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翠翠 即墨區交通運輸局
公路工程經濟管理風險是造成公路工程經濟損失的主要原因之一,要想提升公路工程的建設質量,就要及時做好經濟管理的防范措施,從而有效預防公路工程的經濟管理風險。目前公路工程經濟管理存在的風險有以下幾種:施工成本風險、施工質量風險及合同簽訂風險,公路工程單位只有避免這幾種經濟風險才能合理控制施工進程,進而改善公路的建設質量,為我國公路建設的穩定發展提供安全保障。
施工成本風險主要是指公路工程在開展施工時,其施工成本超過了原本的預算范圍,致使施工的資金成本無法支撐后續的施工項目。這類風險是新形勢下公路工程經濟管理中最為常見的一類風險,帶來的經濟損失也相對較高,造成施工成本風險產生的原因有以下幾點:一是公路工程單位在設計施工方案時沒有進行合理的預算估計,導致預算的施工成本無法滿足實際的施工要求,進而造成工程停工的現象。二是施工材料價格的波動,如果工程單位沒有事先做好市場調查,就會發生材料價格變動繼而影響施工成本的情況。三是工程返工引發的施工成本風險,這種情況通常是因為施工方式不夠合理,導致工程的建設質量不合格,在反復修建后就會增加大量的建設成本。四是材料損壞或設備損壞,這種情況也會增加公路工程的施工成本風險[1]。
施工質量風險產生的原因主要是在施工過程中使用質量不合格的材料,進而導致公路工程經濟管理存在一定的質量風險。施工質量風險來源于以下幾點:一是不少工程單位為了節省成本,在選擇施工材料時沒有嚴格按照標準,投入了廉價的施工材料,致使公路工程在建設完成以后容易發生坍塌等情況。二是施工人員的技術不達標,如果施工人員不具備專業的相關知識及操作技術,就會導致公路工程存在嚴重的施工質量風險,進而影響公路后期的投入使用。
這類風險是指工程單位在簽訂施工合同時,沒有完善的合同管理機制,造成合同中的施工要求不夠明確、清晰,相關內容也不夠全面。合同簽訂風險極易導致工程在后期施工時出現問題,例如施工事故無承擔責任者、結算工程尾款時發生糾紛等,對公路工程的后期建設工作十分不利。因此,工程單位必須要建立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進而明確合同的內容、要求、日期及承擔責任者。
合理控制施工成本可以有效預防公路工程經濟管理的施工成本風險。首先,工程單位在開展施工項目前要做好充分的市場調查,了解施工材料的價格波動規律,然后再考慮施工環境的外界因素,降低施工材料損壞的可能性,從而實現施工成本的科學預算。另外,對于施工時投入的建設材料要好好保存,避免出現雨水侵蝕及陽光暴曬的情況,盡量將材料放在室內干燥的地方,同時做好材料的降溫措施,進而節省材料的修補成本,達到減少施工成本風險產生的目的。
要想提高公路工程的建設質量、降低經濟管理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就要加強施工質量的監管力度,還要嚴格控制施工人員的操作標準,避免因施工質量風險而導致公路工程的經濟管理出現問題。工程單位要做好施工監測工作,針對施工項目做好科學的監管方案,一旦發現施工過程中出現不符合要求的情況,就要及時采取解決策略,保證施工人員能夠高效的完成施工作業。同時,施工單位還要合理的控制施工進程,杜絕因追趕施工速度而導致施工質量不達標的情況[2]。
合同管理機制的建立可以預防經濟管理中的合同簽訂風險,避免出現合同問題,進而影響公路工程的施工效率和施工質量。工程單位需要及時建立完善的合同管理機制,明確合同管理人員的分工內容,規定好工程項目的主要負責人,在簽訂合同之前要認真查看合同的每項內容,防止合同出現不合理的條例。只有建立完善的合同管理機制才能有效規避合同的經濟風險,從而降低合同問題所帶來的經濟損失[3]。
結語:公路工程的經濟管理風險是影響公路工程質量的主要因素,要想提升公路工程的整體建設質量,就要做好公路工程經濟管理的防范措施。工程單位要合理控制工程的施工成本,加強施工質量的監管力度,同時要建立完善的合同管理機制,從而有效避免公路工程的經濟管理風險,達到提升公路工程的建設質量、降低企業經濟損失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