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麗梅 黑龍江旅游職業技術學院
我國物流環境隨著科技進步而逐漸改善,農產品冷鏈物流領域的發展得到不斷優化。國民提高了對生鮮產品的需求,對于嚴格檢驗產品安全具有一定促進作用。我國冷鏈物流發展與發達國家相比相對緩慢,還處于積極探索中。在生鮮產品生產和消費方面,黑龍江也存在這些問題,尚未形成獨立完整的冷鏈物流系統,農副商品可達40%的損耗率。為節約成本、符合消費需求積極探索冷鏈物流模式對于生鮮產品的發展具有重要推動作用。
在建設生鮮產品流通渠道中,黑龍江省先后構建通往北京、天津等城市的綠色通道,對綠色流通政策進行制定,對流通條件進行完善,為跨域跨區流通和運輸農產品打下堅實基礎,為快速發展冷鏈物流產生重要促進作用。政府部門對冷鏈物流大力支持,為促進其快速發展,黑龍江省先后制定相關政策,對冷鏈物流的現代化發展大力支持,完善冷鏈物流技術和設施,并基于農產品生產和流通推動冷鏈物流全新發展。
一是獨立完整的冷鏈物流系統尚未形成。黑龍江省冷鏈物流發展中,各環節銜接不暢的現階段面臨最大的問題,運作鏈條缺乏獨立系統性。黑龍江省冷鏈物流相對滯后的自動化建設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冷鏈物流的健康發展,難以整合控制由生產到銷售的存儲效率和效益,較分散的部分冷鏈資源存在失衡及無法配套等問題,在營銷或批發中的斷鏈問題比較明顯。在冷鏈物流銷售旺季,物流斷鏈問題經常出現,阻礙了農產品銷售,使部分用戶逐漸失去。
二是冷鏈物流嚴重缺乏基礎設施。黑龍江省內現有較為陳舊的冷鏈設備設施,國有冷庫已超過30年使用年限,在結構上各類冷庫不合理問題比較嚴重,相對較少的批發冷庫,發展滯后的加工冷庫,相對落后的果蔬冷庫,在旺季可充足供應而在淡季供應不足。
三是第三方物流相對滯后的發展速度。黑龍江省物流產業在新經濟形態下的發展較為滯后,具有市場影響力的物流企業嚴重缺乏?,F階段省內相對滯后的服務網絡及物流信息系統,符合國際冷鏈物流發展要求的供應商較少。急需構建具有較強專業性、較高現代化水平的冷鏈物流企業群,使提供全面綜合的冷鏈服務促進農產品的流通和冷鏈物流企業的健康發展。
在冷鏈物流中主要以產銷地批發市場為核心,有機聯系農貿批發市場、批發零售商及一二級商販。農民將農產品普遍交由一二級商販并向產銷地批發市場轉售,批發市場向農貿市場或零售商銷售產品,以抵達目標銷售群體。較長的整個供應鏈,較大的物流損耗,使物流運輸成本明顯提高。
農產品生產基地由加工企業和連鎖超市完整構建,或在產品加工中指向特定農戶,并向配送中心和門店運輸產品。減少了流通環節,降低了商品損耗,產品提高了新鮮度和品質。但存在生產基地冷庫較少,難以保障銷售末端產品處于冷藏狀態,在冷凍常溫冷藏時可能對產品品質產生影響等問題。若對物流系統自營,將增大運營成本。
基于上述問題,構建的現代物流中心應具有完善的體系。基于第三方物流、加工企業及批發市場,升級冷鏈技術,對基礎設施加強建設,在投入資金方面加大力度,使冷鏈設施設備條件逐步完善,冷藏庫建設比例更加平衡,擴大建設規模,使第三方物流加快發展。現代物流中心應與冷鏈物流發展格局相結合,對不同發展模式中的問題予以明確,將冷鏈物流體系整合并不斷優化。構建綜合服務平臺,由較強管理能力的企業對商品流通環節進行統籌。在農戶或一級商販—物流中心—農貿市場和零售商中形成冷鏈鏈條,降低商品流通成本和損耗,在第三方物流支持下,使消費者需求得到滿足。連鎖超市和加工企業冷鏈模式中,第三方物流、加工企業、連鎖超市緊密聯系供應鏈管理平臺,使物流流通處于冷鏈運輸狀態,結合連鎖超市運輸需求物流中心對第三方物流公司即時調配,提供冷鏈運輸服務,使農產品提高品質感和新鮮度。
總結:綜上所述,基于對開放、共享、綠色、協調、創新等理念的樹立,黑龍江省在冷鏈物流中使加工企業、批發市場及連鎖超市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發揮,采用先進技術、科技創新對冷鏈物流體系進行構建,實現新模式、網絡化、嚴標準、可追溯及高效率。通過冷鏈物流管理平臺和現代物流中心的構建,將傳統物流模式進行整合,使冷鏈運輸體系不斷優化,對于農產品提升冷鏈運輸和存儲質量具有十分積極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