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佳 大連金普新區綜合事務服務中心
日本啟動對海商法修改研究,對我國海商法修改、航運中心建設、航運制度完善有借鑒作用。中日韓海法論壇連續召開8屆,是國際海事及法律界論壇之一。英國倫敦海事組織與英國交通部合辦3次“海事服務論壇”。經三次會議,政府聽取了行業內的擔憂和機遇,海事部門及企業對英國航運商業環境給予客觀評估并提出政策建議。Maritime London這種形式也為政府海事2050每個階段都做出了貢獻。上海、寧波等地召開中國海事司法與仲裁高峰論壇、自由貿易區(港)國際海事法律論壇、海商法國際研討會等品牌性國際會議,已形成規模。天津自貿區自2015年起連續舉辦五屆大型國際海事論壇,2019年在原有論壇基礎上,增設首屆中國(東疆)航運產業周,吸納了第五屆中國海事金融(東疆)國際論壇、第三屆全球貿易集裝箱大會、“中國航運50人論壇”第六屆年會等品牌。形成了《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天津港東疆片區關于加快海事金融產業發展(暫行)鼓勵辦法》等文件;聚集了相關海事方面的國內外人才并帶來前沿的發展信息;促進了天津自貿區在海事金融、飛機和船舶等融資租賃、郵輪運輸等領域的快速發展、領先地位和特色優勢。
國外對爭議解決機制的研究積累了一些經驗,主要集中在對替代性糾紛解決機制(ADR)研究。
世界各國ADR發展各具特色,加拿大社會調解和法院的附設調解制度,美國法律對糾紛可仲裁性寬松的管轄和集團仲裁制度的創立和發展;葡萄牙設立專業化家庭調解、勞動調解和刑事等調解制度;法國對調解人培訓、任命及其義務責任報酬有明確規定;荷蘭法院內的轉介調解和法院外的ADR應用等,都形成了本國特色。
我國ADR發展迅速。作為我國司法改革重點任務之一,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改革在最高法院牽頭落實下逐漸成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載體之一。最高法院將建立健全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加強訴訟調解與訴訟調解的有效銜接,健全訴訟與非訴訟相銜接糾紛調處機制作為法院第三個五年改革綱要的重要任務。
1.日本經驗做法
日本東京海事仲裁委員會負責處理涉及海事該領域出現的問題的仲裁,包括解決提單、租船合約、船舶買賣合約、造船合約、船舶融資合約、船舶配員合約等所引起的爭議。再行的仲裁規則包括一般規則、簡易仲裁規則和小額索賠仲裁規則。一般規則下需要12到18個月結案。簡易規則下需要6至12個月做出裁決。為了更快、更經濟、更有效,各方可以要求在大約3個月的時間解決爭議。這些規則的適用使得其仲裁效率是世界上最快的仲裁之一。
2.韓國經驗做法
韓國海難審判法院職責是查明海上事故責任,總部位首爾,隸屬于海洋水產部。采用與行政法院一樣的辦案體系。其審議程序是按照刑事或民事法院模式進行,并且獨立操作。海事法院下設木浦、釜山、東海和仁川四個地方海事審判法院。地方海事審判法院根據劃定的責任區域行使海事調查職權,有權調查除軍用船艇、政府公務船舶單方面事故以外的各類船舶事故。各分院對轄區內發生的海上交通事故(包括漁業船舶事故)負有調查和審判的責任。調查處僅負責事故調查,審判處通過預先的證據審查后在開庭時作出審判結論,調查官在需要質詢新的證據時出庭。
1.大連缺乏高端化、常態化的國際海事論壇載體。大連海事大學、大連海洋大學等在連高校專家只能赴外地參會,為當地出謀劃策。例如,大連海事研究學術團體赴上海聯合組織召開關于船舶融資租賃研討會期間,最高法院、相關海事法院負責人建議大連自貿片區組織高端論壇等方式以加強智庫建設和園區推介,使海內外更多的機構、企業等了解大連發展現狀、特點優勢。
2.大連在多元化、一站式海事糾紛解決機制探索方面步子不夠大。中央司法改革的重要舉措,是需要認真落實的硬任務,而大連在該領域的探索仍停留在理論研究層面,體制機制層面的探索相對緩慢,大連自貿片區的法治試驗田潛能有待激活。
1.爭取國家相關部委支持,充分發揮專家智庫優勢。對大連自貿片區做法經驗加以提煉萃取,對于一些前沿問題和現實瓶頸給出指導建議,激活大連自貿片區在法治創新方面的潛在優勢。
2.籌備建設大連自貿片區國際法治服務中心,明確法治創新時間表、路線圖。爭取中國貿促會支持,設立東北亞國際海事仲裁院。爭取最高院支持,設立大連知識產權法院。
3.加快大連自貿片區大學生實習就業基地建設。擬于明年3月份在大連海事大學組織大連高校畢業生自貿企業專場招聘會。
4.建立國家戰略資源運輸保障基地。爭取交通運輸部支持,在大連圍繞原油、糧食、鐵礦石等國家戰略資源建設運輸保障基地,維護國家國防安全、糧食安全、生態安全、能源安全、產業安全。開展國際船舶登記、沿海捎帶、沿海運輸業務探索對標國際開展噸稅制試點,切實降低企業海運成本。
5.籌辦東北亞海事法高端論壇。借鑒外地先進經驗,吸引中外海事機構、組織及學術專家來區開展學術研討,并就提升大連自貿區、自由港法治內涵獻計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