體成果。通過對上述三方面的審計考評,能夠增強地方政府債務行為的有效性,規避其不必要的債務風險的發生。
結束語:由于地方政府債務存在規模大、結構復雜、風險預警缺乏等問題,為了對其債務風險進行有效防范,需要強化政府審計預警機制、問責機制以及評價機制在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防范中的應用,以此來有效管控地方政府債務風險,規避風險集中爆發情況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