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美芬 浙江省金華市金東區投資促進中心
隨著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企業對投資方向更加謹慎,諸多的限制條件讓地方政府招商引資工作的回旋余地也越來越少。這就是欠發達地區的引資工作當前面臨的難題。現在我們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而經濟欠發達地區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不平衡和不充分的發展問題。傳統的粗放式發展模式讓土地、資本、環境、勞動力和其他因素的供應難以支撐。經濟欠發達地區要想快速發展,必須應主動適應和尊重宏觀環境的變化,按照現有的經濟發展規律,及時協調和優化招商引資工作方法,通過轉換和升級投資促進方式來促進欠發達地區的體制機制的變更。
(一)市場體制建設落后。欠發達地區的市場體制存在很大的問題,滯后、過于僵硬,導致招商引資工作受到條條框框的制約,以至于在好的政策下達時,進駐的企業卻望而生畏。僵硬的經濟體制導致企業融資渠道受阻,本地企業融資效率低下,手續繁雜、耗時過長。近年來,相關人士對中西部欠發達地區做過關于制約經濟發展因素的問卷調研,調研結果顯示,因手續繁雜,耗時長、融資成本高等因素令企業經營成本上升的企業比例均在30%以上。
(二)法律法規制度不健全下政商關系朦朧化。政府和企業的關系一直是很微妙的存在,二者關系的正常狀態應該是清上加親。清是經濟發展底線,要求政府官員遵紀守法,不搞權錢交易,不傳播歪風邪氣。親要求政府官員愛民如子。
(三)惠企意識缺失。欠發達地區的經濟發展緩慢,令當地企業壽命短,生長空間小,更令許多外部企業望而卻步。然而這種格局在幾年里沒有一點改變,究其原因是政府沒有施行足夠的惠企政策,或者惠企政策落實不到位。惠企政策包括稅收的減免,公共服務的完善,土地供給,消除壟斷性行業門檻等,惠企政策的缺少,也代表著政府對當地市場機制干預的不足。沒有惠企政策的幫扶,企業如何在一個經濟發展遲緩,資源不足的地域成長,新的企業如何在一個經濟流通不暢的地域駐足,如此一來,必將形成企業少——經濟發展緩慢的惡性循環。
(一)落實園區招商主體責任。園區經濟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作為區域發展的強大引擎,對外開放的主力軍,深化改革的實驗基地,它是推動地區城市化的重要動力。發展園區經濟的當務之急是強化園區自身職能,園區開發負責人應把招商引資作為園區發展的重點,園區管理層分工明確,各司其職,招商、幫辦、服務、項目評估等工作都需安排專人負責。地方政府也應積極配合,在在土地指標、政策支持、補償等方面給予幫助,以創造吸引投資所需的條件。避免“到處點火,遍地開花”式的盲目發展。
(二)實行激勵措施,促進園區部門參與引資。發揮機關部門的作用,突出促進園區引資的主要責任,設置積極的激勵措施,鼓勵所有部門參與促進投資的招商引資機制,充分激發各方參與招商引資的熱情和主動性。加強對園區內地方機構服務質量的評估和監督。定期加強對各種不作為和違規行為的調查和懲罰,定期組織企業負責人和招商引資行業的資深人員對園區內相關單位的服務質量進行評估,并把評估標準作為整個欠發達地區開發園區經濟的參考依據,優化欠發達地區的經濟環境。
(三)加強項目服務功能。加強項目服務功能的前提是建立和完善項目驅動工作機制,完善機制有利于提高項目的服務質量和效率,有利區讓園區內部的投資信息收集、業務談判、手續辦理服務等各個環節變得有序規范,從而促進欠發達地區招商引資環境的轉變和升級。讓專業的招商人員從繁雜的任務中解放出來,專注于研究項目,吸引項目,才是加強項目服務功能的關鍵。
(四)注重培養專業人才。一個良好的營商環境需要一個專業的招商引資團隊來塑造。而一個專業的招商引資團隊,不僅是吸引投資,發展經濟的利器。其團隊強大的專業能力,較高的綜合素質和扎實的工作作風。更能成為營造良好營商環境的標桿。相關領導要注重把握機會,把招商引資作為一項工作平臺,給專業、年輕、杰出的人員充分的鍛煉機會,在人才的選拔上,完全可以在社會上公開招聘,亦或是雇用將從事專業引資的人才。從政治上講,投資促進的結果是出乎意料的。讓使專業投資工作者感到自己的工作付出是值得的,工作有干勁,收益有甜頭,日子有奔頭。這樣才能保持一個專業人才團隊的穩定性。同時,定期納新會保證一個團隊的活力與創新,給予新進人員限定試用期,讓引資工作在人才引進方面變得更加靈活。對于不適合此類工作的員工以及怠惰懶散的員工,應適當予以工作調整或者解聘。
一個地區的營商環境的形成因素是多方面的,比如法律法規,政府政策,對人才的引進策略,培養策略,對當地項目功能的挖掘以及當地管理層的責任意識,工作水平等。本文中提到的問題與建議均不足以涵蓋欠發達地區經濟發展所有的問題。欠發達地區若想讓經濟面貌煥然一新,還需不斷研究招商引資,惠企政策,人才培養這三桿大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