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佳瑤 湘潭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
引言:專項財政資金主要用于社保、政策補貼、經濟建設、基礎設施建設、公共事業等領域。專項財政資金需要單獨核算,專款專用。基于此,探究加強財政專項資金的使用與管理有著重要意義。
相關管理部門過于注重項目的通過率以及項目核驗數量,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對項目的審核。部分地方的財政科室沒有充分對項目單位的背景信息進行調查、了解,單純地認為自身只負責爭取更多的建設資金,項目的背景資料審核主要由其他部門負責;未能嚴格把關各類申報,將審查流于形式,沒有起到全面引導作用。與此同時,部分財政部門在向上級有關單位申請項目時,主要將出發點、落腳點件放置于資金獲取方面,未對項目的可行性進行充分論證,使項目的申報信息脫離于實際,導致后續項目實施逐步偏離原有申報計劃,嚴重影響項目的正常實施,甚至導致項目流產。
同一項目能夠從多個渠道獲取資金,例如,節能、環保、農業等領域。各地方財政部門之間缺乏有效的協調、交流、溝通,導致同一項目由多個部門共同參與管理,資金來源于多個渠道、較為分散,無法開展統一的規劃管理,大幅提升項目管理成本,降低項目實施效率。
部分部門在編制財政專項資金預算時,未能充分依照部門的實際狀況對未來所需資金進行科學、合理、精確的預測,單純依靠基數比例的預算編制辦法,沒有經過完善的科學論證與系統性的可行性分析,使預算編制不夠合理。部分部門甚至存在均分財政專項資金的問題,沒有依循客觀規律。這往往會引發兩方面問題:第一,資金過多且限制條件過多,無法充分利用專項財政資金,造成資金浪費;結余資金長期掛賬,未能上繳財政,進一步降低資金利用率。第二,部分部門無法獲得充分資金,難以正常開展工作,影響了正常的社會民生。如果不將專項財政資金細化至各運行細節,使得資金分散、資金用途廣泛,無法充分提升專項財政資金的利用率,也給相關監管單位的監督管理工作帶來了難度。
現階段,部分部門無法有效保障項目的實施進度與時間預算的支出緊密相連。在專項財政資金到賬前存在申報、指標下達、資金轉賬等各項環節,耗費大量時間,時間跨度較長。部分區縣經濟實力較弱,難以滿足配套資金要求,影響項目的正常運轉。此外,絕大部分財政部門的工作人員只負責專項財政資金支付以及會計核算工作,未能充分了解項目的實際進度,導致資金支出分配不夠合理;若不能合理分配資金,很難確保財政資金的專款專用,導致費用用途混亂,甚至出現將專項財政資金用于人員經費、招待費用、辦公費用等情況,造成資金的嚴重浪費。
各地方財政部門應與業務主管單位在對項目信息進行充分調查、了解的前提下,對申報項目的可行性、規劃實施、績效考核標準、項目目標、憑據等方面進行細致調查,形成相應報告并交由專業人員嚴格審查。對于具有較高專業性、關系到經濟民生的項目,應組織并聘用行業專家建立項目可行性論證評審小組,對重點項目進行論證評估,從中篩選出可行性較高且足夠合理、科學的項目。與此同時,業務主管單位應科學、系統地構建項目庫;在項目申報時,應做到先構建項目庫,再向上級有關部門進行項目申報,確保合理安排項目申報、資金撥付間的各項流程環節[1]。
各級地方政府的業務主管單位應統籌規劃專項財政資金,屏蔽既得利益集團的阻隔,集中整合具有相似對象、相同方向、相似用途的專項財政資金,避免資金來源多樣化影響項目的實施進度,有效提升專項財政資金的利用率。
相關部門在編制專項財政資金預算時,應重點引入、落實、推廣零基預算。在合理統籌規劃的前提下,分配專項財政資金,提升財政預算編制的合理性、科學性、準確性。
管理部門應持續推進項目預算的精細化管理,將項目的預算運用細化到用途、款項類別、時間等各方面,明確專項資金的用款單位、內容、使用范圍,保障在預算資金支付的各個環節均有明確標準和依據。
管理部門應嚴格規范財政預算的執行,嚴格把關項目的預算支付,共享項目信息,加強各參與部門的交流、溝通;使財務人員能夠在完成本職工作的前提下,充分了解工程進度,合理安排專項財政資金。與此同時,應注意不可對財政專項資金隨意調整,任何涉及財政資金變動的文件必須由施工單位、建設企業、監理三方簽字審核,否則堅決不予通過。
相關工作人員應嚴格根據結算審計制度審核項目資金決算,在關鍵時期引入第三方對整個工作流程進行監督審核,對于不合理、不合規、手續不齊全的支出申請應堅決拒絕。
相關部門應完善專項財政資金管理條例,規范資金支付流程,梳理、歸納專項財政資金支付的各項工作環節。對于原有管理條例缺失之處,應盡快補全完善,及時依照項目的實際狀況對項目的績效考核標準、項目資金用途范圍進行調整并修訂相應管理條例,并將完善后的管理制度條例及時向外界公開[2]。相關管理部門應構建針對性較強的管理制度模式監管各類專項財政資金。對于專項財政資金的報銷、撥付、申請、結算支出等環節的具體流程和實施細則進行明確,使項目進程中的各項資金支出有規可循,提升管理效率質量。
結論:綜上所述,在專項財政資金管理過程中,部分業務部門存在項目審核不嚴格、預算編制不合理、資金管理制度不完善的問題,通過加強項目申報管理、健全預算編制體系、完善資金管理條例能夠有效加強財政資專項資金的使用與管理,更好地推動項目的穩定運行,實現資金效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