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賽飛 河南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洛陽卷煙廠
(一)隊伍結構矛盾突出。對于國有企業來說,人員結構問題日漸顯著,隊伍結構老齡化、知識結構偏低、技能水平參差不齊。同時很多企業由于績效考核制度不夠健全,未能通過科學的考核指標體現薪酬差異、優勞優酬,在日常工作中對新進青年群體缺少激勵引導,國有企業“論資排輩”的老傳統,對青年群體來說,沒有發展動力,逐漸出現了“人員斷層”的矛盾,基層團干部大齡化、兼職化和團干部晉升難的問題也愈加明顯[1]。
(二)組織號召力減弱。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共青團在企業的性質沒變,但團組織在國有企業中所處的地位和發揮的作用卻在逐漸削弱。當前,國有企業由于編制問題,新進人員少,導致團組織人員更少,團組織內部“三會一課”制度開展的質量不高,號召力在逐漸減弱,團員活動與黨員活動存在明顯差異,開展活動組織難、效果差,團員參與積極性不高。
(三)兼職團干精力不夠。目前,企業里很多甚至所有團干部都是兼職,工作精力不能夠高度集中,做團工作時一般都是按照上級指示,推一下動一下,不能夠發揮自身主動性,更不用提工作創新,有的團干部可能想做一些事情,但是因身兼多職而導致其無法投入更多時間和精力;還有一些團干部因工作頭緒多,導致團工作僅僅停于表面,止于交差。
(四)缺乏思想引領。在單位里,青年團員大部分時間忙于主要業務,企業也疏于了對其進行思想引領,組織理論學習少,指揮完成任務多,沒有從源頭上去解決青年員工的工作問題,對團員青年的教育缺乏“因材施教”的措施。同時,隨著經濟社會和互聯網的發展,生活中和網絡上的一些錯誤人生價值觀的引導,對當代青年群體也產生了很大影響,一些團員青年政治覺悟逐漸降低,組織意識開始淡薄。有的受不良風氣的影響,責任感逐漸降低,工作上只求過得去,不求好成績,敷衍了事、疲于應付;生活中享樂主義優先,缺乏政治敏感度;進取意識薄弱、創新理念差,長此以往,青年團員的發展軌跡與人生主線日漸偏離[2]。
(一)以黨建帶動為龍頭,提高共青團思想政治認識。組織全體團干部學習貫徹習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黨的群團工作的指導意見》、共青團中央《關于新形勢下推進從嚴治團的規定》《關于保持和增強團員先進性的意見》等文件精神,積極參與企業黨委專題學習教育;在全體團員中開展專題教育實踐活動,開展團支部書記講團課,組織參觀紅色教育基地,用理論和實踐武裝頭腦,發揮共青團組織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思想教育優勢,青年思想政治覺悟不斷提高[3]。
(二)以“智慧團建”為媒介,加強基層團組織建設。按照“智慧團建”要求,根據企業實際,重新整合團組織,嚴格執行基層團組織“三會兩制一課”制度,選拔優秀團干部,配齊配強團建力量,往屆團干部回歸全職管理和技術工作崗位,推薦優秀團干成為企業后備干部;堅持召開團委工作例會,與時俱進,學習黨和國家方針政策,學習團章團史理論知識,發布重點工作任務計劃,討論選舉推優辦法,提高團干部的政治覺悟,端正工作作風,理順工作思路。
(三)以先進典型為旗幟,激勵青年砥礪奮進。組織開展典型人物事跡學習研討活動;不斷挖掘、培育和宣傳先進青年典型和先進集體,堅持每兩年開展一次評選活動,優中選優,申報省市級榮譽獎項;通過企業內外網、微信、公眾號宣傳號召各級團組織和廣大團員青年以先進為榜樣,傳遞正能量、凝聚精氣神,為決戰決勝企業轉型升級做出新的貢獻。
(四)以“雙創”大賽為載體,鼓勵青年創新創效。當前,企業在轉型升級中都把創新創效活動作為攻堅大局的核心工作,引導最具活力、最具創新意識的廣大團員青年積極參與活動,大力開展“創新成果洽談會”,組織學習國內先進企業創新成果,評選并推薦優秀青年創新成果參加上級青年創新創效大賽,進一步擴展團青創新思維,激發了團青創新熱情,提升團青創新能力,為企業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五)堅持“以人為本”,關心團青業余生活。為增強團青凝聚力,舉辦深受廣大青年團員喜愛的文體活動,例如羽毛球賽、四人足球賽、元宵節燈謎聯歡會、端午節詩詞大會等活動,豐富團青業余體育文化生活;關心團青婚戀生活,開展單身青年情況工作調研,舉辦青年聯誼會,促進團青溝通交流。
結束語: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企業團委要秉承“服務企業、服務青年”的宗旨,堅持以思想建設為先導,以教育實踐為依托,在堅持中深化,在深化中不斷創新,打造一支強有力、能打硬仗的企業后備軍,為推動企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貢獻青春力量。