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晶晶 蓬萊市人民檢察院
從本質上分析,事業單位是具備特色的中國社會組織機構,其中人才管理和干部隊伍建設不同于黨政機關和具備“法人地位”的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完善和國家政治體制改革下面臨新的發展形勢,為了適應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趨勢事業單位的干部隊伍能力作風建設要與時俱進緊跟時代步伐。從人力資源管理方面分析,目前干部隊伍能力作風建設仍然存在很多不足,比如事業單位在招聘過程中缺少在組織戰略上進行人力資源規劃和工作分析,缺少進行組織性質的人才素質模型與提拔聘用程序,缺少創立科學合理的激勵制度,并且考核制度不全面,能力高和能力低的人在薪酬待遇方面沒有較大差異,干部隊伍工作積極性不能實現提升。
素質模型是獨立個體完成任一目標需要具有多種素質要素的組合,其中包括個體的知識水平、自我認識、價值觀念和社會角色特點等,并要求具備考察性和指導性,方便運用素質模型進一步對員工能力進行審核,篩選具備高素質員工并且從中進行選擇合適人才[1]。通過對素質高和潛力大的人員進行重點培養,從而建立優秀干部后備力量,能夠及時彌補干部隊伍缺失問題,還能提高干部隊伍的綜合能力。另外素質模型還具備指導作用,依據素質模型標準完善自己的能力實現自我素質提升。
基于新時代背景下,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形勢的不斷變化,企業單位必須緊跟社會經濟形勢發展,并及時調整發展方向和優化任務目標。企業單位通過對人力資源的改善和開發,不斷提高干部隊伍工作能力,保證更好地完成工作和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2]。總體來說,完善人力資源開發工作要做到如下幾方面:
干部隊伍為了適應社會發展的多樣化形式需要全面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水平,通過崗位輪換制度培養方式和個人綜合能力、意愿及組織工作安排,按計劃定期期對干部隊伍進行工作調整并在不同崗位之間論調,熟練掌握每個崗位工作內容和能力標準,從而實現自我綜合能力的有效提高。
教育培育是提高干部技能和促進綜合能力升值的主要方式,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式進行:①確定教育培訓的要求,人力組織部門通過合理的職責分析和成績分析方式進行制定教育培訓要求,設定教育培訓目標,從而確定相應的培訓內容展開培訓;②提高教育培訓的有效性與目的性,全面分析和掌握干部隊伍的能力水平與潛能,通過培訓目標針對干部實際能力進行設置符合開發干部潛力的培訓課程;③加強培訓切實可行的方法,結合長時間培訓和短時間培訓兩種方法提高培訓成效,為了提升干部的參與性與實踐性利用先進的教學方式進行培訓,加強培訓內容的實效性保證干部所學應用到今后的工作中[3];④進行對培訓課程的總結和成果評估,培訓開始之前依據培訓要求與干部有關才能進行確立評估制度,在培訓開展過程定期進行檢查,出現問題及時解決,在培訓完成后做好全面的總結和成果評估工作。
通過干部個人發展規劃和單位發展目標構建干部職業檔案的要求,提升干部對職業規劃重要的認識程度,企業單位需要設立多種升職途徑,依據自己的職業發展規劃進行挑選合適自己升職空間激發個人對工作的熱情和發展動力,實現提高自我綜合能力。
企業單位需要強化和改進用人制度,聘用制和崗位管理相結合的新型用人制度是增強改變內部收入分配制度與激勵制度,激發干部自覺提高自身工作能力水平,實現干部隊伍綜合能力的提高[4]。進行改革內部收入分配制度時需要對影響因素進行考慮,建立標準的考核制度并對干部工作表現和績效實行考核,根據按勞分配和生產要素分配的方式相互配合確保效率優先及公平性,保證干部崗位工作表現和實際工資相關聯,實現發揮干部工作的主動性。
干部隊伍能力作風建設是在工作中進行培養和提高,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完成的系統過程.企業單位為了實現系統的建立和高效運行,積極構建學習型組織,發揮能力本位的關鍵性,能夠使干部隊伍確實體會到提高工作能力的重要性,鼓舞干部隊伍學習的主動性,實現干部隊伍能力作風建設的效果[5]。
總結:在新時代背景下,縱觀我國企業單位的干部隊伍能力作風建設實際情況,其中仍然面臨著許多嚴峻問題,本文通過對人力資源管理的闡述,根據干部隊伍能力作風建設上的問題,提出了建立單位素質模型、完善人力資源開發、建立有效激勵制度及構建學習型組織等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